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一、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的数量关系。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 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四、活动
2、准备: 1、兔妈妈、兔宝宝、礼物盒子、背包和帽子的图片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猫、狗、小鸡的图片、及鱼、骨头、虫子若干。 3、轻松欢快的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出示兔妈妈)兔妈妈生了几只兔宝宝呀?(出示4只兔宝宝)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吧,原来今天是兔宝宝们的生日,兔妈妈给她们买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出示礼物装有帽子的礼物盒)你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教师拆开礼物盒出示帽子)幼儿回答(帽子)可是兔妈妈不知这帽子够不够分给每一只兔宝宝呢?(幼儿讨论)请幼儿示范、操作。(幼儿观察他是怎样分的?)
3、然后提问幼儿: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面记录结束)(2)出示另一盒礼物(里面装背包) 教师:“兔妈妈还买了一份礼物!我们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请一位幼儿拆,并进行分礼物。看看有什么发现!(3)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一个本领。能用一一对应方法记录,帮助了兔妈妈。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找出谁多谁少了。 (二)幼儿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1、兔妈妈高兴极了,为兔宝宝们开了一个生日舞台,你们看她请来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猫、狗、小鸡、兔子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吗?(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吃骨头、小鸡喜欢吃虫、兔子喜欢吃红萝卜) 兔妈妈说
4、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还想我们帮她个忙呢?(事情是这样的:兔妈妈请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她帮帮忙,行吗?) 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告诉小朋友,每个袋子里食物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比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要动脑筋)2、分组幼儿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一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相同 第二组幼儿:食物5动物4,颜色相同 第三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不同 第四组幼儿:食物5动物6,颜色不同。六、教后反思: 1、利用故事引入法导入活动,以孩子喜欢的小动物为主线,主要运用游戏的方法 ,使幼儿在活动中逐渐感知比较4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游戏法的运用是小班集体教育活动中独具特色的并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2、活动中其他教法的恰当运用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辅助作用。 3、在时间的调配上,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规定上课的时间为1520分钟,但是在操行强的计算活动中,这时间对于我来说,明显是不够用。该如何把控好这有限的时间,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和改善的一个问题。 4、在操作环节中,幼儿的合作意识欠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抢图片、漫无目的进行粘贴的幼儿大有人在,这在今后的活动中也需不断地落实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