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晏子使楚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以及“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难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那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板书:晏子)(古时候,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尊
2、称为“子”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之所以称“晏子”,肯定也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使楚的故事。(板书:使楚)2理解课题:“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事?2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1)侮辱 钻狗洞(2)讥笑、无人、 撒了谎、敝国、规矩、(3)囚犯 笑嘻嘻、大臣 淮南 柑橘 枳 盗贼 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赔不是 3、听写词语检查。(对屏幕互查,批改)(1)自由读词:刚才,大家读得真投入,屏幕上的生字词语,你都念准了吗?想想哪个字最容易写错,给大
3、家提个醒。(2)提醒读:现在,你觉得哪个字是最容易读错音的?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这位同学真会读书,我相信,有了你的提醒,大家肯定能少走许多弯路,准确地读出这些词语。指名把难读的字读准。(正音,强调 乘机、大夫、规矩的“矩”读三声、枳、)理解词语:大夫、敝国、面不改色、安居乐业4、检查课文读通情况,指名读课文。5、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能用老师屏幕上的关键词语吗?(依次板书:钻狗洞、笑无人、说盗贼)三、分段,概括段意。1、默读课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交流:板书:起因(1、2) 经过(3、4、5) 结果(6)起因:能用文
4、中的句子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吗?(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板书:侮辱 威风 )经过:楚王让晏子钻狗洞、笑齐国无人、说盗贼来侮辱宴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机智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板书:侮辱 回击 尊严)结果:楚王在连连败阵中认输,对宴子不敢不尊重了。(板书:不敢 )过渡:我们概括完逻辑段的段意了,你会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什么?(摘词法、串联段意法、要素法、提问法)(2)这篇课文运用什么方法概括比较好?(串联段意法、要素法)A、学生动笔自己总结。B、屏幕展示 C、修正答案(主要内容: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宴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机智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四、轻声读课文,说一说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五、质疑:结合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师:同学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应该说有些问题我们解决了。剩下的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深入感悟晏子那些机智、能言善辩的语言背后的魅力,我们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体会的。板书设计: 晏 子 使 楚 出使摘句法、 起因:(1、2)侮辱 威风 乘机串联段意 经过:(35)侮辱 回击 尊严 大夫 (钻狗洞 笑无人 说盗贼)要素法、 结果:(6) 不敢 规矩提问法 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