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发改局、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两篇文)县发改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一、2023年工作总结(一)稳投资促项目,在扩大有效投资规模上有新提高。一是狠抓省市重点项目。1-9月份,总投资68.65亿元的8个省重点项目,累计投资24.05亿元,投资完成率109%,投资贡献率4.65%,综合排名全市第9位;总投资86.4亿元的16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44亿元,投资贡献率7.39%,投资完成率89.21%,综合排名全市第8位。二是优化固投存量占比。1-9月份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并列全市第13位,其中民间投资占比71.1%、全市第9
2、,高技术投资占比18.2%、全市第6位。三是狠抓全市观摩项目。筛选筹备亿泰焊接、瑞芯半导体、鹏润新材料3个项目参与全市上半年观摩活动,排名全市第9位;筹备祺添新材料、民祥冷链物流和圣润纺织3个项目参与全市下半年观摩。(二)抓转型促升级,在提升发展质效上有新进步。一是服务业提质增量。三季度,全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3.36亿、全市第7位。1-9月份,5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3.79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市第5位,规上服务业利润率全市第6位。“两业”融合集聚区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市仅3个,周广胜入选省服务业专业人才、技术类全市唯一,中农联刘英慧荣获2022年度济宁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明
3、星企业家。二是创新驱动持续发力。益大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全市唯一,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世纪阳光、祥农专用车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琛德实业、鹏程路桥、联峰精密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洪润电碳、鹏润新材料成功获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德丰重工成功获批省急需紧缺人才项目。三是能源结构稳步优化。截至10月底,全县新能源发电装机及并网规模345.56兆瓦,新能源袭机占比达到88.48%。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67%,完成时序进度目标。1-9月份,全县煤炭消费26.53万吨,占全年控制目标的64.07%,好于时序目标10.93个百分点、全市第4位。成功争创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县、市唯一(全省2
4、0个县市区之一);梁宝寺镇成功创建全省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全市6个)。(三)强争取注活力,在改善要素约束上有新进展。1-10月份,全县共争取市级及以上资金50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6.28%。其中,无偿资金20.6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3.71%;有偿资金29.3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95.73%。从2022年上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连续五个季度对上争取工作列全市前三位。36个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数量全市第1;世纪阳光成功争取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资金额全市第一。金仕伦成功获省发改委节能审查批复4万吨标煤。县绿色大豆产业集群、嘉冠
5、粮油成功入选2023年度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集群领军企业名单,均为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全市唯一。争取欣源纺织企业2023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164吨,为光大环保成功争取电价补贴506.2万元。(四)补短板固底线,在提升行业监管能力上有新成效。粮食工作方面。认真履行政策性粮食监管职责,5.3万吨地方储备粮、220吨地方储备油和600吨应急成品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顺利完成1.4万吨地方储备粮、220吨地方储备油轮换任务。物价工作方面。联合市场监管部门逐一排查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能源保障方面。科学编制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方案,定期调度3家重点耗煤企业、3
6、家煤矿、4家港口煤炭供应情况。积极开展压非保民应急演练,督促重点耗煤企业签订中长期购煤合同,确保全县能源供应安全有序。二、存在的问题制约及原因(一)项目建设存在短板。一是项目体量偏小。从省重点项目看,平均单体投资规模为8.58亿元,较全市平均低2.2亿元,1-9月份投资贡献率仅为4.65%,位居全市第10名;纳统贡献率仅为4.47%,位居全市第11位。(二)对上争取仍需发力。一是我县为财政非直管县,在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及时效方面落后于其他县区。二是我县贷款项目主要集中在与农发行对接,与国开行等其他政策性银行对接面不广。三是前三季度市专班认定争取资金总量同比减少1.5亿元左右,其中无偿资金去年
7、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资金2.3亿元,而今年没有对等大额资金到账。三、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一)形势机遇。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降息降准、活跃资本市场、优化房地产调控、提振民营经济等政策,经济出现了止跌企稳迹象。四季度,国家助推经济长期向好的有利条件、政策机遇不断积聚,是政策资金争取黄金期。近期,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释放更多中长期流动性资金;国务院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化解地方债务;省政府近期发行282亿元再融资债券,用以置换存量债务,出台了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也
8、即将启动。特别是近期增发1万亿国债传递重要信号,拉开经济刺激计划的序幕。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表明提振经济决心很大,财政政策的空间打开,不再拘泥于赤字率,未来货政策将配合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复苏。(二)挑战。经济总量面临下滑态势。从今年三季度看,金乡县GDP200.98亿元,一举超越嘉祥(193.3亿元)、汶上(197.31亿元),从全市第10位跃升至全市第8位且拉开了总量差距,2023年底和202
9、4年度面临着被金乡县超越的极大可能。四、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一)工作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2024年,县发改局将围绕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突出实干担当、结果验证、创新引领三个导向,聚焦重点项目、对上争取、县域经济、能耗挖潜、考核指标等工作主线,精准发力、攻坚突破,推动发改走在前、开新局,整体工作稳居全市发改系统第一方阵。(二)2024年重点工作1狠抓重点项目。2024年省市重点项目方面,已储备申报益大碳基新材料等省重大项目、嘉冠植物蛋白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庆葆堂二期等市重点项目,安排专人全力靠上,加大争取力度,实时掌握申报进展,确保我县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级管理盘子,争取更多要素支持
10、。新增国债方面,已分三批次分别储备22个、42个、12个项目,下步再次加强项目梳理,切实提高项目质量,严格把关投向领域、总投资、政策资金需求额(注意严格按照要求比例填报)、开工时间、项目手续等上级审核的关键信息,确保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方面,已储备地方专项债项目135个,总投资568.4亿元。2024年市观摩项目方面,已储备金仕伦、东辰汽车、天瑞医药、碳碳产业园、德圣源勃姆石、嘉冠植物蛋白、高铁产业园创业示范片区(玛冀电感项目入驻)和立国芯片8个产业类项目,山理工、人民医院新院区和嘉北污水处理厂3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类项目,下步全力靠上服务,针对土地、资金等要素需求问
11、题,加大保障力度,多渠道保障项目顺利建成投运,尽早达到观摩条件。2狠抓对上争取。初步考虑,2024年计划下达50亿元资金争取任务,比今年任务(43亿元,无偿28,有偿15)多7亿元。工作措施上:做好与市专班对接,对市专班推送的市县联动争取事项,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责任科室,梳理形成我县对上争取事项清单台账;定期去重点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集体会商,指导部门对争取资金、政策、项目成效材料进行梳理、总结。深挖各部门对上争取成效亮点,确保成效事项应报尽报。坚持周调度、周通报的工作机制,对各部门资金、项目、政策争取情况进行排名。运用好即时奖励办法,激发部门对上争取积极性。3狠抓能源保障。一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
12、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要素替代要求,切实把牢准入关口。积极培育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兴产业增量崛起。以省级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二是统筹抓好要素资源保障。年综合能耗超1万吨标煤企业、用电大户纳入省能耗监测系统,定期开展节能检查和计量审查。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鼓励企业使用高热值煤、添加节煤剂。统一调配能耗煤耗指标,引导稀缺要素资源向技术先进、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倾斜。三是积极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规范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管理
13、,加快推进四类场景屋顶光伏建设,强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有序提升消纳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全速推进华能梁宝寺农渔光互补利用等新能源项目,加速提升新能源装机容量和规模。4狠抓争先进位。围绕 GDP 、固投、重点项目、居民收入、现代服务业等总量指标,压实县直部门行业主管责任和镇街责任,把工作的触角向企业和项目一线延伸,重点抓好存量挖潜和增量提升,力争各项指标至少前进1-2个位次。围绕高技术、十强、四新等产业结构性指标,组建指标攻坚专班,逐项制定攻坚方案,找准主攻点,精准落实支撑点、补欠点,力争实现最佳位次。全力争取2023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紧扣指标提升和对上
14、争取两条主线,推动评价专班和责任部门联动争取,对55项考核评价指标逐一建立月度调度台账,实行红黄蓝预警机制,强化指标整体分析,存在扣分风险的及时发出预警函。紧盯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1考核评价,加强与工信、财政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力挖潜增量数据,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5项指标综合排名居全市中上游。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
15、以赴抓招商、稳外贸、促消费,商务运行稳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2023年工作总结一年来,全市商务系统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持续抓好“两稳一促”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动招商引资升温向好、外贸回稳向好,全市商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1-9月,全市签约内外资项目149个,总投资1183.87亿元,分别增长18.25%和35.5%,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外贸进出口161.8亿元,下降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59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586万美元,下降71.87%。(一)持续精准发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一
16、是活动招商掀热潮。在东莞、香港和苏州举办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678.06亿元。组织党政代表团到东南亚、欧洲、中东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对外推介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空间。参加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广东产业招商推介会、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交流会、“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等国家和省的投资促进活动,利用世界粤商大会、“广东侨商粤西行”等考察活动举办招商推介会,想方设法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植入阳江元素和招商元素。二是上门招商精招引。拜访香港四洲集团、华润集团、格兰仕集团、联想集团、汇宁时代、中天科技等320多家目标企业,组织和接待上海电气、保力新能源等180
17、批次客商考察,有效保持“走出去”“请进来”招商热度。三是委托招商广撒网。对接仲量联行、东方龙、上海辉略等专业招商服务机构,并与谷川联行建立合作关系,委托招引重点产业头部企业或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项目。在上海、杭州、昆山、北京、苏州等地增设5个招商联络处,聘请5名招商顾问,并建立其常态化联络和激励机制,有效扩大招商半径和拓展“朋友圈”。四是驻点招商齐发力。组建苏州招商小分队,调整深圳招商小分队人员,壮大优化专业招商队伍。发挥驻点招商“前沿阵地”作用,主动对接广深苏资源,着力挖掘招商线索,积极引荐和洽谈项目,推动深圳德厚科技、中财管道、信义玻璃等优质企业来阳江考察。(二)深挖内需潜力,市场消费稳步复
18、苏。一是打好促消费组合拳。继续打好“消费券+促销活动”组合拳,市县两级共同发放消费券1783.1万元,拉动消费9243.2万。在中秋国庆前夕举办“惠利金秋”促消费活动,发布“漠阳品幸福购”消费品牌和LOGO,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极具影响力的活动品牌,提高城市消费IP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利用元旦、五一、国庆和318、618等消费旺季,共举办5场大型汽车展销会,共销售汽车1073辆,销售额超1.5亿元。开展“惠民购车”汽车专项促消费活动,发放99.8万元购车补贴,惠及342个消费者。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家电5699台,直接拉动交易额2511.78万元。三是点燃夜经济烟火
19、气。举办“夜阳江越精彩”阳江夜经济促消费活动,启动夜经济示范街区建设,开展车尾箱集市和县区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发布阳江夜经济宣传片和阳江消费地图,把夜经济做火做旺。四是提振餐饮消费。开展“舌尖上的相遇”阳江美食荟活动,先后组织阳东区、阳春市举办“醉美阳东夜越夜越有味”夏日消费季、“漠阳味道醉美阳春”秋季美食节等活动,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促进餐饮业加快恢复发展。五是发展县域经济。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组织江城区、阳西县申报并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分别获得1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三)优化企业服务,对外贸易企稳回升。一是及早研判调度。召开重点进口企业座谈会,争
20、取企业支持在阳江布局更多进出口配额。开展外贸保稳提质专项调研,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市县联动深入112家重点进出口企业调研,解难题、促回归。二是抢抓外贸订单。制定“阳货行天下”重点境外线下展会活动计划,组织175家企业参加第133届广交会,达成协议意向和现场出口成交额约1.84亿美元。组织企业参加加博会、消博会、海博会、上海尚品展、粤澳名优展等30多场重点展会,宣传“阳江五金刀剪”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借平台抢先机拓市场。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出台“稳外贸6条”,支持企业抓订单、防风险和发展新业态,提振发展信心。落实国家、省、市稳外贸政策,争取促进外贸发展、开拓重点市场等各类资金326万元,惠及外贸企业
21、350多家。(四)夯实发展基础,综试区建设稳步推进。先后举办市首届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峰会、阳东制造深度融湾品牌出海”跨境电商对接活动、“跨境电商-中国制造业突围之道”跨境电商培训活动、全球五金刀剪行业跨境电商交流会等,引导更多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市市级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从企业培育、产业园建设、海外仓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精准扶持,吸引新增44家企业在海关备案。起草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认定办法,谋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五)努力扩大开放,口岸环境持续优化。督促广泰隆13、14号码头泊位和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向国家口岸办申请阳江港口岸扩大开放验收延期1年。
22、协助华夏阳西电厂码头、源强码头申请临时对外开放续期并获交通运输部批复。举办2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培训会,引导外贸企业通过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货物报关业务。推动开通阳江-盐田“海铁联运”班列,进一步拓展阳江港内陆货源腹地。截至9月底,累计发出16列72个标准柜货物,货值约600万美元。(六)精心组织实施,第22届刀博会实现重大突破。10月19日-22日,在阳江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第22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本届刀博会以“畅通双循环、实现新跃升”为主题,首次开设4个展馆、700个展位,创新采取“展+会+赛+贸”方式,组织开展贸易对接会、刀剪潮品爆品评选12场活动,并构建一
23、站式全天候网站办展模式,开设刀博会云展厅,开展名企大厂专场直播,实现多项新突破。二、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商务运行虽然保持平稳发展,但全市商务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出口订单疲弱、市场未如预期回暖,新业态发展未形成规模;二是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汽车、石油等大宗消费持续承压,消费市场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三是重大招商项目储备不多,缺乏重大外资项目,利用外资缺少新的增长点;四是重大贸易平台建设成效还不明显,改革创新难度大。三、2024年工作安排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
24、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要目标是:新签约项目超165个,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超83个,10亿元以上项目超17个;外贸进出口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抓招商,全力推动招大引强。一是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打造“4+4”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持续开展产业招商,制定产业招商全景图,建立目标项目资源库,精准定位产业招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及重点企业。二是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重点城市举办招商推
25、介会,走进进博会、消博会或广交会等知名展会开展招商,想方设法寻找合作商机。三是加强对口招商。主动对接珠三角地区的投资需求,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积极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四是拓展市场化招商。对接更多专业招商机构,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撬动招商,探索运用以投带引、中介招商、“飞地”招商等手段,提升招商引资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五是坚持内外资一体推进。建立重点项目全链条服务机制,推进重点外资项目加快入资,着力招引1-2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推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二)拓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一是抓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加“粤贸全球”境外展会
26、和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组织企业赴欧美日韩、东南亚抢订单,全力稳住国际市场份额。以深化内外贸融合为目标,创新举办第23届刀博会。二是抓进口调度。紧盯广青、嘉吉、阳西电厂、新钢铁、新兴铸管等总部型企业,通过加强调度引导和监测跟踪,争取在阳江安排更多的进口份额。三是抓出口挖潜。引导明阳、金风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我市出口,拓展新的出口板块。四是抓业态补充。扶持和指导意向企业开展外贸综合服务业务,吸引外流到深圳、广州的小额订单回流,形成新的增量。(三)强举措,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一是抓重要时点。推广“漠阳品幸福购”消费品牌,抓好节假日等重要消费节点,组织各县(市、区)、重点商贸企业开展各具特色、
27、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动,释放消费潜力。二是抓重点企业。择优选取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强的企业上限纳统,壮大限上企业规模,提升样本企业质量。三是抓县域消费。指导江城区、阳西县用好专项资金做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建设,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带动县域消费做大做强。四是抓品牌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认定一批“阳江老字号”,打响阳江消费特色品牌。(四)补短板,推动跨境电商扩面增效。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清关中心建成运营,引进优质服务资源,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生态。出台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吸引企业回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1家亿元级和10家超2000万元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28、培育一批高端人才,组织企业或协会制定跨境电商团体标准,激发发展内生动力。(五)提能级,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争取国家口岸办支持,提请启动阳江港口岸扩大开放分区域验收。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推进“单一窗口”标准版各项应用功能在我市应用推广。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六)促变革,推动联动发展区建设实现突破。学习借鉴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自贸区在制度、平台、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对接、合作,谋划推进一批合作项目,实现与自贸区同频共振、同轴运转。针对当前我市营商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借鉴自贸区的试点政策,谋划开展富有阳江特色的改革,努力形成一批改革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