收藏 分销(赏)

对不起的含义.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3425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不起的含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不起的含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教育反思 岳阳市三幼儿园 陈洁 一次玩积木游戏,杨易帆小朋友动手拿了沈兰瑄的玩具,沈兰瑄执意不肯。杨易帆用力打了一下沈兰瑄,手还没缩回来,嘴里已经很顺溜地冒出一句“对不起”,说完依旧继续和沈兰瑄争抢玩具。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状。我走了过去,沈兰瑄像见了救星一样哭诉着说:“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杨易帆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沈兰瑄满脸通红,鼓着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我打你一下,也给你说对不起。”顺势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时阻止,避免了一场“战争”。沈兰瑄的这个举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孩子发生矛盾时一句“对不起”真能解决问题吗? 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对不起”这句话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只要说了“对不起”,而另一个小朋友就一定会说“没关系”,接下来就没事了。在他们眼里一句“对不起”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才理所当然地一边做伤害别人的事,一边“对不起”脱口而出。 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我们处理幼儿矛盾时的方法有直接关系。我们教师普遍用的方法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评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该道歉的道歉,该玩的继续玩。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在交往中解决矛盾的能力。抢玩具事件中,杨易帆肯定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抢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会常说“对不起”。他们做事前从不想后果。 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伤害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 过失付出代价。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上的安慰转化成幼儿能够明白的具体行动上的安慰,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便于执行。如让幼儿揉揉对方被打的部位,帮他擦擦眼泪等。这样,对孩子更有教育意义,是孩子慢慢学会自律,真正理解“对不起”的含义。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