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任教师汇报课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一、真读书,学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尤其是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的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做到了“读读悟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明知陶罐不敢碰,却还说你敢碰我吗?那铁是什么目的? 生:想把陶罐碰碎。 师:为了嘲笑它,抓住对方的弱点,嘲笑别人这就是?让学生去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找词:奚落。紧贴语言,把多元理解与语言文字的品味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解有根有据,引导学生在寻根问底的探究中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进行适当地加以点拨。从称呼上感受到铁罐傲慢,没礼貌,看不起陶罐。如理解“奚落”、“和睦相处”等这些词时,假如让学生背诵“奚落”、“和睦相处”的释义,会
3、使教学过程显得非常枯燥,会毁掉这个性词所蕴含的生活信息,降低了词语的信息含量,无助于学生充分表达完各自的意见之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对“奚落”、“和睦相处”等这些词有了多角度、生活化的认识。接着再引导学生品读、情由文生,学生在朗读中深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彻底领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达到了真正理解词语的目的。正如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同时也说明了字词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朗读中拓展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骄傲的人下场
4、可悲。教师要做到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把书读好,也不是把拓展思维训练放在朗读理解课文之后,而是让它穿插在朗读之中,处处有朗读,处处有延伸。教师还要运用精湛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融入学生的身心,学生在诵读中感悟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油然而生对陶罐的同情、赞美,朗读也水到渠成地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在读中感受读的乐趣,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 三、感受语言,亲近文本 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创作”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语言独特的句子,以表达自己对课文个性化的感悟。如:我设计了夸一夸陶罐,劝一劝铁罐,这样即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又
5、使他们得到了人文的熏陶,使学生身心受到身心的洗礼。 陶罐:“你真了不起,既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也看自己的优点,你还能看见别人的优点,我要向你学习。” 陶罐:“你真谦虚,对待朋友的态度那么好,我也想和你交朋友。” 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你还那么心平气和的说话,你可真有风度啊!” 铁罐:“你不要太骄傲了,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 铁罐:“陶罐对你那么好,你还那么傲慢,你一定交不到朋友的。”这样积极创设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练笔,使学生把课文的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悟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使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形象在心中不断扩大、丰满、立体化。 但是,这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讨论时间过长耽误了一些时间,课文刚刚讲完就下课了,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导致后面的环节没有时间上成。高校课堂模式不明显,个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王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