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摭谈湖北省谷城县盛康镇中心学校 鲍光成战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很多教师普遍反映,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可是现在的中学生越来越难教,上语文课更是难上加难。常常有一种怪现象: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自问自答,尤其年级越高学生配合的越差,教师感到落实新课标这一精神很困惑很无奈。给学生话语权可课堂上却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长大了虚荣心作怪不愿意回答问题呢,还是另有原因?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番调查与思考,为什么名师的课堂上学生口若悬河呢?究其关键的原因是老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从而导致优秀的学生每节课都被点名起来回答问
2、题,觉得没意思,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碍于面子观点不回答。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没引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所至。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反馈信息、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提问要因人而异。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
3、答问的信心。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法谈一下体会,以供同行参考。提问在最佳时机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选择课堂提问的时机。峻青的散文夏夜,教师在讲到“海滨漫步”这一段时,可向学生发问道: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处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回顾全文内容,思考这个涉及全文中心思想的问题。接着教师因势利导地介绍作者的生平,让学生明白:原来作者是山东省人,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情谊,作品写的是胶东半岛上的威海,当作者漫步威海海滨,看到海港美丽多姿,家乡变化翻天覆地的时候,一种强烈的热爱故乡的深情涌现于笔端
4、。这样的时机提问,恰到好处地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家的生平,不仅打破常规,而且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经解决,提问就成了马后炮,所以提问时机的把握是一个学问。提问在重点内容处。所谓的关键内容,它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重要的疑点、难点等。这些关键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或是散文中的“题眼”,或诗歌中的“诗眼”。教师处理好了这些“眼”,再分析全文,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就提出这样问题,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
5、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尾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通过研读,学生茅塞顿开,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使得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看来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在暗示主题处。在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的含义是很深的,常常隐含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有许多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题。也有些句子,字面意思一目了然,然而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还有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但联系全文
6、则有一语双关,深化主题之功效,值得品味。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处几句含义深刻就值得仔细品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师通过学习提问,并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其含义。作者用这几句话阐明了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斗争实践这样一条真理。“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意思是说不能绝对说“有”,也不能绝对说“无”,要看是否去斗争、去争取。有了美好的希望,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就等于是“无”即“无所谓有”;有了美好的希望又积极去实践,努力争取,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即“无所谓无”。作者又以“路是人走出来的”为喻,指出新的生活要靠革命的实践去
7、创造。这几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打碎旧世界、建立新生活的无比坚定的信心和彻底革命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了这几句话的深刻含义,实际上也就水到渠成理解了小说的中心思想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提问在精妙语句处。不少课文在内容上有些看起来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例如:在讲到孔乙己一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时,可抓住这句对课文起点睛作用的精妙句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大约”和“的确”两词是矛盾的,为什么鲁迅先生却又要把它们放在一句话中并列使用?它的用意是什么?这样的提问一下子挑起了矛
8、盾,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深思和解答。通过研读学生终于明白:孔乙己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他的死是无人过问的,因此,鲁迅先生用了“大约的确死了”一句作为这个悲剧的结局。那么这样的并列使用是不是矛盾呢?这句话中的“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根据孔乙己当时的遭遇,无疑可以断定他是死了,但是,他的死活无人过问,因此又用了“大约”作不肯定的假设。这正是鲁迅用语的精妙、高人之处。提问在比较对比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运用比较对比的提问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防止思维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概括取舍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
9、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教与朱元思书时,写了富春江的水急,还有山上的猿声。此时为了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我们应该把它与我们之前学的一篇课文三峡进行比较,问学生这两处的写景与抒情到底有何不同?学生对比就会明白;与朱元思书中的猿鸣是抒发了一种凄凉的情感,而三峡中的写景则是写出了一种欢快的气氛,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它以生命力。从而告诉学生景物描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这对学生将是终身受益的。提问在层层深入中。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切忌随便使用问问答答这种满堂问的方式,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这种没有选择的满堂问和简单的问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
10、的思维器官产生抑制作用。有了矛盾才有思维动力,教师在指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后,就要顺着思路逐层深入地追问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随着这样的提问逐步趋向深化。追踪提问法,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指引学生对文章曲折回旋的妙处,寻根问底,要创设问题的情境,设置解疑的条件,引导学生去冥想、深思。例如教师教荔枝蜜时,可提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开始时怎样,后来又怎样?发生思想感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一样什么东西触及了作者感情的极大颤动?为什么作者会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记叙与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不难看出,这几个问题是一个比一个深入,一
11、个比一个更接触到文章的内蕴,循着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到课文精妙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变为学习的主人。再如教读变色龙一文时,也可采用这种分层追踪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在处理狗咬人这件事上可见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对文章主题的挖掘在一系列问题深思中得以明晰。综上所述,课堂上恰到好处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备课时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有思维价值,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县盛康镇中心学校 姓 名:鲍光成 职 称:中学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