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手操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马和小学 尤利华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课改以来,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操做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催生智慧。”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容易出现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的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
2、怎样提高操做活动的有效性,让操做活动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一、精心设计操作活动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什么?为什么操作?这些都有待于教师精心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二)深挖操作材料的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
3、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找规律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学具盒,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摆出圆、正方形、三角形,再摆圆、正方形、三角形猜猜看下一个图形该摆什么?”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下一个该摆圆形并找出了图形排列的规律。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手中的圆、正方形、三角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出来吗”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摆出了有规律的图形,但学生
4、的答案因排列顺序不同就有好几种。教师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三种图形的颜色,从而由形状排列的规律找出颜色变化的规律。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是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可见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二、准确把握操作的时机。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只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动手的时机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实际知识形成前、知识形成中、知识形成后三个阶段灵活把握。(一)、知识形成前的动手操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
5、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如教学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认识了面积的概念后,对统一的面积单位的理解,教师为学生准备好了圆、长方形、正方形学具,要求学生从三种不同形状的学具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学具摆一摆,量一量,比较出两个大小相近的长方形的面积谁大。学生边动脑思考,边自由摆。通过不同的尝试,选出了正方形最合适,再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不但要选正方形还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从而引出面积单位的概念就是是统一规定好的正方形的大小。由于面积单位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有丰富的感知和表象做基础,面积单位的概念的行成就水到渠成。(二)、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所谓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就是
6、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困难,这时就需要动手操作来帮助解决,如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在学生数出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后,怎样让学生知道这些数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此时教师板书“13”,要求学生“拿出小棒数出13根,想一想怎样摆,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3根小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思考,有摆2个五,3个一的,也有摆出一个十,3个一的。教师都给予肯定,然后选出第二种方法引导学生把摆好的1个十捆成一捆,一捆就是1个十,再添上3个一现在一眼就看出是13根小棒了。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到了1个十是多少,更加深了对13的组成(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的理解和认识,亲历了知
7、识的形成,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一动手实践中学生们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三)、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学习活动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象是第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如学了“米”的认识,让学生去测量以下教室的长和宽;学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去测量一下圆形花坛的周长、面积;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去家庭中一周各项开支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等等。三、科学指导操作过程小学生自觉性和支
8、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而且注意力易分散,在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有的学生不能抓住操作中的关键,盲目地操作,有的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因此,在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一)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操作什么东西;()怎样进行操作;()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例如:教学第二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个,上行的三角
9、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二)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如在教学画垂线和平行线时,我先告诉学生,要画什么和要用的工具,由于事先我已经了解到摆放三角板和直尺是我们学生的一个难点,所以在画之前,我先在黑板上示范操作了一遍,在巡视时我又对几个学困生进行了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画图
10、方法和技巧。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作图方法,就能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获得作图的成就感,从而增强操作的自信心。(三)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如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特意组织了以下的操作:把9个苹果,每4个一盘,一盘一盘地分,引导学生观察:分出一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再分一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这样,能帮助学生从余数与除数的
11、关系思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全面总结操作成果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在学生操作活动进行后,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以小组交流、同桌对讲、个别发言等多种形式,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表达,发现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的正确、合理与否。这样把外部物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最后把思维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 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总之,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通过课堂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