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属的性质》教学设计
重庆第四十八中学 张学琴
一、目标设置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金属钠与水、氧气的反应)。
2. 能力目标:通过对金属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进行学习。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进行学习,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出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三、教学流程
引发动机→师生合作探究→达成共识→巩固提高
四、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它就是金属钠(同时展示金属钠)
观察金属钠,聆听、思考
开门见山,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
【课程讲解】
在初中,我们分析金属的性质都会提到金属的活泼性,那么钠又是如何呢?
(过渡)
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金属钠的活泼性到底如何?
实验探究1:
用刀切开金属钠,引导学生认识金属钠的“真实面目”
(学生实验)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强调:安全性、黄豆粒大小的钠块、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请描述一下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过渡)
我们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提问)
通过探究1,请从下面几个方面总结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问题提出)
1.金属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
2.如果你们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你们如何去验证它们呢?
(演示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结论)
2Na+2H2O==2NaOH+ H2↑
(过渡)
金属钠可以与水剧烈反应,那金属钠可以和氧气这样的非金属反应吗?(展示探究1中的切开的金属钠断面的颜色,让学生到黑板上用方程式写出变色的原因)
探究2: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演示实验)
金属钠与氧气中并加热
(提问)
总结出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及结论(点出: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其产物也有可能不同)
(小结)
金属钠的性质活泼可以与水、氧气反应
(过渡)
请同学生们看书P8的内容并回答:
研究物质性质时有哪几种主要的方法?我们今天在研究金属钠的性质时,用到了哪些基本方法了呢?
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金属钠的颜色
组内分工
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组间交流
积极思考并回答
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思考并回答
观察、聆听、思考
记录
聆听、思考
回答问题
观察、思考
思考、讨论
理解、记忆
看书、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交流使学生相互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加深理解,并记忆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它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再现,加深理解
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感知这四种基本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忆、思考
再现本节课主要学习过程
【作业】(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