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七(2)班 夏冰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就期末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下:一、试卷结构 本卷参照中考题型,由四部分组成(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是活学语言(共8分),包含对联完善、文字辨析及文从字顺三个方面考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技能;第二部分是感知经典(共12分),考查了名著阅读、诗词仿写创作及分析等;第三部分是深度阅读(40分),包含古文阅读、时文阅读、亲情阅读;第四部分是情感拓展(40),从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题目极其新颖,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整套试卷
2、,试题以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为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际能力运用,并进行极大的迁移,对初一学生在本学期内语文素养形成作阶段性诊断。综上所述,本次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阅读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考情分析 本班有54名学生,其中考试成绩在八十分以上的学生有4人,七十分到八十分的学生有23人,六十分到七十分的学生有19人,六十分以下的有8人,不及格人数低于以前考试的人数。其中进步大的学生比较多,大多是从不及格到及格,也有部分应该考及格的学生阅读做的较差没有考出平时的水平。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活学语言方面 文化典故把
3、握较好,但书写欠佳,学生缺乏背诵积累,名著导读缺乏对片段的分析。(二)、感知经典方面1、伊索寓言耳熟能详,接触较多,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但是对故事深层意义上的把握较少,对于“故事浅显”这一错误论断缺乏了解,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发挥了创作能力。2、诗歌仿写创作题目新颖独特,考查语文理解和运用能力,部分学生读题不清,思考不明,直接写的是冰心的诗,失分较多。(三)深度阅读方面 1、文言文阅读题中词语解释与选择题答题情况较好。而句子翻译题中却有一小部分学生答得很不规范,主要问题有:知道句子的大概意思,但不能扣住原句字词特别是重点字词来答,不符合翻译的要求;标点符号书写随意。可见,对于学习后进生来说,
4、教他们如何规范答题是非常重要的,起始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更应注重答题规范性的养成。而这一点也与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程度有关,所以,教学生翻译前要先教学生如何解释字词。 2、时文阅读题的答题两极分化情况严重。题中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一题完成得较好。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不足的是,有很多学生虽然能够理解却并不能够简洁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所以,答题中便出现了许多不能完整得分的答案。亲情阅读母爱的脉搏得分不高,14分的题大部分同学是个位数的得分。说明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够深入,这提醒了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也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静心而投入地理解课外语段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四)情感
5、拓展方面 1、本次测试采用全命题和半命题相结合的形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针对性较强,生活气息较浓。学生相对“有话可说”,体现了“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学生答题情况总体来说,这次测试优秀作文不多,但是有几点值得肯定,值得其他学生借鉴学习的。如选材角度均能从生活实际中来,均能因事因人有所感,充分体现“作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作文来源于内心的体悟。”特别是能选择与自己最为密切的事与人来写,善于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富有生活气息。
6、个别学生的语言使用灵活自如,能有个性地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本次测试也出现一部分书写潦草、语不伦次、辞不达意、结构混乱、文体不清的作文来。具体表现为:书写问题仍是老大难。虽然本次测试学生均能按规定使用0.5mm签字笔,几乎无人使用涂改液了,也很少有人用胶纸反复“撕薄”考卷来改错了,卷面相对于期中有了明显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大量书写潦草,随意性强,乱涂乱画等作文。看来书法仍是今后必须面临的重点问题。选题与审题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学生偏离了题目的意图,审题不清,理解不透,选材偏离题意,出现材料与题意对不上号。选材内容过于简单化。叙述事情与刻划人物方法简单,事情没有完整性,没有具体的描写叙述,无法来
7、表现人物内心感受。个别学生满足简单叙述,乱抒情议论等,造成人物形象单薄无力,内容过于简化,无法感染读者。选材较为陈旧,没有较为新颖的事情。结构层次有待训练。有些学生过分注重形式,个别学生用“散文式”的写法,虽然结构明显,但是内容空洞。仅简单地反复出现“我高兴,我是一名初中生”这样的句子来表明自己的结构层次,而忽视表明自己心理或者感情变化的过程,或者用事情发展变化过程来组合文章。每部分之间的衔接过于突然,欠缺自然过渡的言语,造成段与段之间关系过于“生硬”。语言表达过于肤浅。对于初一年的学生语言表达要求并不高,但是如何提高表达水平,确实值得下功夫。纵观本次测试学生的作文情况,几乎很少发现学生能恰当
8、使用初一年所学的词语,或者句式,显然常用词语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学生或教师对于词语教学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的。当然,我们不无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学生因种种读书环境的影响下,语言表达低水平状况是相当严重的。四、今后工作措施 1、坚持“基础训练不可动摇”。无论是书写,还是背写默诵,还是大量的阅读,还是口语表达,还是名著导读与积累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不论是对于增加语基积累,或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还是对于优化学生作文,都至关重要。 2、注重指导,注重实效。如日记与摘抄,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摘抄过程中,应该适当进行指导与评价,及时处理学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
9、样的摘抄才有可能影响作文写作。因此,绝不让任何一件提出来的事情成为一句空话,或者流于形式。从初一年开始就应该形成“效率”意识。 3、坚持“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指导。特别是从文本中引导总结作者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思路、写作选材的用意、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特点等,都应该成为总结的重点,并且能适时加以课堂专题训练,以提高“用”的能力与水平。而在作文教学中,亦应教会学生将写作方法的运用与对他人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 4、无功利性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开展大量的语文学科活动,积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善于总结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善于总结与整理自己的情感,在大量语文活动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爱与憎,真正成为一个“读书人”!2015年2月1日 夏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