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材分析 “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地发挥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月是故乡明”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通过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交流和修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这次想象作文与中年级的想象作文有所不同,不但照样有想
2、象合理、大胆、丰富的要求,而且需尝试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表达感情的方法。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是学生由学习段过渡到篇的衔接阶段,是学习写篇的起步阶段。设计思路 想象作文是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但又能不拘泥于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一概神化,要么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还有不知道这类作文的写法。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得到。所以,此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本设计着重从此入手,运用多媒体、各
3、种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范例指导引领,让学生的想象更具体更生动,克服想象的空洞,泛泛而谈。促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想象,使学生言之有物:再以在板画中游历,想象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贯穿回家乡的所见所闻,以此表现家乡的变化,使学生言之有序:最后,指导文章多种开头的方法及多种结尾的方法,使学生言之有情。教学要求1.学习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请学生策划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活动可采取朗读、演唱等形式。2.想象作文,围绕“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的习作。3.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1.口语交际在确立好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之后,根据活动内容讨论后动的形式,学生在课下分头准
4、备,开展活动。2.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3.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教学课时两课时习作指导一 诗词导入(一)、师背诵回乡偶书,让学生猜作者是谁,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师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指名说作者谁贺知章。老师:这首诗写了作者离家几十年后重回故乡,看到故乡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跟回忆中的一点儿也不一样了,小孩子们则根本不认识他。师引: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将是怎样的景象吗?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
5、样的情景呢?指名交流各自的畅想,1-3名,师肯定学生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心中未来里的故乡。(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请同学语文课堂36页的习作要求,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1.指名说说习作有哪些要求。(1-2名,学生如果说不完整,老师做相应的补充。)习作有四点信息:?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强调指出写法。在本组课文章中,作者都是怎样表达对家长的思念和眷恋之情的?指名让分别说:5古诗词三首-1、写景抒情;2、叙事抒情
6、;3、融写景叙事为一体;6梅花魂-寄情于物;7桂花雨寄情于事;8小桥流水人家寄情于景,等采用了什么方法表达情感的?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
7、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三 确定选材,指导习作老师分步指导:思路是重回故乡,再见亲人。(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开头是至关重要的。师引:假设情境“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孩子们,你们多久没回了?这次回来干什么呢?让学生假想自己回故乡时的情形:如:1、学业有成,因忙碌久未回家,思念家人回乡,或引用诗词、词语点明主题。2、接到同学邀请回来,可以是同学聚会、投资、为同学公司剪彩等;3、参加家乡的一些活动顺道回乡或带朋友回参观家乡等等回乡;4、可以的做梦的形式描述回乡的情形等等。让学生动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适时指名让汇报自己与从不同的开头,及
8、时评价。(二)想象合理,介绍有序,重点突出, 主题鲜明。师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后家乡的巨大化,有侧重的切入自己要写的内容。要求:想象合理,思路清晰,要有详有略,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写具体,其他景物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结合板书继续写作如:A组重点写人的变化,B组重点写环境的变化(三)结尾:表达情感(点明中心)-抒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二十年后回故乡环境变化:公园、学校、医院、街道、商场、河流等人的变化:吃、穿、用、精神面貌、性格、言行、生活状况、职业等文章的框架:如:重回故乡,再见亲人。一 开门见山,重回故乡。 在什么情况下与亲人相见二 亲人重见 亲人的变化(家、相貌、
9、生活) (重点) 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三 表达情感。(点明中心)四 完成习作,学会修改五、总结收获,引向课外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展望描绘了二十年后心中家乡的美好前景,我们应在这份憧憬之中更加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我们的家乡的明天出一份力量。评析: 范文:二十年后回故乡 (开头)“故乡的山,故乡的云”一首故乡,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暑假,我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日夜思念的故乡。 8.3日,我坐上大客车,踏上了离别20多年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足足做了16个小时的车,
10、下车来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瞧着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除了街道后方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我来到农市府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象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支随风飘动着
1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 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同学们的娱乐场所。两排绿树成阴,像两支强壮的队伍在听从命令。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枇杷树,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种下来的,枇杷树每年结满了果实,师生品尝时忘不了夸我几句。旁边还有许多的小草和同学们的欢笑陪伴着它,让它不会觉得孤独。同学们有的在那里跳绳,有的在那里玩游戏,有的在那里聊天,同学们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在草地上休息、睡觉。让同学们的下课十分钟是多姿多彩的。走到校园时,我也不免想起上小学时,常常与同学们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哭哭闹闹的情景。 我不但热爱家乡,而且还时常问候家乡的父老乡亲。去年家乡遭遇百年一遇的大雪灾,我特别捐献3000元给家乡的人民。虽然3000元是微不足道,但是我有一颗挂念家乡父老的心。 (结尾)“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美丽的歌曲,只是它听起来不再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