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倾斜的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逢、挽、惑、颤、浊、珍”6个生字;会写“喜、逢、墨、招、胳、膊、眯、歪、湿、透、服、微、颤、抖”14个生字,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中的“颤”字,注意占格和关键笔画“提”和最后一笔“点”;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每逢、笑眯眯、浑浊、颤抖”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一边读一边想,利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象形字“伞”。
教师询问怎么认出来的,并告诉大家这是象形字“伞”。展示一把伞。让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把( )的伞。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想什么?(课件出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 )写了外公和丹丹之间互相( )的事。
交流反馈。
2. 二读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完一个自然段,停下来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做好标记。
(1)检查指导。
出示句子1:①先指名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写了什么。
②标出“每逢”的,能不能换一个词语呢?(做批注)“挽住”,先看看“挽”是什么偏旁?说明和什么有关?做动作理解。
出示句子2:①先指名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写了什么。②标出“ 浑浊”、你发现了这个词语中的2个字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出示两个杯子,让学生观察,找出浑浊的水是哪一个杯子?结合课文理解。
③“微微一颤”,“颤”能组什么词语?出示“颤抖”一词,说一说,人或者动物在什么情况下会颤抖?观察这两个字,从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他们应该如何占格?重点指导“颤”的写法:观看“颤”的小视频,书写“颤”,并评价。
(2)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相互交流。
3. 三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分别表现的是谁对谁的关爱?请做好批注(1-5外公爱丹丹 6-8丹丹爱外公)。
交流并指导
4. 四读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两个场景。
5.出示书上的两幅图片,结合读文想象的场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幅图的内容。
6.在这两部分文字中,分别有两句简洁的话,直接的描述了两幅图上的内容,请用横线从文中把它们画出来。请同学汇报读一读: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7.读一读(齐读),并观察两幅图,说说图上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回答。看到这样的两幅画面,你的内心有什么感觉?引出最后一段,这是概括和总结,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三、拓展阅读,领会写法
教师总结:(看板书)这篇课文分别从外公爱丹丹、丹丹爱外公这两部分内容来为我们展示出暖暖的温情。那么今天老师带来的一篇小短文又是写什么,怎样写的呢?出示阅读要求,自读:
1. 课外阅读《叮咚叮咚的琴声》
2.出示象形字“爱”教师语言引导理解。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手捧一颗真挚的心,去爱每一个关爱着我们的人。
四、作业布置
1.搜集摘录有关亲情的名言2-3条,并争取能背诵下来。
2.推荐阅读《感动童心的108个故事》
五、小结:下节课,我们继续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是如
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现外公和丹丹之间互相关爱的。
板书设计:
19 倾斜的伞
外公 丹丹 (小时候 —— 不知过了多少年)
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