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给予是快乐的引发的教学思考德江县枫香溪镇上坝小学 肖娟孔子说过,学习起于思考,而思考源于质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现实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起源于现实,又反映着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辨认是非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美好面,还应该让孩子们知道社会的多面性。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
2、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教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前夜,保罗不经意间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很短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这种震撼心灵的力量,远远超出了自己拥有车(即物质)的喜悦,使他深深体会到精神上的收获远比物质上的付出值更能震撼人心,从而体会出“给予是快乐的”。课文题目“给予是快乐的”,会引起学生大胆的质疑,教师应从学生的质疑着手,敢于面对学生提出的现实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正确理解现实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以便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变化。片断一:师:同学们看到题目“给予是快乐的”你们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我们平时是得到别
3、人给的东西才感到快乐啊 !生:我们什么都没有,能给别人什么呢? 生:课文中他给了别人什么东西会快乐,难道是不好的东西?生:我预习了课文,原来是保罗看到男孩送他弟弟圣诞礼物,而自己感到帮助他们是快乐的事情。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课文,通过课文来理解你们的问题吧。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师:你们一定对自己的问题有新的认识了吧。 生:老师,我知道了,原来他给予弟弟车,弟弟快乐了,他就快乐了。所以给予是快乐的。男孩有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生:我感到,虽然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我们有好的品质,可以给别人带来希望。带来精神上的东西。生:原来男孩给的不
4、是坏东西,是圣诞礼物,他真好。我认为男孩希望自己能当一个送车给弟弟的哥哥,他心里只想着给别人快乐。 师:同学们,我真佩服你们,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通过你们的回答,老师体会到我们要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我们的生活中的疑问。【反思】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环节,学生对题目的质疑出乎了我的意料,没有答出“我希望”的答案,这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课文的情感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与生活实际挂钩,四年级的学生说出的都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只体会过爸爸妈妈
5、买新衣服给钱时很快乐,老师表扬时很快乐他们没有体会过给别人东西是快乐的。因此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这样问题时,老师难道说他们不对吗?相反不但不能,还要急时肯定。肯定他们的生活很真实。 甘地夫人讲过,教育是陶冶身心,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是从学校和课本知识中所得不到的。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应该结合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社会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只教会学生付出一味的给予。让他们明白取舍的道理,属于自己的要珍惜,要义不容辞的得到,是别人的应该毫不犹豫的给别人。片断二: 师:他们三个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有些什么让他们“难忘”呢? 生:小
6、弟弟坐上这么漂亮的车,他得到了坐车的机会让他难忘。 生:小男孩因为保罗帮自己实现了给弟弟送圣诞礼物的愿望而感到难忘。生:我觉得在那天晚上小男孩受到了别人的称赞,他觉得自己当好了一个哥哥,他很难忘。 师:保罗呢?对于他来说,这个夜晚为什么那样难忘? 生:保罗因为让小男孩和他弟弟实现了坐车兜风的愿望,他感到这个夜晚很难忘。生:我觉得保罗从小男孩身上学到了要给别人快乐,自己才会快乐,他懂得了给予物质帮助,但收获的是快乐的道理,所以这个夜晚对他来说很难忘。 师:同学们的理解太精彩了,那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夜晚,他们在一起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对他们每个人来说,经历了生命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刻。同学们,你们
7、有让自己难忘的事吗? 生:我帮助奶奶干农活,我很难忘。 生:我第一次给爷爷奶奶洗衣服做饭,让他们可以多休息一会儿,我觉得难忘。 生:我把校园的垃圾捡了,让校园更美丽,是件难忘的事,我也很快乐。师: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多给予别人一份帮助,我们虽然给了别人的帮助,当别人感谢我们时,我们也就获得了一份真正的快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在学生的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而我们教
8、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使之慢慢滋生起来,强壮起来。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文本和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也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这种积累到的知识应用与实践。从而让学生从实践中检验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教学时,是决不能脱离现实的,我们在书本上只一味的教育学生社会的美好面,而忽视社会现实的引导。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的复杂社会越来越多,当他们发现社会现实与自己书本上学习到的不一样,这时,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就无法适应。所以社会中才频频出现让人痛心的高材生跳楼自杀这样的悲凉事件。社会有好有坏,我们教育学生美好社会的同时,也应该告知学生社会的另外一面。这样他们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在社会中做到从容生活。从以上两处反思中可看出,语文,不仅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的美好人性,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社会的两面性。只有学会灵活的应用知识,知识才能成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