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新店小学 李群青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句。 3、体会“学无止境”的含义,激发探索祖国文化的兴趣。重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句。难点:体会“学无止境”的含义,激发探索祖国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吗?那拜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2、明确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引出过程:孔子是怎么拜师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孔子,了解他拜
2、师的经过。二、 品读课文,了解品行(一)艰辛求学图 孔子的家在曲阜,老子则住在洛阳,这上千里的求学之路,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呢?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用“-”划出描写孔子求学路上的句子。2、自由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品读词句(1)风餐露宿想象一下,孔子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会遇到什么情况呢?(2)日夜兼程为什么孔子要不分日夜地赶路呢?联系实际说话。(3)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终于”一词体会到了什么?1、感情朗读,读出求学路上的艰苦,读出求学的急切之情。2、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二)谦虚拜师图历尽千辛万苦,熬过无数个日夜,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城外,遇见老师的孔子又会怎么说怎么做
3、呢?1、自由读第2自然段,圈出孔子的动作,划出孔子的语言。2、交流所画的句子。3、联系上下文,研究两次行礼。(1)研读第一次行礼,体会知礼读一读“上前行礼”之前的句子,体会一下,孔子为什么行礼?感情朗读句子“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师生合作读。小结方法:联系上下文。(2)研读第二次行礼,体会谦虚。为什么孔子要再次行礼呢?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同桌共学。同桌共学。当老子夸奖孔子学问不比自己差时,孔子很谦虚,这是谦虚之礼。朗读孔子的语言。4、联系生活,体会“学无止境“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可以概括成一个四字词语学无止境。请同学们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生活中有什么不懂的知识吗?采访老师。
4、感情朗读句子。(三)勤奋好学图老子收下了孔子这个学生,孔子又是怎么学习的呢?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2、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子呢?三、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走近了孔子,了解了他拜老子为师的过程,我们看到了他艰辛求学的路途,看到了他谦虚拜师的情景,感受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德,历史上关于孔子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其中一个。1、师讲述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说说听了之后的感受。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收录在论语这本书里,书中孔子的名言还有很多,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每一句名言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走进论语,亲近孔子,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