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LS-12-03-001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学法指导】认真预习教材P46P49,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基础知识,划出关键词句;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
2、的疑问;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知识链接】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49)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这一时期的革命主要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1911年);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基础梳理】知识点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兴起和发展)(一)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败的清政府的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4理论创建:1843年,洪秀
3、全 创立拜上帝教(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学习延伸:教材P46学习思考: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你是如何理解的?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而基督教的传入又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因此,正是从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二)兴起和发展:(结合教材P46和地图册P30太平天国前期形势图)1兴起的标志: 金田村起义 , 1851年1月1日,建号, 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 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
4、攻克 南京 ,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三)全盛时期1北伐:北伐军虽失败,但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统治 2西征: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 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3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 江北、江南大营 4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 全盛 时期。知识点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建国纲领1953年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2基本内容:(1)土地分配问题: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2)产品分配问题: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
5、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目的: 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四有二无”社会。(即建立“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时、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4评价(1)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2)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3)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二)治国方案资政新篇1时间:1859年由 洪仁玕 提出2内容:(1)政治上: 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2)经济上: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外交上: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4)文化上: 兴办学馆
6、3目的:重振天平天国,改革内政,建设国家4评价:(1)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当时人们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2)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不代表农民的意愿,加之当时的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拓展提升】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处于全盛时期1856年天京变乱后,处于衰落时期经济主张在 自然经济 基础上,消灭 私有制 ,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学习西方,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目的建立理想的天国振兴太平天国结果未能实行未能实行实质废除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群众基础
7、 拥有 的群众基础 缺乏 群众基础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行时代特点标志着农民运动达到 最高峰 同时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堪称我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知识点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由盛转衰)(一)天京变乱(1)原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腐朽思想日益增长,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概况: 1856年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天津, 韦昌辉 杀杨秀清及家属,洪秀全不得已下诏诛杀韦昌辉、 石达开 出走(3)性质:领导集体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4)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二)天京沦陷(1)原因: 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勾结联合绞杀(2)标志:18
8、64年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性质、意义及教训(1)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2)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阶级运动。 (3)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了侵略者 。 (4)教训: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 农民阶级 不可能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
9、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四“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候,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宕,一经控追,抵租与抗粮同办。各宜凛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告示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各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三: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佃户照额交租,业户照章纳粮,抵租与抗粮同办。(2)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
10、 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3)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所以根本无法实现;太平天国只能根据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国家财政需要来调整和实行自己的政策;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认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落后性,把不同政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分析,理解其不断变化的原因。(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主张?二者关系如何?前者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鼓励私有制。关系:二
11、者是矛盾的。问题探究2: 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哪些新特点? (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1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C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2太平天国正确的进军路线是( B )A金田永安南京武昌 B金田永安武昌南京C金田武昌永安南京
12、D金田南京永安武昌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D)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C.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 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4.“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反映了太平军(B)A.进军南京 B.北伐 C.东征 D.西征5.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进步性表现在(D)A.正确认识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B.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D.具有反封建的性质6.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
13、在( D )不能正确认识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 B. C. D.7.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B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变乱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D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9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C )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 D石达开10、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