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于都水头中学教师:张峰)摘要 音乐配合语文教学能积极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现代语文教学的科学观念,结合了语文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上的科学依据,就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静堂新课导入品读赏析和课堂结尾几方面音乐的引入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求,同时本文也指出了音乐引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目的是为揭示了音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关键词音乐 ; 语文教学 ; 应用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标三纬度之一,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基本目的之一。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大多数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在阅读中不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会降
2、低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感染,就不可能对文章中描写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可是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其情感和美质往往是内蕴在文字之中的,不具有直接的形象可感性。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乐者音之所有生也,其本人心感于物”(乐记乐章),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语言,反映着客观现实也发应着人们的情感,同时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音乐给人的感染作用直接而强烈,能使我们欢欣鼓舞,能使我们黯然伤神,真可谓动恻心扉。课堂中适当的引入音乐能在学生和文章
3、表达的感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的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课程资源,对于构建开放有序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来说具有很好的作用。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要加强综合性,“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2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3 把音乐因素引入课堂教学无疑给语文课堂教学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开放了语文教学,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视野。据此把音乐请进语文课堂,还
4、语文教学以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不仅要寓教与乐(l) ,还要寓教于乐(yu)。一 在课前静堂中引入音乐。上课伊始学生还停留在课间的嬉戏的兴奋之中,难于静下心来专注于课堂的学习。要使学生实现课间到课内情绪状态的转变,有一个过度期。在过渡期中消除学生课间的兴奋,排除外界的干扰,使学生精神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上来。所以课前的一两分钟来一个课前静堂,可以起到消除课间兴奋,以便集中精力到课堂上来。而这个过程可由音乐来达到。上课开始时让学生静下来听一段清幽的音乐,乐曲如清泉般脉脉的流进学生的心田,驱除兴奋的情绪,静下心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上。音乐静堂与导入语静堂不同,音乐静堂不仅可以克服课间的兴奋情绪,
5、而且能调节学生的紧张心理和不良情绪。学生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入课堂学习,一定更有利于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二 导入新课时引入音乐,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有活力的情景氛围。兴趣是一种性格的偏好是人认识探究事物的倾向。兴趣能促使我们行动,诱发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探寻。一个人干他喜欢的事,其效率往往很高。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把学习作为一种爱好,能更主动有效的学习,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但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乏味,缺乏真切感。另一发面则是由于教师教学手法的单一,局限于枯燥的讲解,不能以灵活的
6、手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好坏很大成度上取决于课的导入。所以上课导入时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尽快的进入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4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是要找到触发点,这个触发点能让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尽快的让学生融入语文教学的情景之中。上课时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歌曲乐调导入,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往往能达到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听潮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教学时若能以一曲海的乐章导入,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融合着不断变化的曲调和大海特有的声响回荡在整个教室
7、。学生体会到海面由平静到来潮再到落潮的全过程,一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渐渐的浮现出来。“ 这首乐曲其实是课文内容的音乐化,而课文内容也可以说是这乐章的文字化”,5对课文有了真切的感受体验,能消除乏味激发学生兴趣,能从音形义上领略文章的神韵。现代流行歌坛上许多歌套用了古诗词的意象或直接借古诗词谱上新曲,唱起来优美感人。将这些导入新课对古诗词的教学会起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随着音乐的流动能不知不觉的消除学生对诗人所生活的社会年代的遥远陌生感,消除对诗意的深奥抽象感。如教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可先导入新鸳鸯蝴蝶梦。在熟悉的歌声中学生学习的情绪一下子高涨,有的还会跟的吟唱。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与歌
8、词中相似的语句,于是学生开始找。学生找到了,意思是什么,这样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事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三 品读赏析中引入音乐,加深理解。精诚之致金石为开,文章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情感是文章创作的内驱力,没有真切的情感难以打动人心,也就称不上优秀的作品。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情致感人的作品。而由于学生年龄阅历接受水平的限制,对文中真挚的情感往往不能有真切深刻的感受理解。如果在品读赏析中引入与课文情调基本一致的曲调,能充分沟通学生与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在美妙的声乐中能传递深刻的思想感情,给学生强大的熏陶感染激发其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学习大堰河我的母亲,为了表
9、现大堰河的凄苦人生,可精选二胡独奏江河水,那哀婉的曲调伴着教师深情的范读,激发了强烈的伤感基调,使课堂沉浸在对大堰河对这母亲的哀婉之中。许多学生情动于衷黯然伤神,唤起了他们哀婉同情的情感体验,深切的理解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音乐凭着它那跳动富有节奏的音符,极其可感的艺术魅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力。随着音乐的流动,能把音响运动的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画面,让学生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充分领略音乐的意韵美,再现其意境。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与课文情致相近的音乐,能开启学生
10、想象联想的闸门,在优美乐曲的畅想中培养其审美创造能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清冷悲凉的游子图。构思深远物象迭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广阔想象的空间。在对物象意境讲解赏析之后,来一段日本作曲家喜多郎的空气。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调动思维中的积累纵横驰骋,展示其广阔性和发散性。枯藤老树昏鸦等凄冷的物象扑面而来,在学生头脑中钩画了一幅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羁旅图。“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维”,6因此用一些音乐来渲染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他们的理性思考,进而由艺术世界上升到抽象世界,加强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观把握,明晰理性的理解。四 课堂结尾时
11、引入音乐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而课堂的结尾也能使教学效果俱增。教学即将结束时巧妙的来一段内容情调与之相似的乐曲,一方面可以缓解由于紧张的课堂学习带来的疲劳,另一方面能使教学再起波澜,加深学生的印象,使语文教学收到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我不是个好儿子是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一番情感教育。一位教师在完成了对文章的分析,感受了文章中浓浓的母爱。在即将结束的时候,课堂上响起了满文军的懂你,音乐回荡在整个教室,那一句句歌声感动了每个人的心。学生脸上能清晰地看得出内心的激动与歉疚,甚至可以看到有的学生脸上还噙着泪水。可想而知当时学生的内心心潮澎湃。整堂课在
12、高亢的氛围中结束,但这堂课并没有完全结束。在接下来的一次周记中有很多同学写到了对母亲的真挚感情。7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是有科学依据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来看,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脑组成。左半脑是抽象思维的中枢,处理第二信号的信息,是主要的语言区,执行着如逻辑数字书写等方面的任务,常常按次序处理信息。右半脑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中枢,处理第一信号的信息,它在处理空间图案音乐色彩等的同时还擅长处理直观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特别是同时性信息,即能立即觉察出全部情况。但两者通过中间的胼胝体联络配合以完成彼此的活动。因此只有两个半脑同时并用才能更有效的活动和思维。学生在进行学习和记忆活动时,左半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右半脑
13、却处于抑制状态。把音乐请进语文教学正是在学习过程中用左脑的基础上利用右半脑。开发右半脑的形象思维,进而配合左半脑的抽象思维。这样做可以避免大脑皮层某一部位过多的接受同一刺激,是左右半脑交替的兴奋与抑制,从而有利于学习效率,所以把音乐这一可感活泼的因素引入语文课堂是用脑的科学方法。笔者在文中强调音乐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一切教学资源都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主从关系,要谨慎适量。音乐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资源。语文课不等与音乐课不能脱离语文去讲音乐知识。在时间上应有所控制,不能喧兵夺主,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引入音乐主要是为了消除学生对单调的讲解可能产生的
14、枯燥乏味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在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引入时也应有所注意。选择的音乐思想情感应是健康的,防止消极的影响,否则会给学生造成误导,形成心理上的阴暗面。另外所选的音乐应与课文内容相关感情基调相协调,以课文的情调去选择相关的音乐,使音乐与课文本身的感情色调协调。其次所选音乐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水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音乐,便于学生感受接受的音乐。避免造成教师一个人自我陶醉,学生不为所动的场面。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音乐作为一种语文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有可为。恰当的引入能给语文教学吹入一股新鲜
15、空气,对于构建开放有序有活力的语文教学将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23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5蒋冬娟 略论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础教育 2003年第12期7 陈晓燕 春风化雨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http:/219.239.238.40:82/200503/ca698635.htm8李创新 中学语文创新教法 课堂组织艺术1 学苑出版社 1999年6月北京第一版129页浅谈歌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歌曲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它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一首好的歌曲能在社会上广泛而又持久地流行,并能影响
16、某个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好的歌曲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唱歌或听乐曲能愉悦人们的心情,激发灵感和志趣,陶冶情操。因此,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较果。 一、 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新课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用歌词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不过,所选的歌曲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如教课文最后一课时,可以播放反映民族危
17、难的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歌曲播放到人们发出愤怒的呼声“九一八”时,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人民的勤务员时,可让学生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并抓住歌词中“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之句加以分析,使学生对雷锋的精神有个整体的印象,然后顺势导入新课,效果较好。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让学生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教愚公移山时,也可以播放,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使学生产生对愚公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用歌曲导入时,教师应做
18、好指导工作。首先,要定向。在播放乐曲之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欣赏乐曲的旋律,体会其中的意境等,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其次,要启发。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使他们深入理解乐曲的意蕴。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乐曲配以独白,以促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再次,要衔接。 教师事先要精心设计好过渡的环节,如注意设计好提问以及问题的展开等。在乐曲播放完毕时,要顺势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使之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教学。 用歌曲导入,时间控制在至分钟较为合适,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一般地说,演唱一首歌曲大约需要至分钟,这使得用歌曲导入具有可行性。 二、 配乐朗读,提高朗读效果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
19、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朗读黄河颂和长江之歌时,可配以乐曲黄河颂和长江之歌;朗读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可配以乐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朗读课文难忘寄园情末段和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可配以红楼梦中的乐曲葬花吟或刘天华创作的哀乐病中吟。这种配乐朗读的形式,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配乐朗读时,最好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乐曲。否则会对学生的注意力有负面迁移,冲淡主题。教师在
20、教学时应注意恰当地运用。 三、 学唱或创作歌词,深入理解课文 有些诗、词、曲、散文写上曲谱或经过改编后再写上曲谱,可以唱。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完之后,让学生学唱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学生有音乐或写作特长的话,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歌词或曲谱。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如教完木兰诗、李商隐的诗无题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木兰辞、相见时难别亦难和但愿人长久;教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满江红怒发冲冠、沁园春 雪后,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满江红、沁园春雪;教完歌剧白毛女和孔雀东南飞后,可
21、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北风吹和孔雀东南飞,则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卖炭翁和窦娥冤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片断进行改写,编写歌词,并请有作曲特长的人为其作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摘录、引用歌词,进行字词句教学 歌词还是教师进行语法知识教学的素材库。大多数歌词的语言凝炼、优美,富有表现力,有少数歌词中还有语法毛病。教师平时可以从歌词中摘录有使用价值的字、词、短语、句子,以便在教学时加以运用。浙江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句训练题,绝大多数的例子是学生学过的,让学生做起来较枯燥。如果教师不用书中的而举歌词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可增添语言训练的鲜活性,激发学生情趣,更能提高语言的
22、感受力和运用能力。如教形声字的认读时,可引导学生去某些歌唱手所唱的歌曲中找读错的字音,如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中“白发渔樵江渚上”之句,其中“樵”字应读“qio”,而杨洪基却唱成“jio”,但愿人长久中“低绮户”之句,其中“绮”字应读“q”,而邓丽君却唱成“y”。在进行短语教学时,可以从流行歌曲中找例子进行训练,如从本校校歌新纪元之歌中找出“美丽的飞云江”、“草儿青青”、“花儿鲜艳”等短语,让学生来判断短语的类型。此外还可以收集歌词中的病句、句型等进行辨析,以致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歌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它可以用来进行修辞和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教师平时应积累素材,并对它进行分析、分类、整理,以录相带、磁带、光盘、磁盘等形式加以保存。必要时,还可对它进行重新录制,以便于保存、使用。同时,教师还应深入研究歌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合理运用歌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