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宁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科上册第19课导学案执教人马昱课题19一面课类略读课文主备人马昱审定人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清文章脉络。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读中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文,体会的爱国情怀。主要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老师点拨到位即可教师主导步骤(要点问题化)学生学习步骤(求解活动化)时间组织教学1、课前活动。2、小组接受学习任务时交代清楚,分配恰当。3、时时关注每个小组,每个组
2、员每个环节的学习动向,学习收获。1、课前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2、组长指挥组内成员完成学习任务40展示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读中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学生生明确目标,补充目标2导学达标1、 课前交流,引出课题,理解题意。2、 课前达标,扫清字词障碍。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层次。4、 合作探究学习5、 先自读自悟,然后合作、交流学习,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 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你从中体会到什么?6、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
3、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呢?1、 生谈论“一面”。2、 生自读目标3、 生合作交流,生汇报交流成果。4、 自我挑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生自主学习)。5、 生合作探究。划出来读一读,说出感受。读、画、思、批、议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6、 生读,交流领悟。24分钟左右检测矫正出示课后思考题。1、 组长指挥交流检测。2、 小组汇报反馈。8总结提升教师指导,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认识了鲁迅的什么品质?学生总结4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2、 推荐读鲁迅先生的你阿Q正传或其它作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
4、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一)课前预习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突破词语障碍。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地窖(yojio) 摩挲(shsu) 颓唐(ttu)熏黑(xn xin)虐待(ln)赫然(hch)抖擞(shsu)憎恶(znzn)2、认真读课文,理顺序,一边读一边划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再读一读,简要地把文章主要内容写下来。3、课前我提了几个与同学交流的问题。4、重点、难点词语理解5、我读了一面这篇课文的感悟(二)合作探究学习先自读自悟,然后合作、交流学习,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1、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学法提示: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作者对外貌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 的人。2、小练笔: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要求100字以上)2、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呢?(三)拓展延伸致颜黎民(节选)鲁迅,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
6、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那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调查一下再说罢。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籍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
7、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菲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菲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1、这是写给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了,从中可以看出鲁迅。2、鲁迅就读书问题提出哪几点建议。3、读句子,回答问题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以 来打比方,说明只有 ,才能 “许多花”比喻 ,“蜜”比喻 。(四)相关链接关于毁灭和铁流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鲁迅十分重视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文学,尤其注重介绍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鲁迅着力推荐的作品是法捷耶夫的毁灭
8、和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鲁迅认为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并非滥造,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鲁迅甚至说,他爱毁灭,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并说实在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纪念碑的小说。因此他一方面鼓励曹靖华翻译铁流,一方面经过不少艰难亲自翻译毁灭,并且自费印刷出版。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西伯利亚地区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