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兴趣乃是人们为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出现惊人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刺激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关键词: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兴趣乃是人们为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出现惊人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刺激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使人的感觉器官更灵敏,能增强人的观察力、集
2、中注意力、增进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不怕累不怕苦,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智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这门课,重要又难学,且抽象、枯燥无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学数学有兴趣,发挥好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老师的启迪与培养。 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在其他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而教学手段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变换,紧扣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时刻保持兴奋状态,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多年来,
3、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奔向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以实际操作,激发兴趣 动手演示、操作实践是兴趣产生的必要条件。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的。他们对色彩鲜明的教具很感兴趣。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习活动,激起兴趣,促进思维。 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课上让学生动手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再平移到另一边,变成了长方形,让学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
4、、设争议气氛,激发兴趣 儿童普遍好动,自信心又强,在课堂中要多创设争议气氛,激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培养创造性思维,激起学习兴趣。 如:我出了一道判断题“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大家都认真地思考,并争着回答:“2是偶数,但2是质数,而不是合数”,所以偶数是合数这句话是错的。如果说“2除外偶数是合数就对了。”奇数不一定是质数,如9、15、21、49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所以奇数就是质数”这句话是错的。还有的回答:“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通过这道题的提问,既能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偶数、奇数、合数、质数”的概念,学生在“比”的心理作用下争议着,思维活跃,思考水
5、平得到提高,领略到深层思维的乐趣。 三、以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为学习设置恰当的疑问,烘托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悬念,从而牵动他们探索的愿望,激起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时,先写出三个大小不同的数1、l0、100问:“谁能在这三个数后面填上名称,使这三个数相等。”边说边写出1( )10( )100( )。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这个算式上,有的说:“这个式子不正确,”有的集中精力思考,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他在1后面填上了(元),在l0后面填上了(角),在100后面填上了(分),大家为他鼓掌。我又问:“谁还能填上什么单位名称?”这时没有人再能填上。当我在这三个数后面分别填上(米)
6、、(分米)、(厘米)时,大家都笑了。既增加了学习米、分米、厘米的兴趣,又在轻松愉快之中掌握了新知识。 四、以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首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听说做游戏,他们连忙鼓掌欢迎。“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不用做除法,马上知道它能被2还是3和5整除,还是能同时被2和5、3和5、2和3整除。”同学们一听,兴趣来了,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数,我把这些数逐一加以判断。又要求他们往大的说,于是一个同学说了个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他话音刚落,我就马上回答它能被几整除。这时同学们对老师真是信服极了!急切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快把秘密教给我们吧!”于是我抓住时机,开始讲授新课,同学们个个听得入神,很快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如“夺红旗”、“争红花”、“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接力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激起学生的热情,把学习气氛引入高潮,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训练能力。 总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为学习开路,数学才能真正学好,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