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生活的美好带进语文课堂 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陈美芳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 ,教师如果能把把生活的美好带进语文课堂,课堂也就会变得美好起来,充满了浓浓的生活趣味! 下面,我就以鞋这一课的教学具体谈一谈我的做法。 首先来看课题“鞋”,再品味课文,我们会发现课文内容看似写“鞋”,实则以“鞋”写家,以家人脱鞋和鞋子摆在一起的最平常、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为素材,表现出家的温暖、自在和宁静。所以,教学本课,我就定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家、家人和家人穿的鞋,把学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上出浓浓的生活趣味。 第一节“我回家,把鞋脱下,妈妈回家,把鞋脱下,哥哥、爸爸回家,也都把鞋脱下
2、。”本节诗,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回家脱鞋的非常普通的生活场景,而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看似普通的场景下包含的不普通家是让人放松、开心、温暖的地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你们回家把鞋脱了放在哪里?问题一出,很多孩子都举手,课堂氛围很是轻松。2、引导学生体会“家”让人放松、愉悦。设置问题:把鞋脱了后,你们有什么感觉?很多孩子都说很舒服,指的都是脚很舒服,还没有上升到身心放松的层次。于是,我追问:你们除了感觉到小脚舒服,还有哪里也很舒服呢?学生愣住了。我提示:把鞋一脱,坐到沙发上,有什么感觉呢?有学生答身体很放松,有的学生答很开心。我马上予以肯定
3、:对,家就是一个令人身心愉悦、放松的地方!然后,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们很开心、很松弛地去读读第一节诗。 第二节“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本节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和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中发生的事的场景,感受家的温暖。教学中,我又是这样设计的:1、同样联系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家人的鞋子的大小和颜色呢?同桌间先交流下。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致勃勃地交流起来。2、引导学生体会“家”让人感到温暖。设置问题: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还有谁和谁是一家人呢?孩子们都知道是爸爸、妈妈和自己。接着,我引导学生用表演法体会“
4、依偎”的意思,并让他们联系生活,想想自己和谁依偎在一起,有什么感觉。设置问题:你们和谁依偎在一起,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的回答大多是爸爸和妈妈,感觉很温暖、很幸福。我继续追问:你们和爸爸或者妈妈依偎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多数是爸爸、妈妈问他们在学校一天的情况,开不开心,内容比较单一。我适时启发:有没有把不开心的事跟爸爸妈妈说过呢?说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孩子们回答心里舒服多了。我接着引导:瞧,都是父母亲在关心你们,你们也要关心父母,问问他们工作累不累、辛不辛苦,还可以向父母了解新闻要事,拓展自己的知识与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见闻”的意思,更体会到家是一个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关心
5、的地方,让人感觉到温暖。最后,引导学生读第二节诗,读出家的温暖之感。 第三节“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由于前两节,学生已经对“家”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所以本节的教学无需多讲。我只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些大大小小的船驶向哪里?把谁载回来了?学生们马上回答:这些船驶向我们的家!把爸爸、妈妈和我载回来了!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盈盈的笑意,我就知道他们一定是觉得这种说法太有意思了。那就把这种趣味继续下去吧!我问:最大的船载回了谁?生答:爸爸!我问:最小的船载回了谁?生答:我!我问:不大不小的船载回了谁?生答:妈妈!一问一答间,笑声满课堂。我适时小结:大大小小的船载回了爸
6、爸妈妈和你们,船回到家,每个人也回到了家!来,我们一起享受家的宁静与温暖吧!接下来,学生们的朗读非常精彩,着实表现了“家”带给他们的温暖、自在和宁静。 下面我再以绿娃娃第一节的教学片断来继续展现如何将生活的美好带进语文课堂。 绿娃娃第1节“树叶是绿娃娃,在大树妈妈怀里长大。风儿一吹爱鼓掌,哗啦哗啦哗啦啦。”教学用书做了如下建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景中,尝试和树叶、秋苗、小草对话,在自由的交流中加深对学生自然生命力的体验,进而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确,课文的语言文字并不难理解,关键是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浮现出诗歌所呈现的画面,通过多种情趣盎
7、然的学习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与活力。于是,我在备课时,根据我们班孩子喜欢表演的特点,设计了角色扮演的环节-利用两三名孩子的回答,对其他学生做有效的引导,不着痕迹地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到其中。 课堂上,当我引导学生将第一节诗用多种形式读了几遍之后,就让学生想象:树叶们会对大树妈妈说些什么呢?一名学生回答:“大树妈妈,谢谢你把我养得这么大。”我随即高举双手,张开五指,扮演大树妈妈:“不用谢,你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娃娃!”话音刚落,我看到孩子们脸上绽开了笑容,高举的小手变多了。另一名学生回答:“大树妈妈,我要去旅行了,再见,再见,我会想你的。”我继续扮演大树,用伤心的语调说道:“我的好
8、娃娃,我真舍不得你呀!去吧,去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去外面看看吧,我也会想你的。”此时,学生们全都融入到这个情景当中,都跃跃欲试了。于是,我抓住这一学习的兴奋点,让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说一说。霎时,课堂上沸腾起来,孩子们你说我演,忙得不亦乐乎。一声令下,全班都安静下来,我又将手高高举起:“孩子们,你们想对大树妈妈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都很精彩。然后,我又请了几组学生上来扮演大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此时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打铁要趁热,我不失时机向着学生的方向吹了一口气,很多孩子反应极快地鼓起掌来,一边鼓一边笑,其他还没明白的学生也跟着鼓起掌来。我又吹了一口气,这回全班孩子都及时地鼓起掌来明白了
9、老师的意思,也明白了句子“风儿一吹爱鼓掌,哗啦哗啦哗啦啦”的意思。但是,孩子们鼓掌不太整齐,缺少了节奏的美感。于是,我又扮演起了风:“我是风妈妈,小树叶们,你们鼓掌可真好听。如果整齐一些,我就更喜欢听了。看看课文,怎么鼓掌会更整齐呢?”学生们马上留意到“哗啦哗啦哗啦啦”这个句子很多孩子边读边练习鼓掌。然后,我反复吹了几遍,孩子们也鼓了几遍,我也不时地夸奖:“小树叶们,你们鼓掌可真好听,真有节奏美呀!”就这样,学生们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了省略号的意义。最后,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我同样抓住孩子们学习的兴奋点,适时问道:“小树叶们,此时你们想对风儿说些什么呢?”有的孩子
10、说:“风妈妈,谢谢你,玩得太开心了。”有的孩子说:“风姐姐,谢谢你,你吹得我好舒服呀!”有的说:“风哥哥,你教我学会了鼓掌,谢谢你!”瞧,孩子们玩得多畅快,说得多精彩呀!我的思考:1、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体现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2、现行教材紧紧地贴近学生生活,编排科学合理。我们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
11、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3、教师可以也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情况对教材作出灵活处理或删减或充实,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重视问题设计和情境设置,注意调动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引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用语文。4、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根据内容营造出师生情感需求和求知愿望统一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这一理念,有意识地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发掘了学生情感、知识、智力的内在潜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语文课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听、说、读、写等,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其它活动方式。比如:看一看、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等。生活有多么美好,语文就有多么美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已经是一种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地联系生活去感受、去理解、去实践,让浓浓的生活的趣味、生活的美好在语文课堂里静静流淌,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