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初中班级教学中,总会有个别学生学习动机欠缺,上课不用心听讲,爱做小动作,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很差,我对其进行多次思想教育,但收效甚微,令我感到头痛。通过暑期网络学习,我对学生学习动机明白了许多。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习活动、确定学习方向以及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机制或内在历程。影响学习暑期动机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其中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是维持学生对学习孜孜不倦进行的原动力。外部条件对激发学习动机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父母的表扬、教师的鼓励、奖赏、适当的竞赛等。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如下。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
2、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会直观、形象、有画面感,学生会感到内容和形式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课,也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二、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目的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具体的学习动机的教育应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实施。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常常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目的、任务、要求,认识在以后的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这样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的深入,学生对学习就越有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越高。 三、提供成功机会,增强
3、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激发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苏贝尔曾指出,学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一旦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习动机就能获得强化,又有助于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要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三是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4、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到熟悉又感到不能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时就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对这种境界的完美描述。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当学生正在头脑里积极思考,但是不能达到想通的心理状态;或是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领会,但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正在积极地使语言或是思路条理化、清晰化的时候,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 五、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
5、为这种表扬和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一种肯定与否定的一种评价形式和方式。当然,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赞扬与责备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也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表扬和鼓励与批评和责备相互比较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表扬、鼓励过于多,甚至是泛滥成灾,或是使用不当,也会对学习动机有一定消极作用。相反,适当的批评、责备或惩戒式的责罚,尤其对学习较好的学生的缺点的批评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表扬和鼓励有机的结合,适当地应用,表扬时指出还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批评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恰到好处,又要奖罚分明,能够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增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自觉性。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才会使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让家长多和学生交流,使学生产生感恩心理。 许多家长整天忙忙碌碌,他们都是为了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让孩子有个幸福的学生时代。他们再辛苦,也觉得值得。但是他们忽略了和。孩子交流、培养情感,孩子根本不理解他们的想法、做法。如果花些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孩子就会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和对自己的爱,就会感动,产生感恩心理,从而产生报恩心理,去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