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现在有这种认识的人少了。这些年来,外界环境给教师的压力很大,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教师应有的职业幸福感。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复杂多变,教师的心理不断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各种各样的教师心理问题不断出现。今天,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谈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一、教师自身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对教育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中作用认识的加深,教师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变高,期望教师成为“传道授业”的知识传播者。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压力较大,部分学校双休日还要求学生补课和教师培训,整个学期教师都在紧张地工作,很少有放松
2、和调节的机会,身心疲惫。大多数教师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教育主管部门频繁组织各种检查、评比、赛课等活动,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很多教师忙于工作,忽略自身健康直到病倒在岗位上。今年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中,我校两位男教师均是脑血管病发作住院。至今,一位出院继续教课,一位在家治疗,给家庭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看看周围,教师们经常精力不济,失眠、头疼、肠胃不适,患腰椎颈椎病的很多。更重要的是很多教师患有腿部静脉曲张,反复治疗仍痛苦不堪。长此以往,一部分教师患得患失,经常担心自己会患病。二、教师职业自我认知度的减弱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项教育管理改革措施的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中,无论是
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还是教师队伍的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学校实行了教师聘任制,未竞聘上岗的要待岗、分流,也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从业压力。许多教师还在为保障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较低的收入、单调的人际关系、购房、子女消费、老人赡养等使教师们不得不为收入而低头。他们在接人待物中精打细算,却被人看不起。所有这些,让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下降。这一个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应聘教师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而男性教师越来越少;未婚女教师容易找到归宿,而未婚男教师则只能不断降低择偶要求。在日常的交流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社会地位不高,没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三、教师家庭角色
4、的不健康状况据最新资料显示: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58.1%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高达42.5%的教师常常感到疲劳,38.1%的教师处于烦躁、焦虑之中,33.8%的教师出现失眠或睡眠状态不佳,30.6%的教师觉得不安。还有的教师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我的一位同事天天晚饭就近在亲戚家里吃,晚自习结束回家就继续备课,整理教案,一直到深夜。试问,她怎么会兼顾到家庭呢?所有的这些非正常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家庭生活。他们对待老人,有心无力,难得常回去看看;对孩子有时会发脾气转
5、移压力;对配偶则是忽冷忽热,社会交往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把职业习惯带回家,在家庭生活中斤斤计较,太关注细节,引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四、教师职业“后遗症”长期的教师工作,与学生交往太多、忽略社会交往使得部分教师的性格取向单一、固化,思维意识简单,外部行为有时还会有点儿偏激,处理一些家庭或者社会问题时无法进行足够的思考,过于弱化自己,不能够妥善解决矛盾,从而令自己和家人留下遗憾。有位小学教师,在处理自己家庭和外界的经济纠纷中受到了一定身心伤害。结果她没有诉诸法律,也没有和亲戚朋友协商,最后选择了上吊自杀。这是一出悲剧,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令人叹息,也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让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从而
6、提高教师对社会生活以及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五、教师职业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形态冲突作为一名教师,从教15年,别人问我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你教什么学科?工资多少?听到答案以后,大家都会善意地点点头说:没事,你年轻。我总是觉得十分尴尬!作为教师,天天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冷暖,尤其是在封闭住读学校里,学习、生活样样要管,教师已然成了家长代理人。虽说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社会责任感强,希望在本职工作中做出成绩,但是,这种近乎理想和超负荷的角色期待,还是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身心负担。在工资待遇和社会境遇面前,教师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评价不足,离职倾向显著。社会观点总把教师和道德高尚绑架在一起,令教师时时处于尴
7、尬的状况,让教师这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六、教师职业行为中的某些不健康心理我们常见媒体曝光部分学校的个别教师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要求学生购买各种辅助读物,购买学习电脑,到指定校外辅导班补习等。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节假日要给自己问候,甚至变相索要礼品;还有个别教师急于出成绩,想出各式各样的办法体罚学生,甚至辱骂学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个别所谓师者包括学校领导侵害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伤害女学生。“校长”一词一时成为另类的代名词。七、学校中教师角色差异引起的心理问题在一所学校、一个团体里,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很多造成教师心理不平衡、不健康的问题。例如:分课多的与分课少的差
8、异、担任 主课与辅课的不平衡、考试成绩好的与落后者之间的差异、毕业班高强度工作与其他普通工作的差异、学校分配工作多少之间的差异、职称晋级之间的差异、学校考评考勤结果差异、岗位绩效工资差异、大部分教师努力付出与个别教师懒散工作的差异等。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教育,即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动起来。特别是学校,要帮助教师明确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给予教师更多的支配权,尊重教师权力,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评、验收,给教师减负;要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参加一定的拓展训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教师减压;生活中多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一定规格的医学体检,关注教师健康;要利用好工会、教代会等,广开言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强化其职业责任感;定期举办心理学培训和座谈会,针对不同性格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教师的幸福感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才会增强,学生才会有幸福感,我们的教育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