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月考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4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
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实际的物理现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叫构建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物理模型的是( )
A质点 B参考系 C时间 D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近年来,踢毽子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毽子由羽毛和铜钱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
B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
C 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
D 毽子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3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相遇。如果以A的出发位置为坐标原点,A、B的运动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物体B出发点的位置坐标XB为( )
A XB =0 B XB = 3m
C XB =-3m D XB = 6m
4蹦极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 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 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 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5若以抛出点为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6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速率 B 速度 C 加速度 D合外力
7 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处于斜向上的方向,拉力为Fa,绳b处于水平方向,拉力为F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 Fa变大,Fb不变
B Fa变大,Fb变小
C Fa变大,Fb变大
D Fa不变,Fb变小
8在高度为h的同一位置,同时向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和B,若A球的初速度vA大于B球的初速度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落地时间小于B球落地时间
B 在飞行过程中的任意一段时间内,A球的竖直位移总是大于B球的竖直位移
C 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竖直的墙,A球击中墙的高度总是大于B球击中墙的高度
D在空中飞行的任意时刻,A球的速率总大于B球的速率
9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球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平衡时线的拉力为F1,墙对球的支持力为F2;若用一根原长与细线相等的橡皮筋代替细线,平衡时橡皮筋的拉力为F3,墙对球的支持力为F4,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F1>F3
B F1<F3
C F2>F4
D F2<F4
10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水平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A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C 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D 绳子拉力大于物体A所受重力
第Ⅱ卷
二 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8分)
11 (6分)右图为研究平抛运动所得到的一张频闪照片,闪光的时间间隔为,直线OD上的三点是小球从O点自由下落的过程中记下的,虚线OC上的三点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记下的,g取10 m/s2,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是 m/s。
12(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1) 如图所示是该组同学组装器材后,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请你指出该组同学的五个差错中的三个:
①电源________;②滑轮高度________;③长木板__________________。④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应靠近长木板右端;⑤小车位置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2)在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3)该组同学发现并纠正错误后,通过正确操作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了连续的六个点,如图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
…· · · · · ·
A B C D E F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42分,解答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2分)物块从一个倾角为37o的粗糙斜面AB下滑,滑至斜面底端时,能速度大小不变地过渡到粗糙水平面BC上运动,再从水平面末端C点飞出,掉在地上。已知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BC长3m, CD高0.8m,且物块掉在距离D点为0.8m的E点。(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物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3)物块应该从斜面上距其底端多远的地方由静止开始释放?
14(14分)如图所示的升降机中,用OA、OB两根绳子悬挂一个质量为20千克的重物,若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OB垂直于OA,且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320N。g=10m/s2
(1)当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OA与OB绳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2)为使绳子不断,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
15(16分)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小车A,其质量为mA=2.0Kg,在小车上放一个质量mB=1.0Kg的物块B,给B一个水平推力F,当推力增大到3.0N时,A﹑B恰好要开始相对滑动。g=10m/s2
(1)求A﹑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fm的大小。
(2)如图乙,撤去F,把B放到小车最右端,改为对A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要A﹑B不相对滑动,求F′的最大值。
(3)若F′=10N,车的长度L=1m,且物块B可以当做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经多长时间物块滑离小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