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一、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数学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它对数学教材、数学教育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灵魂。二、课程标准的特点:(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 (2)突破学科中心 (3)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 4)加强评价改革的指导 (5)拓展课程实施空间三、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
2、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运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考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
3、的重要方式。(4)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
4、心。(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四、标准的前言部分:(1)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是数学?数学的作用是什么?答: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与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用:基本理
5、念第二点(2)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是什么意思?答: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理念中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评价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均有新的要求,请问是哪些,你在教学活动中打算怎样实施?答:见理念3-6五、程标准设计思路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标准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了几个学段?怎样划分的?它的依据是什么?答:为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课程标准全盘考虑九年的教学内容,将时间划分了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2、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有哪些?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有哪些
6、?答:刻画知识、技能目标动词有:“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的目标动词有:“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3、四个学习领域、六个学习内容分别指的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答: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 六个学习内容:数感、 符号、 空间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六、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的学习1、数学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与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答:总目标(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能
7、力。(2)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者之间的关系答: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从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七、标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四
8、个领域各自涉及的内容及作用答:(1)“数与代数”包括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他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3)“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4)“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
9、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八、标准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4)应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5)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2、评价建议(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4)评价主体和方法要多样化(
10、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第二部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一、编写的指导思想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标准的教学目标,参照标准中的编写建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编写教材。3、正确处理数学、社会、学生三者的关系,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式,关注社会进步的需求,更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着
11、眼于学生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遵循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师生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科书特色这套教科书注重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使教科书成为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1)重视科学、关注文化;(2)注重基础、返璞归真;(3)注重思想、立足发展2、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贴近生活、注重过程;(2)发展思维、引导探索;(3)精编问题、创设
12、情形3、改进教科书呈现形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1)改进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2)注重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手段三、对体系结构的一些说明1、“数与代数”领域中主要是最基本的数、式、方程(及不等式)和函数的内容,编排较人教版的变化(1)在注意知识的纵向逻辑结构的前提下,突出重点,适当精简整合。(2)螺旋式上升地呈现重要的概念和思想,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3)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突出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2、“空间与图形”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变换”、“图形与推理”等的编排变化(1)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各部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2)循序渐进的培养推理
13、能力,做好由实验几何到证明几何的过渡。3、“统计与概率”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套教科书(7-9年级)将它分专题编排为四章,依次安排在三个年级。编排特点:(1)侧重于统计和概率中蕴含的基本思想(2)注重实际,发挥案例的典型性(3)注意与前面学段的衔接、持续的发展提高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与前三个领域有密切的联系而又具有综合性四、本套教科书的体系(内容指南第16页)第三部分 教学策略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教学改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数学的教学策略受教育思想支配、受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制约一、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14、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数学教学策略1、开放式教学法:指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1)教学形式开放;(2)教学内容开放;(3)教学结构开放2、探索式教学法:指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情境性、目标性、自主性、活动性。3、互动式教学法:指“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的重要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
15、教学互动的方式,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主体参与、情境交融、人际合作、教学相辅。三、学生学习策略1、探究性学习策略指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集体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索活动;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2、合作学习策略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
16、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合作精神;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增加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之间的多种方式的互动;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组讨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3、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是学生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争取那些促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为自己作出奖赏和惩
17、罚,以利于积极地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对初中来说,重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2011-09-13 22:05:42)编辑删除标签:杂谈一、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数学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它对数学教材、数学教育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灵魂。二、课程标准的特点:(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 (2)突破学科中心 (3)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 4)加强评价改革的指导 (5)拓展课程实施空间三、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
18、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运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考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9、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
20、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四、标准的前言部分:(1)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是数学?数学的作用是什么?答:
21、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与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用:基本理念第二点(2)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是什么意思?答: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理念中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评价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均有新的要求,请问是哪些,你在教学活动中打算怎样实施?答:见理念3-6五、程标准设计思路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标准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了几个学段?怎样划分的?它的依据是什么?答:为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课程标准全盘考虑九年的教学内容,将时间划分了三个
22、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2、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有哪些?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有哪些?答:刻画知识、技能目标动词有:“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的目标动词有:“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3、四个学习领域、六个学习内容分别指的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答: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 六个学习内容:数感、 符号、 空间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六、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的学习1、数学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与大纲相
23、比有什么变化?答:总目标(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能力。(2)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者之间的关系答: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的。其中
24、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从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七、标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四个领域各自涉及的内容及作用答:(1)“数与代数”包括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他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3)“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
25、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4)“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八、标准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4)应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5)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2、评价建
26、议(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4)评价主体和方法要多样化(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第二部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一、编写的指导思想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标准的教学目标,参照标准中的编写建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教
27、学改革的实际出发编写教材。3、正确处理数学、社会、学生三者的关系,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式,关注社会进步的需求,更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遵循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师生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科书特色这套教科书注重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使教科书成为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1)重视科学、关注文化;(2)注重基础、返璞
28、归真;(3)注重思想、立足发展2、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贴近生活、注重过程;(2)发展思维、引导探索;(3)精编问题、创设情形3、改进教科书呈现形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1)改进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2)注重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手段三、对体系结构的一些说明1、“数与代数”领域中主要是最基本的数、式、方程(及不等式)和函数的内容,编排较人教版的变化(1)在注意知识的纵向逻辑结构的前提下,突出重点,适当精简整合。(2)螺旋式上升地呈现重要的概念和思想,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3)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突出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2、“空间与图形”包括“图形的认识
29、”、“图形与坐标”、“图形与变换”、“图形与推理”等的编排变化(1)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各部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2)循序渐进的培养推理能力,做好由实验几何到证明几何的过渡。3、“统计与概率”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套教科书(7-9年级)将它分专题编排为四章,依次安排在三个年级。编排特点:(1)侧重于统计和概率中蕴含的基本思想(2)注重实际,发挥案例的典型性(3)注意与前面学段的衔接、持续的发展提高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与前三个领域有密切的联系而又具有综合性四、本套教科书的体系(内容指南第16页)第三部分 教学策略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教学改革、搞好数学
30、教学的根本保证。数学的教学策略受教育思想支配、受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制约一、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数学教学策略1、开放式教学法:指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1)教学形式开放;(2)教学内容开放;(3)教学结构开放2、探索式教学法:指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情境性、目标性、自主性、活动性。3、互动式教学法:指“把
31、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的重要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主体参与、情境交融、人际合作、教学相辅。三、学生学习策略1、探究性学习策略指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集体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索活动;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
32、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2、合作学习策略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合作精神;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增加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之间的多种方式的互动;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组讨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3、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是学生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争取那些促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为自己作出奖赏和惩罚,以利于积极地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对初中来说,重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