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初三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32473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初三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初三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初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Al-27 Zn-65 I-127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同呼吸,共奋斗”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 A.发展燃煤发电 B. 研发新能源汽车 C.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B.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 B.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C.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测定溶液pH C.称量氢氧化钠 D.稀释浓硫酸 5.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连线对应有不正确( ) A.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B.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金刚石和石墨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同 水和过氧化氢 ---------- 分子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 ---------- 含碳量不同 缺铁------ ----------- 贫血 钙------ ----------- 甲状腺肿大 缺碘 ------ ----------- 佝偻病 C.环境问题及对策[来源:Z§xx§k.Com] D.化肥与植物生长[来源:学*科*网] 水质恶化-------------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酸雨----- --------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 磷肥---------- 增强作物抗旱抗寒能力 氮肥----------促进作物生长,叶色浓绿 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温度/℃ 甲 乙 丙 40 0 t1 t2 t3 溶解度/g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7.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 → C+D,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酸,C为水,则B一定为碱 B.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一定为CO2 C.若A为锌粒,C为氢气,则B一定为稀硫酸 D.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一定为NaOH 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食盐水和CaCl2溶液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 B 制CuSO4溶液 铜粉和稀硫酸反应 C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D 除去Fe粉中的少量CuSO4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溶质质量分数/% 生成气体质量/g 生成气体质量/g 加入晶体的质量/g 加入溶液的质量/g 加入溶液的质量/g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溶 液 的 pH 7 0 0 0 0 Al Mg 9.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 A B C D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10.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Fe、Al,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2g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1.(11分)“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分析下列与食品有关的物质,回答问题: ① 碳酸饮料中常加入防腐剂——苯甲酸(C6H5COOH)。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该防腐剂属于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米饭、馒头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天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表1为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及有效成分: 名 称 洁厕灵 活氧彩漂 漂白精 功 能 有效清除污垢与异味 漂洗使衣物色彩鲜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①不宜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欲测定“洁厕灵”的酸碱度,可选用 (填序号)。 A.pH试纸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② 往“活氧彩漂”液体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漂白精”的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洁厕灵”与“漂白精”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为:NaClO + 2HCl = NaCl+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2、(7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为确定滤渣和滤液的成分,甲同学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两同学实验的现象,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滤渣中只含银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Ag+ 、Fe2+ 和Cu2+ D.滤液中只含Ag+ 和Fe2+,不含Cu2+ 【探究】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2O3),生产动物饲料添加剂硫酸亚铁的工艺之一如下图所示: (3)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Fe + H2SO4 =FeSO4 +H2↑、 、 Fe2(SO4)3 + Fe = 3FeSO4。 (4)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操作B为____________。 13.(8分)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小海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Ⅰ]:将水滴在干燥紫色石蕊小花上,发现没有变色, [实验Ⅱ]:用右图装置接着实验,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5)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溶于水形成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接触就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H2S,反应方程式为 ; 某同学用右图G、H 、I组合收集H2S。 ①用装置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②装置H的作用为: 、装置I的作用为 。 14.(9分)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来 :学 实 验 内 容 实验 现象 (填字母编号) 瓶口的蓝色石蕊试纸很快变红. 两试管中均产生 试管E: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试管F: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分析 与结 论 该酸有 性,另一种酸没有。不同的酸可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 有 (填符号). 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2H2SO4═ 2CuSO4+3H2O+CO2↑ 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试管E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试管F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 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_;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试管E中的CuSO4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_ , 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的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试管F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_ _, 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的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 15.(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说明了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还与 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 (选填“大”或“小”)。 (3)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计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 C6H806+I2==C6H606 +2HI 实验步骤如下: a.取果汁饮料10 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 mL b.加醋酸溶液酸化(维生素C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 c.加人少量指示剂 d.逐滴加人稀碘水至完全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 计算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多少mg?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