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54928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9卷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2 7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 ( 下) 余 琼, 吴 铭 , 赵兴庄 , 陆洲导, 余江滔 (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上海2 0 0 0 9 2 ) 摘要: 进行了2个钢次梁锚入混凝土框架梁( 4种不同形式节点) 和1个悬挑钢次梁锚人混凝土框架梁静载试验 , 结果表明, 钢梁端部的弯矩与剪力引起混凝土梁顶面受弯裂缝、 侧面剪、 扭斜裂缝, 导致钢梁上部区域拔出引起节 点锚固失效破坏; 由于缺乏楼板及其配筋的约束作用和

2、钢次梁悬链线效应的有利影响, 悬臂钢梁承载力小于普通 试件; 6 0 0 mm高框架梁试件的钢梁端部嵌固能力比9 0 0 n l n l 高框架梁试件小。论文提出节点应变分布模型, 水平 与竖直方向的内力分开考虑分析节点内力; 研究了不考虑水平力的节点承压破坏的弯剪相关性, 表明无量纲弯矩 和剪力呈线性关系; 分析了弯矩、 剪力变化与板中钢筋达屈服、 框架梁边缘混凝土压坏的应力状态关系, 给出了有 实用价值的内力计算公式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 剪扭斜裂缝 ; 锚固失效; 粘结滑移; 内力模型; 弯剪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T U 3 7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81 9

3、3 3 ( 2 0 1 3 ) 0 20 2 7 0 5 E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n s p e c i me n s o f s t e e l s e c o n d a r y b e a m i n s e r t e d i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g i r d e r o f f r a m e s t r u c t u r e Y U Q i o n g , WU Mi n g , Z H A O X i n g z h u a n g

4、 , L U Z h o u d a o , Y U J i a n g t a o (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a n d 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T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e s t o f t w o s p e c i m e n s( f o u r d i ff e r e n t j o

5、 i n t s )o f s t e e l s e c o n d a r y b e a m e m b e d d e d i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gi r d e r i n f r a m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o n e s pec i m e n w i t h s t e e l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m e mb e d d e d i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gir d e r u n d e r s t a

6、 t i c l o a d 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h e s t e e l b e am u p - r e gi o n w a s p u l l e d o u t bec a u s e 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 s c a u s e d b y t h e m o m e n t , s h e a r a n d t o r s i o n a t t h e u p p e r z o n e 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 b e am n e a r the s t e

7、e l b e am e n d ,and e m b e d d e d c a p a c i t y o f j o i n t s f a i l e d L a c k i n g r e s t r a i n t of c o n c r e t e and t h e r e i nf o rce m e n t o f s t e e l b a r i n t h e c o n c r e t e s l a b a n d c a t e n a r y a c t i o n o f r e s t r a i n t s t e e l b e a m, t h e

8、 c a p a c i t y o f s t e e l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i s mu c h s ma l l e r t h an o t h e r bea ms T h e r e s t r a i n a c t i o n o f s p e c i me n - 6 0 0 i s s ma l l e r t h an s p e c i me n - 9 0 0 Mo d e l s f o r i n t e rnal f o r c e ana l y s i s and s t r ain d i s t rib u t i

9、 o n o f j o i n t s a r e a n aly z e d T h e h o ri z o n t al i n t e rnal f o rce a n d v e r t i c a l f o r c e a re c o n s i d e r e d s e p ara t e l y d u r i n g c al c u l a t i o n a n d analy s i s p r o c e s s The res e arc h o n b e n d i n g s h e a r i n g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10、f j o i n t s i s s t u d i e d w h i l e t h e h o r i z o n t a l f o r c e i s n t t a k e n i n t o a c c o u n t R e s ul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n o n d i me n s i o n a l mo me n t v a r i e s l i n e arl y wi th t h e n o n dime n s i o n al s h e ar force B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t h

11、e mo me n t a n d s h e a r f o rce v a ri a t i o n, t h e s t r e s s s t a t e o f the b ar i n the s l a b and the b o u n d a r y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t h e s t e e l s e c o n d a r y b e a m i s i d e n t i f i e d I n t h e e n d , p r a c t i c al d e s i g n f o r mula an d me t h o d

12、 i s p r o p o s ed Ke y wo r d s: t h e i n c l i n e d c r a c k s of s h e a r an d t o r s i o n; e mbe d d e d c a p a c i t y f a i l u r e ; b o n d - s l i p p e rfo rm an c e ; i n t e r n al f o r c e mo d e l ;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b e n d i n g an d s h e a r i n g ( 续前 )

13、3 6混凝土梁对钢梁嵌 固分析 试验中钢梁支座端设置应变片 , 测试钢梁端部 上下翼缘应变 , 从应变计算 出钢梁跨 中下翼缘屈服 时( 板中钢筋早 已屈服) 钢梁支座嵌固弯矩 , 与 结构力学理论计算梁固端弯矩 比较 , 得 出钢梁 嵌固系数 J = M M 2 。本文还运用 P K P M S A T 8计 算软件( 混凝土墩按柱计算) 对该试验模型进行弹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6 1 5 作者简介: 余琼( 1 9 6 8 一) , 女, 安徽庐江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建筑结构鉴定 、 改造与加固研究 。 E ma i l : y i o n g y u

14、 2 0 0 5 1 6 3 c o rn 性阶段内力分析, 得钢梁支座弯矩 及嵌固系数 = 。6 0 0 m ill 梁计算结果见表4 ( 9 0 0 IT ln l 钢 梁由于测量问题弯矩无法算出) , 钢梁实际嵌固弯 矩低 , 嵌 固系数较小 , 钢梁支座是介于铰接与固结之 间。弯矩的测量值与 P K P M计算值有差异。P IL O M 计算中不能反映锚人混凝土梁 中的钢梁翼缘宽度 、 锚人长度等变化因素, 仅按构件线刚度分配弯矩, 钢 梁端部弯矩 P K P M计算值比试验值大, 因此, 不能简 单的运用 P K P M计算该种结构内力。 表4 钢梁嵌固系数计算情况 T a b l

15、e 4 Ca l c u l a t e d e mb e d d e d c o e ffic i e n t o f s t e e l b e a m 2 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3 7 节点 内力简化分析模型 钢梁受弯 , 上 、 下翼 缘在端部对上 部混凝 土挤 压 , 在靠近混凝土梁边缘的局部范围 内对下部混凝 土挤压 , 取钢梁埋入节点部分为研究对象。图 l 9为 该单元体所受内力: 、 为节点承受的剪力及弯 矩 ; F 为板 内钢筋拉力 ; F 、 F 为钢梁上翼缘 、 上部 腹板与混凝土间粘结力 ; F 4 为钢次梁下翼缘和下部 腹板端部与混凝土间纵向挤压力; F

16、 为钢梁下翼缘 及下部腹板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 ; F 6 E 、 下分别为 混凝土对钢梁端部上、 下翼缘 的压力 ( 该受 压 区称 为后受压区) ; E 、 F 7 下为混凝土梁边缘对钢梁上 、 下翼缘的压力 ( 该 受压 区称 为前受压 区) ; F 。 为锚 筋提供的销栓力。 图 1 9 节点 内力简化分析模型 F i g 1 9 S i mp l i fi e d a n a l y s i s mo d e l o f j o i n t i nt e r na l f o r ce s 下翼缘滑移量较小 , 较小 , 可忽略 ; 由钢梁水 平方向内力平衡可知存在一定分布长度的 F

17、, 与 F + + 平衡。对钢梁支座端点 A点取矩 , 得节点 固端弯矩。 由于力臂大 , 在节点抗弯 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它与板内配筋情况有关 ( 当板中钢筋配置 较多时, 板中受拉钢筋有可能不屈服, 这与钢梁截面 高度 、 翼缘宽度、 混凝土强度、 板 中钢筋的配筋量、 钢 梁端部受压区高度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与 昆 凝土强度、 钢梁锚固长度、 上翼缘宽度有关, 与混 凝土强度、 钢梁高度 有关 , t 、 F 下、 , , 下也与 锚固长度及混凝土强度等混凝土局部受压性能有 关, F 与锚筋设置有关。 假定节点破坏时板中受拉钢筋屈服, 钢梁下翼 缘与下腹板端部受纵向挤压混凝土

18、( 为局部受压的 约束 昆 凝土, 处于三向受压状态) 也达到极限承载 力, 根据文献 8 , 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取 3 , 假定钢 梁上翼缘达到剪切滑移极限状态, 其上翼缘粘结力 由文献 9 计算, 型钢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 丁 = 0 3 4 0 k 。 k 为型钢表面状况影响系数, 对普通 锈蚀状态型钢取 1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 , 由水平方 向力的平衡计算端部混凝土受压高度 ( 分 布长 度) , 由水平力对 A点取矩 可求水平力作用节点的 最大抵抗矩 M ; M 计算情况见表 5 。可见钢梁上 翼缘的粘结应力对节点抗弯承载力贡献较小 ; 对 A点力臂较小, 对节点抗弯承载力影响也小, 前

19、面的 假定在计算端部混凝土受压 区高度中引起的误差对 计算节点水平力产生的抵抗矩的影响较小 。 3 8 钢梁埋入混凝土梁节点承压破坏的弯剪相关 性 悬臂钢构件埋人钢筋混凝土柱中 Wa n S h in P a r k , H y u n - D o Y u 给出了节点受压破坏的剪力计 算值( 分析中未考虑水平力的作用) , 当混凝土构件 外边缘达极限压应变 0 0 0 3时, 节点翼缘下部受压 区长度 c 与锚固长度 f 之 比为 0 6 6 , 节点承受剪力 为 = o 8 5 1 b l o ( ) 。 为混凝土圆 柱体抗压强度 ; J B 为应力丰满程度系数 , 取 0 8 0; 0 为

20、加载点到悬臂端距离。在悬臂节点 中, 弯矩 与剪力 有固定对应关系 M =v o o , 本试验中钢 梁埋入混凝土框架梁中, 为超静定结构, 由于节点承 受的弯矩与剪力问关系的不确定性, 为内力计算带 来 困难。 以下讨论不考虑焊接水平钢筋或钢板等水平力 作用情况下钢梁埋人混凝土框架梁 中混凝土梁边缘 达极限压应变时弯矩与剪力 的关系。图 2 O是节点 应力分析模 型, 假定上、 下 翼缘 的前受压 区高度相 等 , 上、 下翼缘的后受压 区高度相等( 前后受压区交 界处为中和轴) , 上、 下翼缘的前受压区合力及合力 到框架梁边缘的距离、 受压区有效宽度分别记为 c 、 X 、 b 上、 下

21、翼缘的后受压区合力及合力到中和 轴距离 、 受压区有效宽度分别记为 c 、 X b 、 b 。 。 图 2 0 不 考虑水平 力作 用的节点 应力分布模型 F i g 2 0 S t r a i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j o i n t w i t h o u t c o n s i d e r i n g ho r i z o nt a l f or c e s 2 0 1 3 N o 3 余琼, 等: 钢次梁插入 昆 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 下) 2 9 在进行内力计算时, 同时使用了以下假定 : 1 ) 极限状态下 , 钢梁上翼缘或下翼缘前后

22、受压 区混凝土应变为线性分布 , 符合平截面假定 , 框架梁 边缘压应变为 8 = 0 0 0 3 3 , 前受压区用等效矩形应 力来代替曲线应力分布, 等效矩形应力为 , 形状系 数为 】 ; 2 ) 后受压区仍用抛物线应力分布, 达最大应力 时峰值应变为0 0 0 2 , 其应力一 应变符合下式确定的 关系: = l O 0 0 f 0 一 2 5 0 e L 8 。 利用平截面假定可得距中和轴距离为 的后受 压区混凝土应变 = 0 0 0 3 3 x c , c为框架梁边到中 和轴距离, 根据混凝土受压区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特 征计算出前、 后受压区合力大小和作用位置。混凝 土前受压区的合力

23、大小为 : C f=2 f fl c b 。 f ( 1 ) 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为: 研 :J8 1 c 2 后受压区的合力大小为: c = 2 0 0 0 f 6 eb ( fe c 去 一 ( 2 ) c s 3 c 。 ( 3 ) 作用位置为 : 根据竖向力、 A点弯矩平衡求出剪力及弯矩 , 令 k : c l 。 , 并将方程无量纲简化得: - o 5 ( 一 - ) 。 ( 4 5 一 l k- -5 ) ( 5 ) 瓣n- o 5 后 ( 一 ) ( 4 5 一 ) 生 二 + k 1 0 5 |jz1 5 L 4 5 一 J ( 6 ) 式中 取 0 8 。由于系非悬臂梁, 弯矩与

24、剪力间关 系及 k 未知, 方程求解存在困难。下面以 为 c0e f , r 横坐标, 以 为纵坐标对不同k值作图, 结果 二 J c D e l l e 如图2 1 所示, 无量纲弯矩和剪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上 是线性的, 弯矩随着剪力的增大而减小, 剪力随着弯 矩的增大而减小 , 这就是该类节点 的弯剪相关性 。 令式( 6 ) 中的弯矩 M = 0 , 利用 Ma t l a b数值计 算工具求得其解 1 =0 7 0 1 7 、 =0 3 5 3 9 、 k = 1 8 6 6 0 、 k 4 =一2 9 2 1 6, 通过试算只有 居 1 =0 7 0 1 7是 合理的, 弯矩 = 0时

25、, 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为: 图2 1 钢构件埋入混凝土构件弯剪相关曲线 Fi g 2 1 Be n d i n g - s h e a r i n g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h i v e o f s t e e l b e a m i n s e r t e d i n c o n c r e t e f r a m e g i r d e r = 0 7 6 f b 。 f f 。 ( 7 ) 此时, k= 0 7 0 1 7是弯矩为正( 正弯矩为图 l 9 、 2 0所 示弯矩方向, 负弯矩 与图示方 向相反 ) 时前受压 区 高度比的上限, 剪力为弯矩为正时剪力

26、的最大值, 当 k 0 7 0 1 7 , 节点承受的剪力增加 , 弯矩方 向改变为 负值。 令式( 5 ) 中的剪力 = 0 , 求得 k = 0 5 2 2 6 、 k =0 3 7 3 4 、 k 3 = 2 4 4 7 9 , 通过试算知 k l = 0 5 2 2 6是合 理的, 此时节点承担最大弯矩为: M = 0 4 b 。 f ( 8 ) k = 0 5 2 2 6 是前受压区高度比的下限。弯矩方 向为正时前受压 区的高度 比 k的取值 区间为 0 5 2 2 6 , 0 7 0 1 7 , 弯矩方向为负时的k 0 7 0 1 7 。 钢梁上下混凝土为局部受压, 有效受压宽度比

27、 翼缘宽度大, 当上翼缘有一定锚固措施, 不发生拔出 破坏, 而钢梁翼缘下部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u 局部受压计算 ( 有效 ) 面 积为 3倍受压面积 , 可假定混凝土有效受压宽度为 3 倍翼缘宽度, 则由式( 5 ) 可求出弯矩为正时的节点 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 。 , 由式 ( 6 ) 求 出节点在竖向 力作用下承受的最大正弯矩 , 见表 5 ( 表 5为钢 梁计算剪力、 弯矩最大值与本文及文献 1 3 试验值 比较) , 计算最大剪力基本包括 了试验实际剪力( 本 文悬臂节点的试验剪力值与计算剪力最大值相差较 大, 这是因为悬臂节点是钢梁上翼缘较快发生锚固 失效

28、破坏 , 而钢梁下部混凝土并未压碎 ) 。 以上均未考虑水平力的作用, 当钢梁上配有板 且板中设有钢筋时, 其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不 可忽视, 水平力对节点抗弯承载力贡献计算见 3 7 节。将水平力作用下最大弯矩与竖向力作用下承受 的最大弯矩叠加得节点可承担最大弯矩 M = M + ,如表5所示, 计算出节点可承受最大弯矩基本 比试验承受弯矩值大, 偏于安全。 3 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以下就节点所受剪力 、 弯矩 M进行讨论。 1 ) 第一种情况 V= a ) o ( h u + M ) 时 , 混凝土压应变达 = 0 0 0 3 3 , 板 中受拉钢筋不屈J l l ; b

29、 ) M=( M + ) 时 , 混凝土压应变达 s = O 0 0 3 3 , 板中受拉钢筋屈服 ; I c ) ( h+ ) 时, 板中钢筋较早屈服后, L ? 昆 凝土压应变达 = 0 0 0 3 3 。 2 ) 第二种情况 V 由 根据式 ( 5 ) 求 出 k, 并 由式 ( 6 ) 求 出的弯矩 为 眠 。 a ) 0 M 1 时, 混凝土压应变 占 。 0 0 0 3 3 , 板中钢筋也未屈服( 如本文悬臂梁) ; b ) M 1 ( 肘h + ) 时, 板中钢筋较早 屈服后 , 混凝土压应变达 : 0 0 0 3 3 。 3 ) 第三种情况 Vv u 此时由竖 向受压产生的弯矩

30、为负值, 为由 根据式( 5 ) 求出k, 并由式( 6 ) 求出的弯矩绝对值。 a ) o M( 一 ) 时, 受拉钢筋较早屈服后 , 混凝土达 = 0 0 0 3 3 。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在剪力、 弯矩都较小的情 况下, 前受压区边缘混凝土未达极限压应变。节点 的破坏节点承载力极限状态可定义为板中钢筋屈服 后, 下翼缘下部混凝土压坏( 可通过在钢梁上翼缘 处增设抗拉锚筋或钢板条避免钢梁上翼缘剪切滑移 破坏) 。第二种情况中的 c ) 、 d ) 类破坏形式是延性 的破坏方式 , 是设计 的控制破坏模式。 4设计建议 在进行节点设计时, 固端弯矩不能太大, 太大接 近于刚性会加大框架梁与钢

31、次梁节点设计要求 , 因 此板中钢筋配置有一个上限 ; 但固端弯矩太小时 , 支 座接近于铰支, 节点较快发生锚固失效的脆性破坏, 也不满足节点延性 的设计要求 , 可加强上翼缘 的锚 固措施 , 在钢梁上翼缘加焊锚板或锚筋 , 避免钢梁上 翼缘发生锚固失效破坏。 以下根据弯矩及剪力最大值进行节点设计 。钢 梁先按铰接进行抗弯、 抗剪设计 , 根据构造情况 , 节 点的锚 固长度大于 1 0 0 m m, 小于梁宽 的 1 2 b一 2 0 ( b 为混凝土梁宽) , 确定节点的锚 固长度 , 再根据节 点所承受的剪力 , 由 I, u 确定节点翼缘宽度, 咖为节点竖向承载力折减系数, 取 0

32、 9 ; 然后由 ,。 + 确定节点承受的最大弯矩。运用 P K P M计算 该种结构 内力时 , 钢梁可按铰支输人 , 再在钢梁端部 主梁位置上输人扭矩 + , 进而对主梁及结构 进行设计 。 同时根据节点所承受的 , 由式( 56 ) 求得节 点竖向力作用下承受的弯矩 订 , 并与水平力作用 下产生的弯矩叠加得 M= M + M , 即为节点抗弯 承载力 。 5结论及展望 1 ) 钢梁上部及其周边混凝土从框架梁中拔出 是本试验节点的破坏形式, 钢梁端部的弯矩与剪力 造成了混凝土梁上部受弯裂缝 、 侧面剪扭斜裂缝 , 引 起节点锚固失效破坏。由于缺乏楼板及其配筋、 约 束钢梁悬链线效应的有利

33、影 响, 悬臂钢梁的承载能 力比普通试件降低。 2 ) 试件6 0 0 m m梁支座嵌固程度、 节点抗弯能 力低于试件 9 0 0 m m梁。 3 ) 钢梁转动较大、 节点有 足够变形时锚筋起作 用较大, 一般锚筋的作用加载后期才显现。设计锚 2 0 1 3 N o 3 余琼 , 等: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 下) 3 1 筋时应加大锚筋直径 , 增加锚 固长度 , 并将锚筋尽量 靠近上、 下翼缘, 以最大程度发挥锚筋作用。 4 ) 为增加钢梁抗拔 出能力 , 昆 凝 土梁中钢梁侧 箍筋应加强、 加密 , 控制钢梁侧混凝土梁上斜裂缝 , 吊筋与梁底宜呈 6 O度角, 钢梁上

34、部板中钢筋、 尤其 是支座负钢筋应加强。 5 ) 提出简化节点 内力、 应 变分 布模型 , 将 节点 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内力分开考虑。 6 ) 给出水平力作用下节点承受弯矩计算方法; 研究了不考虑水平力作用的节点承压破坏的弯剪相 关性, 并给出与节点前后受压区高度比k 有关的节 点承受的剪力与弯矩的计算公式, 表明无量纲弯矩 和剪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线性的, 弯矩随着剪力 的增大而减小, 剪力随着弯矩的增大而减小, 该结果 有待近一步验证 。 7 ) 分析了弯矩 、 剪力变化 与板 中钢筋达屈 服、 框架梁边缘混凝土被压坏的应力状态关 系 , 给出节 点承受最大弯矩及剪力计算公式, 提出了

35、有实用价 值的节点设计方法。 8 ) 本试验受设备限制, 框架梁跨度较小, 线刚 度大, 对钢次梁约束大, 实际工程中由于框架梁的线 刚度减小, 对钢次梁约束小, 框架梁的高度对承载力 影响会降低。因此, 建议进行钢次梁锚人大尺寸框 架梁试验, 考察框架梁高变化对构件受力性能影响, 研究型钢一端或两端锚入混凝土梁 , 对混凝土梁 整 体性、 抗弯、 抗剪性能的影响。 9 ) 钢梁节点上、 下翼缘有效受压区高度确定, 钢梁末端混凝土纵向受压区高度计算, 型钢末端约 束混凝土有效约束面积、 节点合适转动刚度, 钢梁所 受轴向力对节点性能影响 , 节点中钢梁上 、 下翼缘受 压混凝土的应力状态与板中

36、钢筋应力状态的协调性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徐慧良 钢次梁- 昆 凝土主梁节点静力性能研究 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0 o 9 2 杨清发, 秦文科, 周剑波 单边钢次梁与混凝土主梁插入式连 接节点的试验研究 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 0 1 1 , 2 8 ( 1 ) : 5 3- 5 8 3 杨清发, 秦文科, 周剑渡, 等 双边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主梁 的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 j 施工技术, 2 0 1 1 , 4 o ( 3 4 6 ) : 7 5 -7 8 4 G B 5 0 1 5 2 -9 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s 5 王开墙 , 李国强,

37、杨涛春 考虑悬链线效应的约束钢梁在分布 荷载作用下的性能(I ) 理论模型 J 土木工程学报, 2 0 1 0 , 4 3 ( 1 ) : 1 - 7 6 杨勇, 郭子雄, 薛建阳, 等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 究 J 土木工程学报, 2 0 0 2 , 3 5 ( 4 ) : 4 7 - 5 1 7 浙江大学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实用手册 M 北京 :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2 0 0 9 8 顾祥林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 O o 4 9 郑山锁, 杨勇, 薛建阳, 等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J 建筑结构学报, 2 0 0 5 , 2 6 ( 4

38、 ) : 1 - 9 1 O M a r e a k i S K , M i t c h e l l D P r e e a s t c o n c r e t e c o n n e c t io n s w i t h e m b e d d e d s t e e l m e m b e r s 】 J o u r n a l P r e s t r e s s e d C o n c r e t e I n s t i t u t e , 1 9 8 0, 2 5 ( 4) : 8 6 - 1 1 6 1 1 G B 5 0 0 1 0 -2 0 1 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1 2 G B 5 0 0 1 7 -2 0 0 3钢结构设计规范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