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显忠小学 刘 航 2017年3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 课 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封面插图。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我们研读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和依据。课程标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为四个学段,本册教材处于第二学段,把握好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是有效展开教学的前提。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如下:(一)学段目标1、识字: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认识2500个
2、左右常用汉字,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2、阅读: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学习表达方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写作: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善于积累素材,能表达真情实感。能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 4、口语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并能抓住要点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 5、综合性学习: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会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二)单元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新课
3、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设定了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会20个生字,理解新词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会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说教材这部分我主要从教材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说。(一)教材编写特点1、选文生动,视
4、野开放。教材注重从儿童的视角,关注儿童感兴趣的事物,选用寓言,成语故事等多种体裁,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领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2、兴趣导学,易学便教。教材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几个方面都做了精心的编排,体现了易、活、实、趣等鲜明特色。3、激励自主,追求创新。教材十分注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五月的青岛的课后题,试着用不同层次的颜色描绘一处景物,这种题型很好的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编写体例及目的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教学,注重了各主题之间的一脉贯通。由一单元的儿童世界到自然景观、动物世界、智慧人生、美好情怀、生活态度、科技力量到最后的异域风
5、情。这八个单元的主题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它们犹如热情的向导引领学生由身边的一事一景走向自然,走进生活,拥抱世界。(三)内容结构本单元围绕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个主题,共有五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在课本的第2548页。三篇精读课文分别是迷人的九寨沟五月的青岛、古诗两首,其中迷人的九寨沟一课以总分总的形式生动描绘了九寨沟的美丽,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五月的青岛一文作者生动的描绘了五月的青岛鲜花盛开,春深似海的美丽景色。古诗两首通过描绘春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三篇精读课文都是通过让学生感受美景,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篇批读课文华山的险则是让学生通过感受华山的险,培养学
6、生勇于攀登险峰,克服困难,从而战胜自我、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一篇略读课文松坊溪雪景通过对松坊溪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景色描写,为我们展示了雪中美好,雪后明亮,静中有动的美好景象。以及最后积累与运用中的“温故知新”、“语海拾贝”和“自主阅读园地”与课文相照应,进一步补充语文知识,巩固语文能力;“点击成语”讲了“滥竽充数”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明白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迟早会露馅儿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百花园”继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第二单元教材在编写上,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性。我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理解。1、 横向整合本单元以美丽
7、的自然景观为主题,每一部分都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形成知识链。同时每一个部分又用它独特的方式发挥作用,凸显主题,深化训练。整个单元围绕学习重点,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如迷人的九寨沟层次分明,生动具体的描绘了九寨沟绮丽迷人的自然景观,读起来如身临其境。课后的选做题,让学生欣赏图片,并为其中的一副配上解说词,不仅使学生更广泛的了解迷人的九寨沟的有关知识,而且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松坊溪雪景运用排比、比喻、动静结合等手法,把松坊溪的雪景描绘的十分生动形象。各具特色的描写把本单元主题诠释的恰如其分。2、 纵向整合三年级有“祖国风光美”、四年级 有“自然风光”、 五年级有“风景名胜”、六年级有“
8、自然景观”。 各册教材在学段目标的基础上,训练点又各有侧重,互为交叉,螺旋上升。三、说建议这部分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三个方面来说。(一)教学建议中年级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读写结合。具体来说分以下四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等 ;写字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形,规范而美观的书写汉字,我们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书写比赛,激发写字兴趣。 2、阅读: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而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适当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9、。” 3、写作: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生活,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每节阅读课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简单的写出自己的感受。当这本书读完时, 会让学生写读后感,并评选出优秀。4、口语交际:让学生深入思考,开展讨论,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学到的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二)评价建议我们不能用同一根尺子去量、去要求有差异的学生,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特别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还要注重进行激励性评价。1、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评价、作业评价、自评与小组互评结合、阶段性评价
10、等,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2、评价主体多元化: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特别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3、注重激励性评价: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尤为重要,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的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评价无处不在,我们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天的相处都是对学生评价的好时机;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好学生,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三)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1、文本资源:常见的有教科书,教辅材料。教师的教学用书指导性强,里面蕴含的信息量也非常大。2、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多媒体、互联网等来扩大学生的视野。3、环境教育资源:学生可在教室里张贴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精心布置图书角和学习园地;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来进行学习。以上便是我对本单元的浅显之见,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