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
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宪法和法律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6、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7、我国采取的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普遍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8、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听证于民的目的在于决策利民。
9、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10、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机关,不是国家机关。
11、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12、有序和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是法律和规则。
13、一个政府能否具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14、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表现在: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5、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6、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政府为公民提供求助、投诉的法律途径。
17、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上级行政机关、监察、审计、法制部门)的监督。
1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19、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石。
20、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体)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2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适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22、我国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23、人民政协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4、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25、民族自治地方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2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27、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28、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最重要的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9、一国可以自由的修改宪法、变更政体,内政外交不受他国干涉,这是主权国家的独立权;
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这是主权国家的平等权;
国家有权进行国防建设,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这是主权国家的自卫权;
对公民(包括侨民)和物(驻外的使馆)的管理、保护,是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30、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