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牧护关中学 张向刚内容提要:多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相反滥用多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所以,应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根据需要,适度运用,让它发挥最佳的服务效果。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利 弊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以独特的教育手段进入课堂教学领域,并大量的运用于教学实际中. 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
2、佳效果。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在声请并茂的情景中接受知识,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能扩大课堂教学的密度,阔的课堂信息量,充分提高教学效率。然而近十年来多媒体大有泛滥蔓延的趋势,由于滥用多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司空见惯。首先,多媒体运用不当,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最大限度的尊重文字,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对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多媒体声像结合,能给人以直观、形象和平面的文化信息,学生通过它解读文章,更多的是感官上的轻松享受,而不是立体的
3、多元的语文情境,更谈不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理性思考,它最多在满足学生直观的视觉的同时,妨碍了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品味欣赏,影响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其它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的审美体验的感受和人文熏陶。其次、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课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瀚如烟的精品中挑选出来的经典文章,文质兼美,尤其是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表现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能通过想象感悟课文的文采,领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知。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仔细的,反复的品味,才能真正体会出文章的“真味”。如南朝
4、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所写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发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又字字不离人物。它给读者设计的环境和气氛是:一只小船在富春江上随流而下,作者于船上饱赏着满目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给人以秀拔劲峭之感;漾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洁,
5、令人读后如入诗画。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聋发聩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串串之声,宛见群鸟交欢之景。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他的这种独特的构思使得读者眼前不时的浮现出不同的画面,如果用上媒体只能
6、把学生引向唯一的画面定向中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失去了“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再次,多媒体的教学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是当不好语文教师的。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教材中文章往往都蕴藏着一定的情感,浓缩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课堂上,一般以教材为依托,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师生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老说,语文教师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以及精彩别致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朗读,生师探讨的快唔,都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这些多媒体是远远达不到的,有时甚至还会淡化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总之,多媒体是一种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使用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既不能拒之其于门外,也不能盲目的为追求潮流而过多的使用,更不能用它替代教师的授课,应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根据需要,适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