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213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点: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习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五、复习时间安排: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1课时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1课时 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1课时 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1课时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1课时 第一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你能把这学期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 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 .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这样比较方便。 3.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               42×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3. 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5题和第6题,并和同学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安题组口答,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9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书。  (2)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书。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1)让学生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板书:30多    200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内。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书)  (2)下面的除数各是多少?  (     )÷7=12               (      )÷9=30„„8  学生计算,交流发放和结果。  3. 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的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法?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解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么想的?(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1串)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并说说第14题可以怎样想。  第三课时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总结、作业 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1.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第四课时 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  是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千克、克和分数含义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              (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做期末复习第22题。  口答。 (1)5/9里有5个( )/(  ); (2)7/10里有(  )个1/(  ); (3)4个1/5是( )/( ).  3.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4.比较分数大小。  在○里填写“>”或“<”。  1/4○1/5   1/9○1/3     6/7○4/7    3/8○5/8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   1/6    1/5 5. 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提问: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总结、作业 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21、24题。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回顾策略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应用策略  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做期末复习第26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总结评价  总结全课。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期评价。  本学期结束了,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布置作业。  做期末复习第27题。 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