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教案)
复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题型。
2、学会分析和体会记叙文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二)过程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词句内蕴,体会文章思想情感
重难点:分析和体会文记叙文关键词语和重点词句,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一、导入:
二、走近中考
1、记叙文阅读的中考说明
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常见考点
理解文章重要词语
理解品析文中重要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展示复习目标。
三、柳州中考真题展示
(一)关于词语理解的考查题型
1、《年年依旧的菜园》 (2010年柳州)
20.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气,所以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他的睡眠都是安详的。如今他在他种过黄豆和玉米的土地上安息了。
(2)白雪覆盖着生长过茂盛植物的土地,白雪同样覆盖着为耕种这些植物而死去了的人的灵魂,那些寂寞而宽厚的依附着土地的灵魂。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2012年柳州)
21.文章第②段“头疼”的意思是 ,李想让作者头疼的事情是指 。
《在那颗星子下》(2007来宾)
15.“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下些什么”一句中的“它”指什么?
《骄傲的红薯》(2012梧州)
20.品味文中画波浪线句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
(2)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
2、常见题型归纳:
A、解释题
B、指示代词题
C、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表达效果)
D、品味词语
(二)关于句子理解的考查题型
1、《品味时尚》(2011年柳州)
20.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画龙点睛。请简要分析下列句中的细节描写所表现出的人物心理。
(l)他们站在犀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
(2)话说完,脸暗红。
《雨中》(2013年柳州)
22、找出一处父子俩感动“我”的细节,抄出句子,并做简要赏析。
句子:
赏析: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2013河池)
20.第(1)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第(9)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2009柳州)
21、请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划线语句的理解。(3分)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2008柳州)
22.结合文段内容,理解⑦ 段中“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这个语句的内涵。
2、常见题型归纳:
A、句子的含义题
B、句子的作用题
C、理解赏析句子
四、真题演练
(一)写《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相关阅读题
(二)评讲,指导答题思路、方法、技巧
1、词语题
A、T 3联系文章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
答案参考: “仍然”意思是仍旧、还是;文中指爸爸妈妈仍然在抗震救灾的现场没有回来;从侧面反映了灾难的深重,也写出了作者对父母的担心。
(2)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答案参考:“温度”意思是温暖的度数;文中指奶奶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乐观态度影响了我,让我害怕、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暖;表现了坚强乐观的力量巨大。
B、词语的含义解题思路:
1、联系词语本义
2、结合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3、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分析词语的含义。
4、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C、答题模式:“X X”一词意思是……,文中指……,起到了(表现了)……的作用。
★提醒:关于词语理解的其他题型,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类题解题思路、答题技法,找到规律,从容应对中考。
2、句子题
A、T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答案参考:运用反复的修辞;“很久,很久”反复强调时间之长;突出了地震瞬间带给人心理感受上的时间之久。
B、句子赏析解题思路:
1、方法指导
A、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
B、从结构上看作用
C、从艺术手法上看表达效果
2、答题步骤
(1)辨析句子类别
常考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富有哲理、情感的句子
(2)确定最佳赏析角度(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情感哲理、句式、作用等)
句子赏析答题模式:
(3)结合分析此角度在句中的运用
(4)分析此角度在句中作用(表达效果、思想感情、作用)
(从文本中另选择一两句不同角度再练一练)
(三)小结
★理解句子要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七、总结:
1、目标回顾
2、词句考查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
3、中考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