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董 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艰苦劳动,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上好语文阅读课,就必须在备课中重视教学设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 设计好训练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训练,培养语文能力,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四个方面的任务。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泛。然而一堂课只有45分钟,课堂训练既照顾不了方方面面,也不必面面俱到。若贪多求全,就会造成训练力度不够,课堂教学效果势必投入大,收益少。因此
2、语文课堂教学应选择少而精的训练点加强训练,做到训练一点,掌握一点,巩固一点。怎样才能选好训练点呢?一是钻研教材,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等。二是要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接受能力、生活实际和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确定训练点,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把力使在点子上,强化训练。这样,因文施教,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有的放矢,效果当然好。二、 设计好教学思路(教路)教学思路也叫教学过程或教学步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要做到清晰、有条理,又要因文而异。所谓有条理就是科学地安排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路清晰,条理性强,课堂程序才不紊乱,学生才能“遵路识真”
3、,对学习的内容获得系统性的认识。所谓因文而异就是要不拘一格,随文应变。若教学思路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学生就抄了老师的教路。教师未教学生先知,引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听课精力就不集中,老师的良苦用心就会事倍功半。因此,灵活地设计好教学思路是增强课堂双边活动的关键。一般常见的教学思路有顺式,递进式,跳跃式。顺式是按课文内容的顺序教学的方式,这是常规的教学思路;递进式是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逆向教学的方式;跳跃式是从课文中抽出某一内容先教,后教其他内容的方式,如少年闰土一文就完全可以运用跳跃式来教学。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思路,这要视教材的特点而设计。经常变换教学思路,就可以避免学生思
4、维定势,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以利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三、 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学路)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得法,能使学生以“爱学乐学”作舟,达到“学会会学”的彼岸。可见,设计好教法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恰到好处的有效途径。然而教学方法很多,有直观法、谈话法、讲读法、读书法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如读写结合法、情境教学法等。在教法家族中教法的选用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突出特点,体现风格,方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是为了不需教”。遵循叶老这一教学思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
5、学习方法。因此每一节课都必须在设计好教法的同时设计好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一)、引导学生从教法中悟出学法。教师是依照一定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到了一个段落,老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反顾教学过程,努力帮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法,使学生从教法中悟出学法,实现教法与学法互通,互融,互补。 (二)、引导学生在学法中提高自学能力。学生掌握了学法以后,老师要善于实现学法迁移,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求得知。其间,老师只在学法的疑难之处作提示、点拨,让学生自行矫正,不断完善学法。依次,持之以恒,以教法带学法,实现学法与教法同步,教、学并举,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能力。 四、设
6、计好板书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好的板书能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课文思想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等,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因而,要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注意板书的方式、方法的设计。一般来说,常用的板书形式有提纲式、图示式、结构式、对比式、表格式等。选择什么样的板书形式,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因文而定。若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为作文服务,可采用结构式;若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可采用提纲式。当然,板书的设计有时也会因人而异,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设计的板书也会不同。但板书不管怎样设计,出发点和目的都应一致,就是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心,便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总之,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选择不同的教法,以饱满的热情教书育人,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指导下,学生定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