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引导发现-------激发兴趣
背景:我授课的班级为一、四、六年纪,在对小学四年纪和六年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单元式教学,如本学期我为四年级定的内容为体操单元、篮球单元、足球单元、田径单元和体质健康项目单元的学习和联系,体质健康项目的单元的练习内容分解到各个单元的课时里作为体能目标来实现。从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采用单元教学一般是把一个单元中的各个所要掌握的技能学习分开安排在不同的课时中进行学习,例如足球单元我安排的是学习脚内侧传接球和射门起两个学习内容,课程的安排一般是学习脚内侧踢球(复习和考核2-3个课时)再进行行进间的传接或射门(2-3课时)。
情景(现状):
第一课时: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足球脚内侧踢球!
学生:YEAH!我想学,我会一点!
学生表现得很兴奋,跃跃欲试。
第二课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脚内侧踢球!
会了的学生:又是这个这么简单有什么意思。
不会的学生:好无聊啊……
学习氛围变的很沉闷。
结果与分析:在技能学习理论指导下人们掌握一个技能分为: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构成了我们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并以之设计技能教学的课时计划但是实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情趣体验的现实。余博士在新的纲要里提出了一个“组合”的概念大部分人的解读是体现“运用”,我认为不然,“组合”在课堂中更加体现的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中突出学生的“发展性”和增加学生的“运动体验”使之对体育课堂更加有兴趣,对于改变“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体育课”的现状也有很大的意义。
学生是一个群体,是有共性但又有一定差异的个体组成的,对所有的事物有其自己的需求和理解。小学生已经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的帮组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其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皮亚杰),说明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具备了思考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对于现在的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发现法有如下优越性:(1)能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2)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3)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4)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所以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的内容,并能更好地运用它。
应用(拟解决方法):接以上足球单元教学的例子,我在给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把整个单元计划做了修改,不再把脚内侧传接球和射门分开小单元的教学,而是以一个大单元的教学模式进行,在这个大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传球+停球+射门起的连续整套动作的学习,最后进行考核。
教学方法采用发现法教学,使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不同练习手段以及相互交流与比较取得的效果和课堂氛围比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