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肃州区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学设计肃州区铧尖乡集泉小学 赵亚琴教学内容: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576页学情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第四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本节课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算例,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本课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
2、计算方法。2、学生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借助“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理解“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生准备圆形纸片若干张及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说一说下列分数表示的意义1/4 3/7 1/2 6/8 4/52、 比较分数的大小3/6( )4/6 1/4( )1/2 3/5( )3/83、 填一填1=()/9 1=()/5【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复习1等于几分
3、之几练习,为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和解决本节课重难点做铺垫。】二、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炎炎夏日,热心的奇奇看熊大熊二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为他们准备了可口的西瓜,以便他们解暑消渴。(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片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吃西瓜,看看熊大熊二在吃西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2、 板书课题吃西瓜。【设计意图:以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三、 动手动脑,探索新知1、 出示课本P75页情景图(熊大吃了西瓜的3/8,熊二吃了西瓜的2/8),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3/8和2/8表示什么意思?2、 根据情境提问题。 根据刚才的情境内容,你能提出哪
4、些数学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师有选择的板书所提问题)(1)熊大和熊二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2)熊大比熊二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3)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 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运算(1)熊大和熊二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3/8+2/8)(2)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验证3/8+2/8等于几分之几。(3)全班交流4、 解决同分母分数减法运算(1)熊大比熊二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
5、算式吗?(3/8-2/8)(2)动手操作(3)全班交流5、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尝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6、解决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1)熊大吃了这个西瓜的3/8,熊二吃了这个西瓜的2/8,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剩下的怎么计算?(总数减去吃掉的)(2)你能列出算式吗?(1-5/8)(3)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1-5/8=8/8-5/8=3/8(引导学生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1减去一个分数计算时要注意:把
6、其中的1变成是与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减。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智慧老人看同学们学的这么棒,不由得为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同时他也带来了一些题目想检验一下大家的实力,敢接受挑战吗?1、 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然后指名三名学生在多媒体黑板板演。2、 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4题。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2块,小红吃了3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深化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不仅会“学数学”,还要会“用数学”的意识。】五、课堂总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学习名言: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跨越重山峻岭。 华罗庚板书设计:吃西瓜(1)熊大和熊二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3/8+2/8=3+2/8=5/8(2)熊大比熊二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3/8-2/8=3-2/8=1/8(3)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1-5/8=8/8-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