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段考后反思
一、试卷分析:
从卷面上看,分别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从题目上看,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情况。试题既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又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因为和去年的期中试卷多数雷同,学生在考前已模拟测试过,故情况还好。
填空题的得分率为还好,错误较多的是第4小题,主要问题是没掌握它的计算规律。有16人错误,其中9人是因为只写答案8。
选择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2和5两小题。第2小题本人觉得出卷有问题第5题主要是对题意的不理解。
计算题的得分率还可以为90%,主要集中在个别学困生身上,相信还有上升的空间。
操作题的得分率最低,仅为79.8%,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本题需要逆向思考,已知周长,要求画出长方形。而要画长方形,必须要知道长和宽,学生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怎么求长和宽。因为在考前没有对此类题目很好地复习,故部分学生不知该如何下手,大部分失分的主要还是没画全,还有个别学生遗漏了正方形。
解决问题的得分率较低,大部分学生的失分是因为计算错误导致,个别孩子是因为题意不理解导致列式错误,有个别的学生方法没掌握。 主要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每一个问题都要选择有用的信息来解决,因为有练习过,比前一次检测掌握要好,但个别学生问题还很大。整体解决问题列式还好,但还应重视解决问题中的计算正确率。
二、下阶段整改的措施:
1、继续重视计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能平时灌输给学生的思想是计算题不允许出错,因此学生在做单纯的计算题时很认真,能仔细检查,失分相对较少。但在解决问题中没能引起重视,有些明明可以做对的题目,却因为算错而失了分,真的很可惜。
2、继续关注班级学习困难生,抓好平时的作业,争取做到“天天清”。组建班级一帮一小组,让好学生带动他们。平时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多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在检测中取得相对比较好的成绩。
3、建立错题集,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对一些比较难,易错的题型应分析订正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反复抓,抓反复。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读题能力。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理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题目漏写结果、看错数等现象。
5、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因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的或片面的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值得自我反思的是:这次质量检测结束了,我想,只有把这样的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了,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