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梳理知识】一、洋务运动(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起止时间:世纪60-90年代。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代表:中央为奕;地方为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特点:通过从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6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蕃、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八上P28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器房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
2、布局和汉阳铁厂。八上P29()从年代中期到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八上P29()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八上P298、结果:失败。失败的标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9、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2)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八上P30()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评价:A、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B、积极性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二、戊戌变法(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3、维新派的主要活动:()1895年春,“公车上书”请求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万国公报中外纪闻(3)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八上P32-333、特点:通过改革从政治
4、方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来发展资本主义和摆脱民族危机。4、实施:百日维新 八上P33(1)起止时间:1898年6月到9月。(2)主要内容及其作用: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最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思想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军事力量)(3)结果: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壮烈牺牲。)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时务报5、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5、1)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2)影响:积极性:戊戌变法引进西学理论,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启发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因而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性:它没有实现救图存的愿望,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6、失败的原因:A、主观原因:因为在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B、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镇压维新变法运动。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与中山装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八上P36-37(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
6、命团体兴中会民报(2)创立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机关报:民报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将此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兴中会旧址(3)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失败后,又领导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2、概念: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因为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八上P373、特点:通过革命的方式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民主共和制)来发展资本
7、主义和挽救民主危机。4、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八上P385、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失败)八上P38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6、历史意义:八上P38(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2)积极性: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中国人民生活观念和社会习俗的更新。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局限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
8、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7、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决裂,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新军。(2)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1、中华民国元年是哪一年?1949年民国多少年?1912年;38年。中华民国纪年的计算公式:民国某某年+1911年=公元某某年;或 公元某某年1911年=民国某某年。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1)成功的说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说它是成功的。(2)失败的说法:辛亥革命最终
9、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而且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此说它是失败的。青年杂志四、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新青年1、背景: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但袁世凯仍然尊奉孔教,维护独裁和专制。八上P40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2、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阵地:新青年。八上P40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口号(旗帜):民主和科学。八上P404、特点: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来进行反封建斗争。5、主要内容 八上P41-42
10、(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主义。如: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这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宣扬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6、评价(影响):八上P42(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积极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1、创造了条件。(3)消极影响: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明确考纲】1、识记 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八上P47-48);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八上P50-52); 了解南昌起义(八上P54); 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八上P55-56);2、理解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八上P46-47); 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八上P59-62)。【梳理知识】一、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前期在北京,后期
12、转移到上海。2、先锋队:青年学生 3、主力军:前期是青年学生,后期(6月初以后)是工人。4、主要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保卫青岛。八上P46-47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五四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5、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理由:它只是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作出让步,实现当时运动的目标。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6、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
13、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八上P478、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又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八上P47-491、条件:(1)阶级条件: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其奠定阶级基础。(2)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其奠定思想基础。(3)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其奠定组织基础。 中共“一大”旧址浙江 中共“一大”旧址嘉兴南湖游船 上海法租界2、标志:“一大”的召开。八上P47(1)时间、地点:1921 年7月23日;最先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
14、游船上。(2)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3)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八上P48(4)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上P48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八上P49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黄埔军校 周恩来三、黄埔军校的建立 八上P501、时间:19
15、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后来是周恩来 。2、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四、北伐胜利进军 八上P51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八上P512、时间:1926年7月。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和湖北。八上P515、路线:先北上两湖地区打败吴佩孚,再挥师东进打败孙传芳,最后北上打败张作霖。八上P516、结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八上P52 南昌起义五、南昌起义 八上P54 1927年8月1日,南昌,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1、结果
16、:南下广东受挫,转战湘南。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六、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 八上P55 结果:毛泽东率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八上P55七、井冈山会师 八上P56 1928年4月,井冈山。1、双方领导人:朱德、陈毅和毛泽东。2、结果: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3、意义: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八、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重大事件的意义:八上P56最后一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17、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九、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和启示1、意义: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2、启示:革命和经济建设,都应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十、红军长征: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起止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出发地:中央革命根据地。3、经过:(1)湘江战役,突破敌人四
18、道封锁线,损失惨重。八上P59(2)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八上P59(3)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结果: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八上P60(4)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巢计划;八上P60(5)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八上P60(6)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进入甘肃、陕西。八上P60(7)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宁革
19、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八上P60(8)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八上P62 红军强渡的泸定铁索桥 遵义会议旧址 红军长征途中吃的野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4、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八上P625、胜利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红军战士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3)红军战士英勇善战;(4)国民党内部矛盾复杂;等等。(5)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6、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1
20、)恶劣的自然环境。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红军歌谣(2)敌人的围追堵截。(4)党内错误路线的阻挠: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路线。(5)物质严重匮乏。(6)复杂的民族关系。7、长征精神:(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
21、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明确考纲】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识记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八上P70-71); 了解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八上P74-75)。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八上P76-77)。 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八上P79-80)。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八上P83)。2、理解 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八上
22、P71-72);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八上P84活动与探究)。【梳理知识】一、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沈阳1、背景: 日军占领沈阳(1)国际: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日本也不例外;(2)国内:蒋介石正忙于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3、大致经过:八上P70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北大营东北三省沦陷。4、结果:东北三省沦陷。5、各方面的反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实行绝对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寇;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抗
23、击日寇侵略。八上P706、影响: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西安文化日报报导西安事变的消息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背景: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蒋介石拒绝接受。八上P712、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结果:和平解决。八上P71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八上P72三、全面抗战爆发:卢沟桥事变 八上P75 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 中国守军血战卢沟桥1、结果:平津沦陷。2、影响:卢
24、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四、日军暴行:南京大屠杀 八上P76-77 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1、概况: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2、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必须勿忘国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同时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日本则要主动承认战争罪行,赢得亚洲各国人民的谅解,以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 日军砍杀南京青年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作刀靶练习刺杀 五、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战前
25、线。六、中国军民的抵抗:(一)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李宗仁 八上P79-801、结果:歼敌1万余人。彭德怀视察前线 中国守军守卫台儿庄 李宗仁2、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八上P80-811940年8月,华北,彭德怀,八路军,历时3个半月。(1)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 (2)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3)战绩: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拨掉据点3个半月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个(4)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9月2日日本政府 9月9日,
26、侵华日军总司令向盟国递交投降书 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七、抗日战争的胜利:1、背景:1944-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的抗日军民进入大反攻。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3、日本向盟军投降:1945年9月2日。4、日本向中国投降:1945年9月9日。5、台湾回归祖国:1945年10月25日。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性质: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27、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主观原因(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的路线。(2)客观原因: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和国际友人的支援。(3)其他原因: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得到国内外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支援。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给我们的启示:(1)正义的斗争必将取得胜利,为了对付民族敌人,不同阶级和阶层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战胜敌人。(2)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3)侵略者注定要失败,没有好下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