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一:阳光体育运动的校本化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阳光体育运动的校本化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摘要:课题组针对当前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存在三大问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运动状况令人堪忧、管理体系不健全、学校体育失落了“阳光”,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实例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切实进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转变思想观念、健全管理体系、刷新体育课堂、丰富体育活动”的实践策略。从07、08学年我校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形式的选择,参加活动的次数、时间,体质健康检测结果的对比,以及体育获奖情况表明:上述对策能明显改善当前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改善学生体育运动的现状,明
2、显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使曾经“飞走”的阳光体育迈上了回归之路,充分发挥其独特魅力,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常态。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 实践 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一)现实背景1、当前学生体质健康及体育运动的现状中国人用100年的时间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用100年的时间实现了强国强种的夙愿,用了100年实现了体育强国的梦想,但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不得不让广大教育者担忧。2006年初,专家小组对全国10多万名学生的健康体质状况作了为期一年的调研,结果和结论是学生的肥胖症的比率直线上升,已超过日本;视力、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健康体质整体水平连续下降,低于
3、1985年;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近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74.6%的学生将体质差归因于体育锻炼不足;28.9%的学生表示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数据给我们以强烈的警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健康状况一路下滑,以个人为中心,喜欢独断专行,缺少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成为新一代的标志。2、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思考直面现实,我们发现,阳光体育运动陷入了“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走入“现场作秀”、“临时抱佛脚”、“瞻前顾后”的尴尬局面,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校正面临着两大挑战:
4、(1)观念的滞后,导致了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据调查,有些教师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作秀”。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其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阳光体育运动的立足之地,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目标要求模糊,管理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组织机构仅流于形式。从课题组问卷调查的分析中也可以了解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状况与理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落差也反映出学校现行阳光体育运动管理体系的弊端。(2)游荡的地位,使学校体育失落了“阳光”。体育与健康课往往成为“搭配”课、“放羊课”或是课程表上的“理论课”,处于一种游荡的地位。再加上场地器材不足
5、,师资缺乏 ,观念陈旧等问题,更使阳光体育运动举步维艰,学校体育被“乌云”遮蔽,学生们的“阳光奶酪”被无情瓜分。学生期盼着学校体育能“拨云见日”,这是当前学校体育急需研究解决的瓶颈问题。(二)研究意义“完全人格,首为体育”(蔡元培语)。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2006年,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是一个时代命题,它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
6、势进入公众视野,开启了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和教育评价视野,复苏了为国家建设锻造健康向上的一代青少年的梦想,给学校体育打了一针“强心剂”,让“阳光体育”迈上了由边缘向内核的回归之路。此时,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在思索:我们,能为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让阳光体育运动这个“动力”发挥最大的功效?两年前,我们就把研究的触角伸向这块领域,结合新时期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调整其思维模式,探索新的更完善的阳光体育运动的操作体系。假如我们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管理体系,刷新体育课堂,丰富体育活动”等方面去“追找飞走的阳光体育”,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体系,是否有助于解决学生体质健康当前的困惑,实现
7、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呢?基于这样的现状,课题组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校本化实践与研究,试图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阳光体育运动的操作体系,以改观阳光体育运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使其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常态。本课题研究旨在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常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它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对学生健康的负责,从根本上迎合了学生的身体发展的需求。因而,做好校本化阳光体育的实践与研究文章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行政、教育部门根据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所实施的一项推进素质教
8、育的重要举措,是一个时代命题。目前,我们未发现国外有“阳光体育运动”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专著、论文,但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运动俱乐部、体育青少年社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地运动起来,这与我们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是一致的。国内对“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专著、论文甚为少见,可以说“阳光体育运动”理论研究还处于空白。就学校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的一些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但不少学校既没有形成定型的模式,也没有一套成熟的做法,甚至于有些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还是一块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为此,我们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调查目前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其
9、气息,探索其活动素材的开发和活动开展的策略,从而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阳光体育运动的操作体系。三、概念界定阳光体育运动是指把追求健康第一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做到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阳光”相随,形成长效机制,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一种积极、阳光、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从而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项全民运动。它具有休闲和快乐两大特征,寓教于乐,引领学生从体育活动走向休闲、走向快乐、走向阳光,追寻体育人文精神的回
10、归。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健康第一”与“分数第一”、“阳光体育”与“应试体育”之间的关系。2、充分挖掘决定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传达的丰富信息,制定出校本化阳光体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3、构建阳光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融洽的活动空间,激活学生的运动兴趣,演绎充满阳光的体育教学。4、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常规,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其生活化、常态化。构建区域性长效机制,将“阳光”效应辐射到了教师、家庭、社区,实现“阳光体育”的校本化、长效性。(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和发展
11、要求,分析学校与教师认识不足的原因,实地考察,采集建议。2、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文献以及实验学校的经验。3、实例研究法:根据方案进行动态跟踪,定点开展实验研究,整合、增删、完善方案,论证实践研究的可行性、过程的科学性、结果的真实性。4、数理统计法法: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理统计五、实践操作本课题从2008年1月开始一直到2009年9月,共经历三个阶段:a、准备期(2008.12008.3):现状调查撰写方案分工协作;b、实践期(2008.42009.4):构建运行机制全面开战(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拉开,理顺关系、推行方案、搭建平台、实
12、例研究齐头并进,以评促发展,收集研究的第一手信息。)阶段总结反思(召开阶段性会议,查漏补缺,调整下一步研究的方案与措施);c、总结期(2009.52009.7):整理分析实施情况,撰写结题报告,力求呈现一种动态、发展的实践过程。(一)构建运行机制,保障活动开展依托优质资源,我校构建了以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为协调督导,政教处总体指导,课题组实践操作,各职能部门积极辅助的运行机制。如图:阳光体育领导小组全校学生 政教处 班主任 课题组音乐老师 体育老师 年级段组图4: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机制示意图(二)转变思想观念,理顺两种关系1、理顺“健康第一”与“分数第一”之间的关系“分数第一”是实施“阳光体育”
13、的最大障碍。我们本着“为学生的将来负责,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着想”的宗旨,通过大肆宣传与硬性规定相结合的方法理顺“健康第一”与“分数第一”之间的关系,让全校师生都明白:“健康第一”就是“野蛮”其体魄的过程,同时也是文明其精神的过程;“健康第一”如同“1”,“分数第一”犹如“0”,没有“1”打头阵,后面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从而做好“减负提质”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文章,切实推进素质教育。2、明确“阳光体育”与“应试体育”之间的关系体育贵在主动参与,自觉锻炼。假如让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进行体育运动,为身体而锻炼就会蜕变成为分数而锻炼,“阳光体育”上着“应试”的色彩,最终就会变成“应试体育”。为切
14、实推进“阳光体育”,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和体育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全能生评选直接挂钩,强调过程而非分数,强调“育”而不是“考”,引导学生重视并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养成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推动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健全管理体系,推行实施方案1、学习意见解读决定认真学习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并依据意见(简称)制定并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同时,按决定提出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的
15、硬性规定,拨开了以往学校体育的乌云,为学生送上了缕缕阳光。2、运用“减法”制定方案我们摒弃“阳光体育运动是作秀!”的错误观,走出“瞻前顾后”的尴尬地,充分挖掘决定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传达的丰富信息,以“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目标,大刀阔斧地动起“变革手术”,架构与“阳光”相约的实施方案。现撷取我校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片段:建立“领导小组教师学生”三级阳光体育运动网络制度,以减负为前提,启动“减法”工程,充分开展“三操一活动”:上午第一节课前25分钟的广播操,第三节课前5分钟的眼保健操;下午第一节课前5分钟益智手操,第二节课前5分钟的眼保健操;下午第二、三节课后35分钟的阳光体育活动(校园集体舞、武术、
16、跳绳、排球、韵律操等),以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由大队部干事对各班级的“三操一活动”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值日领导负责对每天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带班老师的考勤,督促其带领班级参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考核体育课时完成情况、每天1小时运动时间的落实、推进“体育艺术2+1”进家庭等工作;每学年组织一次“体育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检验各班级活动课成果,其成绩作为学校快乐中队及全能生的评比依据,以完善对“阳光体育”的常规化管理。3、搭建“平台”实施方案【平台1】学校开辟体育展示橱窗,定期更换主题。例如:奥运主题、体育之星、阳光体育、体育节等一系列时效性主题图片展示。通过图片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学习优秀
17、运动员奋斗精神、激发运动热情。【平台2】体育组利用学校、班级网站,将体育信息、国家体育政策、体育与健康知识传送到网上,供学生、老师、家长了解最新的学校体育动态。【平台3】举行“阳光体育手抄报” 评比活动,如“体育新闻窗”、“体育与健康”、“阳光体育”、“阳光下的感悟”等。手抄报为学生提供了一份自己的体育读物,创设了一个表达运动感悟的园地。【平台4】举行“学校运动之星”评选活动,通过自我推荐,学生投票,老师审核的办法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学校运动之星”,用榜样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四)刷新体育课堂,还“阳光”本色1、快乐教学,还课堂以“阳光”阳光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能把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撩拨
18、到一练方休的“愤悱”状态,更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教师在课的准备部分采用“看谁记得牢”、“叫号结伴”、“变换目标”、“织网捕鱼”、“贴药膏”等有趣的游戏,可撩拨学生练习的迫切情绪。请看实例1-玩绳,它是课题组设计的一节二年级体育课,普通一根绳子,简单、方便,却玩出种种花样,既安全有效,又非常“阳光”。老师先指导孩子们用绳子玩“抓尾巴”游戏,接着把绳子打绳结用力抛高,模仿放爆竹,操场上“砰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乐此不疲地进行抛高的练习。自然地,绳结在师生的眼里、手里变成了飞镖进行掷准练习,变成了手榴弹进行掷远练习;转而成了交朋友的纽带,让学生自由组合,用绳子将两
19、脚绑在一起,做两人三足的游戏?阳光下,孩子们挥洒汗水,感悟锻炼的真谛,演绎充满阳光的体育教学,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课堂,更是孩子们的乐园。这才是真正的阳光体育!2、尊重学生,还课堂以“阳光”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尊犹如拨开云雾的春风,它能让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请看实例2-量力而行:金荣翔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想跳过四块塑料泡沫板,跳得满头大汗,还是跳不过去。这时,老师参与到他们小组的练习中,说:“这个游戏叫量力而行,对不对?要估量自己能力而加泡沫板,要让金荣翔能成功地完成,应该怎么做?”一生说:“哦,老师,我们从三块泡沫板的基础上逐一加板,行吗?”老师点头表示赞许。金荣翔一跃而过,大家齐
20、呼:“成功!”同学相拥着金荣翔,开心地笑着?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课题组成员深有感触:“只有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成长历程,给予他们温暖的阳光,学生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3、阳光评价,还课堂以“阳光”阳光评价实施于体育课堂中,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也要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除用“很好、有进步、加油”等评价语外,还可用“微笑、鼓掌、抚摸、拇指”等体态语来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上体育。如实例3-花样跳绳:课题组老师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练习跳绳,并鼓励:“你们很棒!都能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方法。”展示开始了,后摇跳、交叉跳、双飞、一人摇绳两人前后一起跳、两人摇绳
21、一人跳、两人摇绳两人一起跳、多人配合跳等。钱睿和陈浩两人配合跳绳,还跳起兔子舞左左、右右、前、后、前前前。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是最佳拍档!”。而能力差的同学,老师信任的鼓励、关爱的话:“加油!你能行!我对你有信心!”经过老师表扬,练习中很多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来尝试练习?可见,用阳光评价这“金箍棒”可点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景象。(五)丰富体育活动,同“阳光”共舞阳光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同于传统的课间操,其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模式一成不变,内容几年不换,再好的东西也吸引不学生。因此,我们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音乐选择、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大胆改革,同
22、“阳光”共舞,以永葆其生命力。1、形成常态,快快乐乐做活动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常规,将课外文体活动纳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使其走入生活化、常态化的轨道,是有效实施大课间活动的关键。请看实例4我校阳光体育活动:【举措1】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承载了排球、跳绳、羽毛球、集体舞、韵律操、武术等活动,它们聚学校的体育教师、音乐教师、舞蹈教师的集体智慧,充分融合了音乐、舞蹈的特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于是,每天下午的大课间活动已经没有了口令、口号,学生们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来到操场,操场上到处都是生龙活虎的运动场面?这足以诠释孩子们的快乐心境和天真烂漫。【举措2】学校动用文体“铁腕”,制定设计和实施制度,有滋有味
23、做活动。如校园集体舞:全班的男孩女孩一起练习,男生像绅士一样彬彬有礼,女生犹如淑女,感觉同学之间相处好像一下子就变得礼貌起来了。这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交往的渴望,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交往习惯,有助于学生愉悦身心,有助于学生形体改善,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活动活泼的开展。【举措3】学校还举办“运动健康快乐”为活动主题的体育夏令营,包括文艺表演、体育健身、健美操、武术、游泳等活动,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此举营造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氛围,推动了“阳光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可见,常态化的大课间活动足以窥见阳光体育运动的阳光身影,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快快乐乐地成长。2、
24、构建网络,放大阳光效应要把“阳光体育”的“阳光”效应延续下去,仅仅实现全员性和全面性显然不够,还要实现“阳光体育”的校本化、辐射性,进而构建区域性长效机制。如学校推出“体育锻炼1+1+1”活动,引进“俱乐部”管理模式,分设排球、跳绳、体操、舞蹈、武术等5个分部,由学生自主管理和策划俱乐部活动,教师进行必要的协助和指导,鼓励教师、学生、家长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使“每年至少打破500个排球”的说法成为师生的津津乐道,使学校呈现出“健美的人随处可见,美丽的心灵自由放飞”的美丽场景,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如创立“阳光家庭”活动载体,通过学生、家长、班主任三方签订“阳光家庭协议书”,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家
25、长亲子同争章,要求家长抽出时间陪子女进行体育锻炼,并在时间、器材等方面提供保障,作好表率,逐渐构建起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课外文体活动网,让“阳光体育”走向社会。诚然,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课外文体活动网,令阳光体育活动走出校门,向社区、家庭的延伸,不但改变着学生的身体素质、精神面貌,也将“阳光”效应辐射到了教师、家庭、社区,放大了阳光效应,收获了更多的惊喜。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篇二: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分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福建省建瓯市第一中学李斌我校是一所有着一个世纪历史的城区重点中学,近几年来,
26、我校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当前,我校正面临着如何保持并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扩大科技教育的面;开展以科技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规范化、科学化;依托科技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科技素养的提高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发掘我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为此,我校以新的科技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践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科技教育的竞争。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美国测试
27、中心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显示:我国13岁生的科学测试成绩偏低,正确率为67,在19个被测国家中列第15位,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国学生出错率高。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偏低,我国的中小学科技教育非常薄弱。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浪潮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积极转轨过程中,加强科技教育,从小让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学校成为具有鲜明的科技教育特色的中学。 2、研究内容。(1)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资源。(2)探索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
28、径和方法。(3)形成典型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模式。(4)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3、科学确定课程内容课题组根据课程目标有侧重的自行选择教学内容。经过反复的筛选、提炼、修改、完善,挑选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 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普知识。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自然科学、科技知识,由浅到深、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系统地学到自然科学知识。(2)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选择、整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或格言,对学生进行理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于献出毕生精力的精神
29、。(3)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选择传授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小制作及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电路的组装、机械的组装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4)古今中外科技发明介绍。将古今中外科技发明的构思、原理及作用介绍给学生,这对每个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了学生的创造思路。(5)科技小论文介绍。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写科技小论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发现和揭示其奥秘,写出了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6)创新方案。学生根据要求,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
30、求想象,自己设计方案,参加生活中的奇思妙想“金点子”评选和创意魔方组词比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的求异思维,使学生敢于幻想,勇于大胆创新。(7)思维训练。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互相启发,引动联想,并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8)课后实践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课题,纳入教学中,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来完成课题的研究。通过科技信息发布会,进行信息交流,把学生带进更广阔的科学世界里。4、通过实践活动,实行科技教育。(1)综合性科技教育活动。为更好地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学校精心打造了校园综合
31、性科技品牌活动举办校园科技节。所谓科技节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的科技普及教育活动。它具有规模大,气氛浓,综合性强,收效显著的特点,它对经常性教育活动开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我校科技节每年定期举行,做到突出主题,常搞常新,匠心独运,避免形式主义。在科技节上,既有科普故事演讲,又有科技成果展示;既有科技游艺,又有科技竞赛,呈现出“众手浇洒科技花,校园闪烁科技星”的生动活泼的景象。(2)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学校建立了课外科技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课内是普及型的,课外是扩展型的,校内是普及型的,校外是扩展型的,校级是扩展型的,
32、班级是普及型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实验、科技论文四小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创造发明能力。同时学校还认真组织了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索、实践。通过组织这些探索自然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从感情上建立起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养成对大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近社会。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实践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科学,能正确认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三、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带给学生的变化1学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
33、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提高,表现在学生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兴趣浓厚,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课题组采取问卷的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从表中可看出,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激起了广大学生的兴趣,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所喜爱,由此可以说明,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引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不少同学课后提出许多问题,主动回家去翻阅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等,主动购买订阅科技类图书、杂志阅读,主动收看电视中有关动植物、地球环保等科技内容的节目,还主动动手进行各类实验及小制作。它丰富了生活,成了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一种需要。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和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采用随机
34、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通过校本课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影响,如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普遍感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热爱科技”,“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了”,促进了他们科技素质的发展,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我校的办学效益在原来基础上再上了台阶。学生的学习品质大大提升。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科学教育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爱好、特长的发展。科学教育的有形资产正逐渐转化为无形资产,形成了科学教育的特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四、研究的思考与困惑1、由于时
35、间、研究水平的限制,我们还未能开发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地区性等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2、还未能真正建立科学、客观的学生科技素质评价体系。篇三:2015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结题报告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遵循课堂教学规律,逐步实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提高教学
36、质量、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们将通过本次调查,着重了解我校教师在校本研究及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有针对性地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从而保证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校本研修促进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2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我校57名不同教龄、不同学科的一线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57份,回收问卷57份,回收率100%,保证了调
37、查的真实性、有效性。三、调查结果:1、教师们在已经具有的专业素质方面:87.7%的教师认为自己有扎实的专业知识;47.4%的教师认为自己有丰富的文化知识;49.1%的教师认为自己有丰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77.2%的教师有职业理想和追求;91.2%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91.2%的教师有较高的道德素养;56.1%的教师经过专业的专业训练;64.9%的教师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而5.3%的教师则认为自己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素质。2、现在教师专业成长最缺乏的能力方面:14%的教师认为自己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板书等授课基本功;43.9%的教师认为还需要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构建;64.9
38、%的教师普遍认为教师成长还需要加强对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掌握和运用;49.1%的教师认为还需要不断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33.3%的教师认为他们还需要在品德的培养和人格魅力的塑造方面多花工夫; 54.4%的教师也认为教师专业成长还需要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1.8%的教师认为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多加努力,不断促进专业成长。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方面:50.88%的教师认为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56.14%的教师赞成通过研究课与集体研讨的方式; 54.39%的教师则认为有专家指导的研讨较为可行;40.35%的教师认为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来提升大家的专业素质;
39、75.44%的教师普遍认为通过听优秀教师的课,参加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应用的方式最为有效;42.11%的教师认为积极参与校级、县级等层面的教学评比等活动,并尝试撰写教学论文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31.58%的教师赞同通过短期脱产学习来通过教师专业素质;50.88%的教师认为外出参观考察的途径也较为实际;更有10.53%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教师自学的方式来提高专业素质;35.09%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反思来提高专业素质;仅有1.75%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其专业素质。4、教科研活动中最突出的问题方面:70.18%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科研活动主要是以应付考试为中心,形
40、式单一,活动内容并不是教师所需;43.86%的教师认为往往存在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的情况;17.54%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科研活动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50.88%的教师认为教科研活动中所进行的理论学习离课堂实际太远,没有多大价值;22.81%的教师则认为所开展的一系列教科研活动并没有发现突出问题;另有1.75%的教师的教师认为还存在其他突出的问题,只是不在问卷所列的范围之内。5、教研组校本研修常用的形式方面:82.46%的教师均认为研究课研讨是大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校本研修方式; 38.6%的教师也采取沙龙交流的形式进行校本研修;14.04%的教师认为专家讲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
41、本研修;40.35%的教师则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校本研修;1.75%的教师还采取了其他的一些方式进行校本研修。6、大家所喜欢的教研组校本研修形式方面:45.61%的教师喜欢通过研究课研讨来进行校本研修; 61.4%的教师喜欢采取沙龙交流的形式进行校本研修;45.61%的教师喜欢听专家讲座来进行校本研修;7.02%的教师则愿意采用自学的方式来进行校本研修;7.02%的教师比较愿意采取其他的一些方式来进行校本研修。7、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方面:42.11%的教师认为时间紧;57.89%的教师主要认为负担重;68.42%的教师普遍认为缺少课程资源;77.19%的教师则是感觉缺乏指导;24.56
42、%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感觉缺乏同伴互助,从而给校本研修带来了困难。8、学校进行集体备课的校本研修形式的看法方面:21.05%的教师认为这种方式很好,现有形式很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校本教研的开展;61.40%的教师则认为形式一般,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19.30%的教师认为学校进行集体备课的校本研修形式很差,且较为陈旧、呆板,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9、目前的情况下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面:31.58%的教师认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为课备得不好就必然上得不好,课上得不好教学质量就不高;31.58%教师认为影响不是太大,因为有课备得好但教学效果不好的例子;38.60%的教师认为对教学质量
43、有一定影响,但备课并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19.30%的教师认为目前情况下的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明显,特别是对已经教多年的老师。10、经常怎样反思自己的教学方面:49.12%的教师在脑中回顾一下来进行反思;63.16的教师则采用和同事展开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反思;38.6%的教师采取在教案后写几行的方式进行反思;只有22.81%的教师是在进行系统思考之后再将自己的反思写下来;全校上下无一人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11、教学反思所存在的困惑方面:10.53%的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从而多半采取随便写点的方式;35.09%的教师则是在反思之后不知道如何表述;35.09%则是在教学反思方面
44、认为没有人能指导;57.89%的教师则是想系统进行反思学习但却没有材料;更有5.26%的教师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困惑。12、学科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73.68%的教师均认为非常有必要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14.04%的教师认为教学模式的构建可有可无;12.28%的教师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13、开发校本课程是否对专业素质的提高会有帮助方面:29.82%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肯定对专业素质的提高会有非常大的帮助;64.91%的教师则认为采取这种方式估计会有一些帮助;只有3.51%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完全是浪费时间,不会对专业素质的提高有
45、帮助。14、怎样的校本课程才是好的校本课程方面:78.95%的教师均认为受到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才是好课程; 59.65%教师则认为是那种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的校本课程才是好课程; 17.54%的教师认为能够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支持的校本课程才是好课程; 19.30%的教师则认为那些能够得到专家认可的校本课程才可谓好的校本课程;另有3.51%的教师认为能够让学校领导满意的校本课程才是好的校本课程。15、课堂教学中讲授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方面:22.81%的教师认为教师讲授的条理性和清晰度差是讲授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57.89%的教师认为讲授的启发性差是原因所在;68.42%的教师认为教师讲授的生动形象不够才是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33.33%的教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