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龙岗小学 孔有好【摘要】 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从“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开展素质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和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前言】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正文】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学科,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对一个人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与发展,对于提高个人乃至全民素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21世
2、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人才,而现代社会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非常必要。 语文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仅包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与试验,体会与做法如下:一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就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要遵循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即示范性、感染性和渗透性。“示范性”是说语文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众多可以直接仿效的形象,例如课文中有专心研究炸药的瑞典诺贝尔,有急群众所急、无私奉献的周总理,有像白杨一样坚强不屈、勇于奉献的边疆工作者等各种人物。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这些形象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懂得应怎样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改造生活、创造
4、生活,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认识。 “感染性”即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培养要诉诸理性,更要诉诸情感,通过逻辑说理教育学生,通过形象感染感化学生。“渗透性”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渗透在语文教学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在语文教学之外,即要寓德育于听、说、读、写的每一项训练之中。如教军神一课,我指导学生把握好文章由“深沉”到“高亢”的感情基调的变化,朗读的基调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尤其是“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是全文的高潮处,音调必须铿锵有力,饱含深情,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节节相应,处处同步,从而唤起学生把握住课文的情感蕴涵,同时体
5、会主人公那钢铁般的意志,进而教育学生如何面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失败、挫折、伤痛等。总之,教师应以课文佳作中的真挚情感去扣动学生的心弦,以文章中的精要去启发学生的心智,以教材中的榜样形象去激励学生奋进。二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学习中,好的学习习惯会给人带来益处,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多培养学生认真听,说具体,细致地读书,喜欢动笔写的习惯。为了使小学生具备课标所规定的语言能力,有着一定的语文素养,我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朗读训练,坚持让学生熟读成诵,培养语感。特别是诗歌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把握整篇文章,多感悟、熏陶和积累。重视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接受中国优美语言文字的熏陶。培养学生
6、的学习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学习方法包括具有独立阅读课文和课外书的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必须通过实践。只有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才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首先在课前,我很重视预习工作,使学生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对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其次在课堂上,精讲,少讲,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让他们自己讨论,自己质疑解疑。三、开展素质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对提
7、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彻底摒弃那些为了应试而进行的立竿见影式大量课业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制作卡片,摘录,写读后感等,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举行各种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发展智力。例如让学生外出找春天,把你找到的春天画下来或是写下来,然后办成小报。有时组织作文兴趣小组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活动、演讲、朗诵、辩论赛的开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还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观察问题、
8、分析问题能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再者,语文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激发和个性的培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活动中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这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激发学生主体精神的起点。活动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作必要的指导,这就易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体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四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不仅要针对显示性较强的智力因素和体力因素,而且要针对不易量化的思想、心理、情感、意志等方面素质进行
9、测试;要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克服教育分数功能的绝对化,避免走入考试结果失真的误区,从而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评价体系。现在 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不再只有一个评价标准,不再是一张试卷决定一切。评价更注重的是平时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孩子有自己的成长档案带,放着孩子每个时期的语文书写、作文作品,我们评价时就看孩子是否有进步。孩子的朗读水平怎样,与人是否会交际等等,这些都是考察的内容。评价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让评价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因此,根据语文教学是一种多边的教学活动,我们必须建立如下几种多元的评价体系:(1)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10、习惯、学习方法和语文素养的评价。(2) 师生对文本的评价。(3) 师生之间评价。(4) 课堂(提问、讨论、讲解、训练)评价。(5) 检测(作业、作文、考试)评价。(6) 课外(自学,探究,活动)评价。如何将以上多元的评价体系去评估语文教育教学,如何将“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要求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操作实践层面上的创新,需要我们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需要我们合理运用评价体系,多方位多角度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化的语文教学改革,是我们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才能使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 刘雪如“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思考广州教学研究2005年12月15日总第372期2、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