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类 别 B.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 学 科 分 类 H、基础教育_ 课 题 名 称 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探索研究课 题 负 责 人 梁正 负责人所在单位 南宁外国语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5年3月28日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年度2015立项类别课题编号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
2、权使用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守学术道德。在研究
3、过程中实事求是,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成果发表时实事求是,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在成果分享时实事求是,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在成果署名时实事求是,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循科研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课题(包括: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
4、式、管理单位和完成时间等)若有变更,必须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方。研究成果必须先鉴定后发表,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层级应与课题通知书相一致。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10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项时如实报告经费
5、使用情况,不报假帐。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申请者(签章): 2015 年 3 月 28 日填 表 说 明 一、请按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6、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二、课题申请评审书报送一式5份,双面打印;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每份单独装订,报送5份。一律使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三、封面右上方代码框和下方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四、本表所附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各市教科所或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咨询。六、本表的报送:(1)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人员的课题申请材料由单位审查合格、签署意见盖章后,
7、统一报送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2)除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外的其他单位人员的课题申请材料由单位审查合格、签署意见盖章后,报各市教科所,由其签署审核意见盖章后统一报送区教育科学规划办;(3)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不受理个人和除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市教科所以外其他单位直接报送的申请书。七、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办公地址: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 邮政编码:530021联系电话:0771-5815311(兼传真),5815301,5815302电子邮件:edustudy网址:http:/202.103.252.84/jks/index.html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课题名称
8、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课题类别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A重点课题A.资助经费重点课题(A类) B.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 C.自筹经费一般(C类)课题学科分类 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B教育心理 A.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 B.教育心理 C.教育信息技术 D.比较教育 E.德育F.教育经济与管理 G.教育发展战略 H.基础教育 I.高等教育 J.职业技术教育 K.成人教育 L.体育卫生美育 M.民族教育 N.国防军事教育跨学科的课题,请选为主的学科填写。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
9、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担任导师 系指申请人本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情况,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A博士生导师 A.博士生导师 B.硕士生导师 C.未担任导师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所在市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所属系统 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A高等院校 A.高等院校 B.教育厅直属单位 C.其他科研机构 D.中小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幼儿园等) E.教育厅各处室 F.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G.其他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
10、单位领导、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 例如: A专著 D研究报告A.专著 B.译著 C.论文集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申请经费 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申请自筹经费(C类)课题的不填此项。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探索研究主题词信息化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探索研究申请立项类别BA.资助经费重点课题(配套奖金必备12) B.自筹经费重点课题 C.自筹经费一般课题 研究类型BA.基础理论 B.应用研究 C.调查研究 D
11、.综合研究课题分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课题负责人姓名 梁正性别男民族 壮族出生年月 197208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 中学化学教师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 硕士担任导师 硕士导师工作单位南宁外国语学校联系电话 13877148122通讯地址南宁市大学东路107号 邮政编码 530007课题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 蓝日模男1967.05中学高级教师H研究生硕士南宁外国语学校杨 干男1957.12中学高级教师H研究生硕士南宁外国语学校韦塔斯男1969.12中学高级教师H本科硕士南宁外国语学校隆建松男197302中学一级教师H本科学士
12、南宁外国语学校苏朝葵女196407中学高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林万春男196402中学高级教师H研究生硕士南宁外国语学校尹凤媛女197210中学高级教师H本科硕士南宁外国语学校梁绍谷男196807中学高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韦杏勉女197211中学一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何 英女196809中学高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邓 奇男196312中学一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唐艳玲女197311中学一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汤希雁女197909中学一级教师H研究生硕士南宁外国语学校杨 著男196801中学一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甘 双女197910中
13、学一级教师H本科学士南宁外国语学校预计结题时间 2018年12月 1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特色教育新探索梁正论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02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梁正论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05书香韵梁正刊物南宁外国语学校校刊2014.02高考英语词汇快突破林万春著作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8外语特色新模式林万春著作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07初高中英语衔接教程林万春著作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4.06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五年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
14、情况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自治区级2003.3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6结题教育人性化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自治区级2003.3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6结题特色高中德育新情况及对策研究自治区级2003.3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6结题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新模式国家级2006.621世纪全国英语报刊2010.10结题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自治区级2011.9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14.12结题教与学“双五环节”研究自治区级2009.9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正在研究 2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
15、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使教育进入新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时代。在教学领域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途径也得到了很好的丰富。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形象生动等优点完美展示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表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学术上已有许多的理论假设和实证研究阐述了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和教育变革的作用,如:技术有利于
16、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技术是发展自身需求和适应时代、社会生存的必备素养;技术有助于创设具有前瞻性的新型学习环境;技术有利于支持和引发教育教学创新等。教育部公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有关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工作策略中指出:“探求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全面融合,用信息化引导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引领与作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促进教学融合与发展信息技术时要求“建设筑造智能化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提供优良的数字教育资源,并使用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启发式的工具,讨论,调查,参加式教育,评论鼓励的发展,探求创建将学习者作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国务委
17、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9月5日)中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深刻把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三是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四是齐心协力、勇挑重担,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刘延东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她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明确责任、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国内研究:2011年1
18、1月7日,全国信息技术研讨会现场观摩课在江苏省常州举行,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思路,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八种教学模式,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11月26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课题论证会在无锡,此次会议,就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更新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2013年10月9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在北京顺利召开,全国有近500所中小学校参加,对于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先导性和实验性作用。2014年8月12日,全国教育信
19、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研讨主题为以构建课堂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核心,主要研究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思维导向、范式和细节等。2015年1月21日-24日,国家“十二五”信息化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在上海召开,上海闸北八中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真正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品牌建设的助推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的品牌建设和内涵发展。国外研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尤其在欧美国家已经普及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主流模式,互动的课堂教学受到广
20、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国外针对信息化的功能与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交互式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注意水平,有助于复习和记忆效果的保持,满足不同风格的学习者,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但国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态度上,虽然有一些研究涉及到信息化应用中的教学法问题、教学应用的案例研究,但对应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比较全面的研究还很少。2. 本课题选题意义目前广西自治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处于小规模的实验、准备或起始阶段,多数处于对信息化系统的熟悉、培训与试验阶段,多数研究还局限于教学实验研究或案例研究。缺少在学
21、校层面整体推进的策略研究,缺少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缺少应用于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尚未研究出具体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教学策略或模式,也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价思路。2013年10月15日,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讨会召开,研讨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思路、方法和管理办法。推进着柳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迈上新台阶。2014年12月19日,广西桂林象山区召开信息化创新教学研讨会,会议主要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模式。2014年12月23日,广西教育厅与科大新飞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广西信息化教育建设进程。2014年12月22日至12月24日,以
22、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雷朝兹为组长的国务院教育督导组一行6人对广西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3. 本课题研究价值我校目前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网络改进方案已经确定,申报信息化建设方案已通过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审批,拟定投入200多万元加大学校网络改建、教学资源库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2011年9月我校承担了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主要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求迅速提升教学质量、效益
23、、学生学习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业务水平、理论素养等。2015年5月,已顺利结题。目前南宁市教育局提出现代化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需要。开展信息化在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对于整合优势资源,整体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革,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和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我校的研究主要针对目前信息化在应用研究中反映出来的不足,尝试填补信息化在“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应用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较强的现实价值。基于以上几点,探索信
24、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就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为此我校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探索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探索一系列行之的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模式的教学策略。(2)探索针对信息化技术与“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评价方法。(3)借研究培养教师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设计探索研究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
25、堂”新模式的途径和方法;(2)形成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教学课例和教学设计,促进教师合理、高效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为教学服务。3.本课题的主要观点:(1)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设计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专业技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技术能力,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又是该项专业技能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
26、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这对长期工作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工作的老师来说,开展信息化教学,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他们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2)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科课堂教学高效性。师生互动在传统教育中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纯的传授教学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教学的有效性随之受到影响。而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与其他教学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交互性和生成性功能。这些功能为课堂
27、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便利,改变了课堂教学上的“互教互学”方式,为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实现学生的多元“互教互学”以及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效率较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教互学”的环境,在真实“互教互学”的情景中,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去体验和感知学习内容。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主
28、动构建各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结合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途径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并能作用于学生,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缺乏有效互动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够及时的反馈给学生,本课题的研究致力于出及时、准确的教学评价方法,改变评价现状。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1)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刚性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
29、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2)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体现。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新课程改革不再把学生看作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资生产的工具,而是把今天的学生当作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3)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引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交
30、互式教学。2.本课题的研究思路:(1)变化的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到多元化。20世纪50年代,赫尔巴特的“四段论”教学模式提出,科技革新,新的教学理念的出现,教学模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乔伊斯和韦尔,提出了23种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呈现10大种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变化。授课教师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习,把怎样精心教授知识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心。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是杜威的“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所以开始了以“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代教学模式注重于学生参与设计合理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校的需要确定活动的主题。(3)教学模式逐
31、渐现代化。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注重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新课改理论,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成果,注重教学条件科学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3.本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交互式信息化在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献,借鉴他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调查法:通过调查交互式信息化应用于教学,对教师理念、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产生的影响,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将学习、调查、分析获得的理性认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不断验证、总结、反
32、思,及时修正和提炼。(4)个案研究法:对实验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实验效果。(5)案例分析法:把大量的课堂实例呈现出来,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并加以分析,探索基于交互式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科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提炼出有效的互动策略、方法等。4.本课题的技术路线:信息技术在新的世纪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育创新革命。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使用电脑注入新活力,使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电子作业系统、虚拟现实、超媒体技术、远程
33、教育、网络平台等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对需求的知识采用丰富的表达手段,尤其是生动地再现各种事物,以及限制情况下的现象,独立于时间、空间、运动状态下的流程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理解知识。为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的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本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2月,准备阶段):选定课题、制订研究方案、计划;确定执研人员、参研学科;完成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使用、软件课件制作的培训任务;学习国内外信息化
34、环境下教学理论成果。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7年12月,研究阶段):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评价方式及奖励措施,并通过研究实践逐步修订、完善研究方案;改进校园网络,为参研教师搭建网络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平台;定期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讨活动,研究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向课题组提交研究课例、课件,研究论文,教学反思、组内研讨材料等;对课题研究的学科组及个人的研究状况进行跟踪,及时了解课题研究中教师的反馈信息,解决存在是问题,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在整体研究运作中,制定和完善“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研究制度,考核评估制度;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做好经验成果的整合和提炼。第三阶段(20
35、18年1月-2018年12月,结题验收阶段):总结结题。主要步骤:汇总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申请课题鉴定。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2006年,广西(省级)课题结题:教育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特色高中德育新情况及对策研究、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均被评为一等奖;2010年,国家级子课题结题:英语报刊阅读辅
36、助教学新模式,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奖;2013年, 市级子课题已结题:基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评价体系下培养学生资助探究性学习的研究;2014年,广西(省级)课题结题:寄宿制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应对预防研究;2015年,广西(省级)课题结题:高中数学“双五环节”互教课堂模式实践研究;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在研课题(1)校级课题(19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各个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有19项课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研究”的新局面。“校本课题”实践研究的经验被南宁市教科所选中,且2014年12月在南宁市“科研兴校”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做了一次精彩学术报告!
37、(2)市级课题(9项课题)文化引领,特色学校外语特色内涵发展策略研究;教与学“双五环节”研究下的数学互教课堂模式;高中化学课外实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互教互学”背景下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的高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实践课堂的研究与探索。(3)省级课题(1项课题) 梁 正: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探索研究。3、有近40本(册)出版发行: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小学初中英语衔接教材一点通、初高中英语衔接教材一点通、高考英语词汇一点通、特色教育新探索
38、、外语教学新模式分别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北京华艺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等出版发行30多本书籍或校本教材。4、可以借助主要参考文献1孙立会.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问题再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0-16.2李 芒.论教育技术之“道”J.现代教育技术,2013,01:9-12.3王美倩. 从离身走向具身:创造学习的新文化J.开放教育研究,2014(4).4郑旭东.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未来:基础、挑战与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1).5陈文竹. 教育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说开去J.现代远程研究,2012(4).6钱小龙.课程的通用性设计
39、研究:能力导向的课程修正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4:9-147汪 霞.基于属性模式的开放教育资源基本要素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02:93-99.8钱小龙,汪霞.复杂性科学视阈下的网络课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1:46-519马志强.基于同侪互评的在线学习评价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4,04:86-92.10王雪娇,.网络同伴互评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81-87.11龙琴琴,杨好利.问题解决在线协作学习中的角色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9:41-45.12曹培杰.中小学生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体验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
40、14(9):24-28.13曹培杰.课堂网络学习影响创造力的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49-54.14余胜泉.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4:98-105.15高铁刚.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22-28.16高铁刚.基础教育数字校园建设的文化冲突、整合与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26-30.17王蓉.从变革的视角论基础教育的数字校园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24-27.18魏雪峰,杨俊锋.同步网络课堂的理念、应用及未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4(9).19杨彦军,童慧.面向信息
41、化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16-21+43.20王济军,孟昭宽.融合视角下信息技术促进文化教学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4(4).5.主研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南宁外国语学校学校校现在专任教师12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2人,高级教师39人,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市教学骨干48多人,师资力量雄厚。 梁正,校长,教育学硕士,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第二层次拔尖人才,国家级骨干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学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教材教法及试题编制。有十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六篇
42、论文获省级以上评比一等奖。姚茂快,书记,本科,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南宁市先进工作者,南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杨干,副调研员,本科,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全国 “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先进工作者”,广西区“先进支教队员”,南宁市教学骨干。从教30余载,教法灵活,不拘一格,教学成绩突出;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CN书刊上发表。苏朝葵,副校长,本科,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市级教学骨干,国家级“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新模式”课题研究主要组织者,全国中华美德课题研究实验优秀工作者。发表有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英语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尝试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韦塔斯,副校长,教育硕士,中学
43、数学高级教师 ,广西先进工作者,市级学科带头人。学校管理经验丰富,先后主管教学、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和区、市级奖。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市二等奖,教学设计获全区二等奖,课件设计获市一等奖。林万春科,研处主任,硕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国际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防城港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被市教育局选派前往美国加州进行教育文化学术交流。创编南宁外国语学校双语学报;有200多篇论文分别在各级刊物或网站发表,已有30多本(册)出版发行;三项教育科研课题已结题,均被评为一等奖;国家级子课题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新模式,2010年也按时结题,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奖,2014年12月,自治
44、区级课题结题: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梁绍谷,教务处主任,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功扎实,教风良好;兼容百家,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效果显著。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负责课题管理和语文学科方面的研究。唐艳玲,教务处副主任,本科,中学英语一级教师。教学中“求实求稳抓基础,求精求细抓过程,求巧求活抓效率”,会考、高考成绩突出。广西物理课评比分获高中组说课、实验技能、总成绩三项一等奖,南宁市优质课比赛评委。尹凤媛,科研处副主任,教育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手段灵活,亲和力强”。被评为市级“南宁市青年拔尖人才”。汤希雁,教务处副主任,本科,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广西园丁工程A类学员的指导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教学细致、耐心,由浅入深,开展“读与说、问与答、写与思”课堂活动。6.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