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新课标化学教学的几点新做法
九年级新课标化学教学的几点新做法
内容摘要: 化学教育从过去重视老师的教发展到重视学生的学,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种前提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教师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旧观念上,要进行一些改革,尝试一些新的做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尤其重要,同时也要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关键词]: 新理念、新做法、兴趣、个体差异
近年来,我国化学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考试的重压下,化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如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考试成绩,轻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一切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而且使学生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从而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基于上述种种弊端,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化学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材改得再好,最终还要落实到课程实施者 --化学教师的身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自身角色的迅速转变。化学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们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感受最深,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最清楚,为了更好落实教学目标,我们作了如下几点做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阶段和启蒙阶段,在此阶段,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化学家,而是要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平等、愉快、主动的学习过程养成对化学学科的真实感情,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利于较好地发挥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化学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1、让学生化学课堂上充分展示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我将每堂课开始的三分钟与课后的五分钟,留给学生,只要和化学有关的内容,备有讲稿,无论是优等生、普通生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登上讲台,介绍化学知识或学习化学的经验、体会,充分展示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勇敢地走上讲台,无论做得如何,我都加以肯定,我经常会听到他们说:“我成绩这么差,但学化学还是可以的”。
2、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化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习了《第三章 --水》以后,我让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我给了他们约一周的时间,一周以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个形式多样、取材各异的净水器,你不仅能感慨他们的奇妙、独特的构思,他们还能与你讨论自制净水器的优缺点和制作心得。学完了《碳及其化合物》这一章,我让他们写一篇关于碳及化合物的一篇小文章,几天以后,他们交上来的五花八门有散文、小诗、拟人故事等,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学习第八单元之前,我特意地安排了十个学生做铁钉生锈的实验,让他们自己在上这一课之前就体验金属的锈蚀,上课时,这十个学生各有各的看法,发表了非常精彩的论述,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酸、碱、盐学习完了之后,我让学生到不同的地方取一些土,让他们把泥土放入水中振荡后,测它的PH,同时还让他们讲一讲取土时,农作物的长势如何,结合所学习化肥的知识,还需要施哪一种肥料,是单一肥料还是复合肥料等,对这一章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还有在母亲节到来以前,我让他们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给他们母亲制作一个无壳鸡蛋,十几天之后,有的同学将礼物端来给我看,获取成功的同学抑制不往他们的喜悦,未能成功的,他们向我诉说苦恼,我适时地给予他们建议和帮助,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他们在母亲节都能向母亲献上了神奇的无壳鸡蛋,看着他们一张张的笑脸,我也由衷地感到很快乐。经过一学年的尝试,这些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学生不再恐惧化学,开始变的越来越自信,对化学充满了兴趣。
3、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例如,我们在讲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我采用了多媒体,因为此实验在实际情况下很难成功,而借助多媒体就能很好地再现当时的实验现象。我把实验和多媒体同时进行,分成几个组,最后对比、总结。把不是很好做的实验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带着同学们进入了化学实验的领地遨游一下,虽然有的同学没有作实验,但是仍起来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N2的用途时我把教学光盘进行了播放,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完后再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此次课程改革将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我们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善待差异,尊重差异,既照顾个体差异,又体现教育公平。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对学生要进行分层次教学。传统的做法是统一要求,课后统一做多少题作业,考试统一试题,这“三统一”忽略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参差不齐,忽略了因材施教,往往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发挥,埋没了人才,学困生跟不上而失去信心,慢慢变成厌学、发展到逃学。所以我留给学生的作业,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或尝试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降低,只完成必做题,同时多介绍一些与生活有关和有趣的化学知识,以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能行,这样才能学好,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经过一年的改革,我所教的班的学生对化学的热情有明显的提高。成绩也是大幅度提高了。
参考文献:1、九年级新课标教材
2、《中学化学》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