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圈,划等方法,让学生找出文中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朗读感悟,质疑解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词句,感受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通过写景、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品读能体会到扫路人朴实的外表、平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中所蕴含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2、体会“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这笑声一直伴随我到住地”这些句子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天游峰的扫路人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几个字概括出天游峰给你的印象)
板书:高、险
小结并过渡:作者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爬一下天游峰认识这位老人吧。
二、精读其余部分,感悟扫路人的性格特点。
1、看看课文哪几句话写扫路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交流并指导朗读)
2、“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从颇有节奏‘哗——哗——哗——’的声音,可以看出老人身体很健朗。
你体会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最先吸引我的是老人扫路时的“哗——哗——”声,作者是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笔法。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3、“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话,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多么恰当!)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作者把老人的热情比作了热茶。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
5、(1)“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2)……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
老人生活在美丽的山中,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生活。他仿佛就是这山中的一员。他已经与武夷山的天游峰融为一体,以苦为乐,热爱生活,即使自己到了70岁高龄,依然对扫天游峰乐此不彼,悠然自在。
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6、“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大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老人终年在山上扫路被晒得黝黑,说明工作辛苦,但他眼睛炯炯有神说明了他不怕累,对这项工作是乐此不疲。
7、作者猜老人60岁了,但没想到老人已经70岁了,这说明老人在山上扫路,锻炼了身体,可谓是身心俱佳,心态年轻,所以看上去也年轻了。
8、“‘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从以上句子中你体会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9、师小结: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升华主题,感受作者思想内涵。
老人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同样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你从哪里能看出作者也感动了呢?
(1)“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这充满自信、豁达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为什么说30年后?分别表现出作者和扫路人的什么感情?
为什么说笑声半我到住处?仅仅是到住处吗?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被老人的精神折服了。
师: 让我们再次倾吐对老人的祝福吧:“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四、作业设计:
1、仿照作者的方法写一篇写人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