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著有诗学、修辞学等多部文艺论著。诗学一开始就讲:“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模仿。” 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柏拉图不同。他认为感性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模仿现实的艺术也是真实的。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传统说法也不同,传统说法只回答了艺术模仿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艺术如何模仿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它体现在“艺术即形式”命题中。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根据这一思
2、想,他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总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之所以要想像,要虚构,要表达理想,就是因为它是艺术。艺术要模仿自然,但并不等于自然;艺术是一种创造,但又不能脱离自然。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自然”的全部涵义。2.简述维柯的美学思想。维柯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美学科学的发现者”。他发现,精神哲学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根源,但这种精神哲学不应该是形而上学,而应该是美学;把人类的认知创造原则引入美学,从而把它变为行动的美学,创造的美学;他还发现由于美的现象的普遍性,美学同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具有相关性,从而扩大了美学
3、研究的领域,把它从囿于哲学一隅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1.诗的发生学。诗不是起源于理智,而是起源于感官。2.想象的功能。想象的主要功能是比喻;还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形式上,还体现在诗性任务性格上。3.想象和理性的对立。维柯认为美的本质是和谐。3.简述柏格森的滑稽论。柏格森是法国“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是1900年出版的笑,其中收入了他论滑稽的意义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形态、体态、姿势、情景、行动和语言等方面论述滑稽的表现,最后论述了滑稽的性格。首先是形式的滑稽;其次是姿态和动作的滑稽;再次是情景的滑稽;第四是语言的滑稽;最后是性格的滑稽。4.简述萨特美学思想的特征。萨特美学思想的出发点
4、是他的存在主义,而人是存在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他一反传统上“本质先于存在”的说法,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把人即主体性作为一切的前提。萨特的文学作品,是他这种人道主义哲学的感性表现;他的美学思想则是这种人道主义这些的理性表现,他把自由看作一切写作活动的题材。萨特认为人们之所以当作家,并不是由于要表达某些东西,而是决定要以某种方式去表达它们。萨特美学思想的特征主要是:其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二,文学作品是写作和阅读、创作和欣赏的统一;其三,想像是文学创作的基础。阿伯拉姆斯提出文学四个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古希腊美学两个问题:文学艺术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用。柏拉图接受摹仿说,承认文学艺
5、术摹仿现实世界。理式第一性,现实第二性,艺术第三性。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亚里斯多德。肯定文学摹仿现实世界,诗艺是韵文诗体书信,论崇高是谈论雄伟文体的专论。奥古斯丁和托马斯提出关于美和丑的对立统一、真善美的联系和区别的问题。文艺复兴先驱是但丁代表作神曲。文艺复兴的文艺理论类型:一是仿照亚里斯多德用笔记方式文艺论著,如明屠尔诺诗的艺术、达芬奇画论。二是模仿贺拉斯用韵文形式的艺术论。维达论诗艺三卷。波瓦少诗的艺术。三是为维护自己的文艺见解而作的文艺论辨,塔索言论论英雄传为耶路撒冷解放记作的辩护。文艺复兴的文艺理论:一是文艺摹仿现实。二是文学艺术对社会有益。净化心灵,寓教于乐。三是对文学艺术的特点
6、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二十世纪文艺理论一是“表现”理论:克罗齐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荣格神话原型理论。柏拉图理式论和艺术的本质。理式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美学和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摹仿说”和“灵感说”。提出“效用说”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功利主义。积极因素:创作主体的作用。灵感和天才。美感作用。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提出了有机统一的原则。对后世的影响。郎吉努期受“迷狂说”启示,在“论崇高”里专门提出了情感的重要性。建立了新柏拉图主义。中世纪,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基督教的神学上,使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统治了大部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在意大利、法、英等形成了研究柏拉图的风气。启蒙运
7、动和浪漫运动时期,柏拉图的影子清晰可见。浪漫运动中十分流行的天才、情感、想象三大口号,更是明显地来源于柏拉图的“灵感迷狂说”。十九世纪以后,柏拉图的幽灵在资产阶级美学和文艺理论中随处游荡。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创始人,古典形式逻辑的奠基者。诗学揭示“美的艺术”的本质特征,以诗的本质和功用为中心,论述了艺术的根本原理。把传统的摹仿说提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度。艺术的社会作用,视艺术的认识作用。其次,注重诗的审美价值。诗学的戏剧观。特性:对行动的摹仿。完整、单一、适度,构成了戏剧的“整一化”原则。主角:过失说。作用:陶冶说。诗学的局限性。有的地方仍流露出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偏见。缺乏自己新的东西。总结不够客观
8、。诗学的地位和影响。诗学是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是西方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是西方文艺思想的万流之源。 贺拉斯诗艺继承了古希腊模仿说的传统。接受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提出了古典主义的诗学原则借鉴和合式。阐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功用。强调了诗人的基本修养。诗艺对后世的影响:诗艺确立的一些清规戒律,特别是它的合式原则,深得中世纪神学家们喜欢。诗艺对现实生活、对普遍人性、对文艺社会作用的肯定,激发了作家和评论家对它的热情。诗艺为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批评家和作家提供了理论依据。诗艺中阐发的寓教于乐的思想、也强调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郎加纳斯论崇高的文艺思想。提出了崇高的概念。艺术作品当有强烈的感染效果。强调作家
9、的想象对艺术创作的重大作用。提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普遍永恒的标准是读者的喜爱。论崇高的影响:它恪守普遍人性,尊崇古代,受到古典主义者的青睐;它对天才、激情、想象的突出宣传,又为浪漫主义的文学和批评提供了武器。特别受到欧洲古典主义者的推崇,成为后人批判矫情文风的一种武器。 普罗提诺哲学思想是“太一”说。 奥古期丁忏悔录自传体作品,记述皈依基督教之前的思想历程。文艺思想是:美在于事物的整体,在于它的和谐统一。反对虚构的艺术,反对世俗文艺。丑是形成美的一种因素。 托马斯神学大全文艺思想:美的因素在于完整,匀称和鲜明。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审美活动在于直觉性。文艺复兴是十四至十七世纪发源于意大利并席卷
10、全欧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继承诗学,坚持“艺术摹仿自然”,提出诗人不能抄袭自然,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创造作用。在文艺的社会作用问题上,借用诗的讽喻说,提出诗的才华说,肯定世俗文艺的道德价值和美学价值。在文学的语言方面,主张俗语写作。在语言学的体裁问题上,主张文学体裁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艺术表现方面,把艺术摆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充分肯定艺术技巧对表现作品艺术美的重要意义。但丁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神曲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作品,深刻反映新旧交替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鲜明地表达人文主义。信中谈了六个问题:即主题、主角、形式、目的、作品名称和作品所
11、关系到的哲学。作品的思想意义。运用“寓意说”。作品的表现形式:一是文章的形式;一是处理的形式。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作品的社会作用。提出诗是要影响人们的实际行动。巨著阐发以“人”为主题的文艺思想,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艺理论的先河。达芬奇论画的笔记绘画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画论艺术思想:艺术应像一面镜子忠实反映自然。“镜子说”却形象地概括了艺术必须反映现实的创作规律。艺术家应以理性为指导去反映自然,使作品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艺术应以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为中心。艺术家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和艺术修养。新古典主义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形成的一种艺术理
12、论。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是这种思潮和理论的全面系统的总结。主要内容及理论体系:全书用整齐的亚历山大诗体写成,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总论阐述理性是诗歌创作和批评的最基本。第二章论“次要的”诗类。第三章论“主要的”诗体是全书的核心和基本部分。谈了三种基本的诗类:悲剧、喜剧和长篇叙事诗。第四章论作家首先修养。诗的艺术一方面继承了贺拉斯诗艺的一些重要文艺观点。另一方面,从理性高于一切的观点出发,为古典主义制订了一整套理论法规。这个理论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根本途径。摹仿自然是文艺的基本任务。学习古人是获得艺术成功的捷径。艺术的尽善尽美在于审慎地选择和运用艺术形式和写作技巧。为古典
13、主义制订的“三一律”法规。 法国启蒙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适应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这是产生社会条件。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唯物主义哲学的新成就,为启蒙主义文艺理论的诞生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科学基础。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卓越领导者,百科全书贯穿着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精神,宣传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展示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狄德罗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超出了同时代的思想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旧唯物主义最卓越的代表者之一。论戏剧艺术是狄德罗写一家之主时所写的附录,阐述自己的戏剧观,提出了建立“严肃喜剧”的主张,喜剧必须“致力于严格地表现自然”;想象和虚构是“戏剧诗人的职责”。
14、情境“应该成为作品的基础”,“性格和情境对比是真正的对比”。严肃喜剧的表现形式应该接近生活,“毫不牵强”。 绘画论总结了狄德罗对造型艺术研究的成果,标志着狄德罗艺术思想的成熟。艺术的美必须以自然的真为基础。艺术对于自然必须有所选择。艺术的任务不是对生活作表面的反映,而是应该通过必要的取舍来显示生活中本质的东西。艺术描写应该创造出典型人物来。艺术鉴赏力来自于日常的生活经验。 布封自然科学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反对神学的世界观,科学地解释了宇宙发展的过程。在自然史中对整个自然界及其发展作了唯物主义的描述和解释。论风格是一篇专门研究文学风格的著名论文,内容有三个方面:作品的风格与创作主体作家的关系。
15、风格就是人。是贯穿全文中心论点,也可以说是布封风格论的核心。作品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作品风格的客观基础。莱辛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用语言学批评和戏剧艺术为武器,积极投入了反封建专制、反教会的斗争。代表作当代美学书简、拉奥孔和汉堡剧评。在拉奥孔探讨了诗与画的特殊规律,批判了传统的诗画一致说。汉堡剧评奠定了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基础。拉奥孔和汉堡剧评的文艺理论主张。莱辛文艺观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建立统一的德国民族文化与语言学的问题。第一,论点的方法,在破中立、破立结合。第二,典型分析方法。第三,比较的方法。第四,符号研究方法。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具体探讨了造型艺术
16、和诗的区别及其特殊规律。前言中就清楚地阐明了诗画一致说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带来的危害。继承艺术摹仿自然而又比自然更美的主张。对于绘画或造型艺术与诗的特殊规律问题,第一,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特殊规律。其次,诗与绘画或造型艺术是有区别的。再次,从诗与画的效果来看,画是通过自然符号直接用眼睛来感受的,视觉能够把在空间中的并列的事物同时摄入眼帘,所以适于感受静态美。莱辛认为诗显示美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化美为媚”。提出了选择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的艺术规律的观点,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美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绘画和雕刻,对于戏剧艺术和诗也是有效的。第三、美的规律与表现“有人气的英雄”。 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7、汉堡剧评:大力提倡市民戏剧,批判新古典主义的戏剧理论和创作,探讨了戏剧艺术创作的规律。涉及的问题很多:一是关于市民剧的理论。二是戏剧的审判教育功能。三是戏剧人物性格论。具体论述了人物性格的普遍性和个别性统一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性格创造中的个性化问题。拉奥孔和汉堡剧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建立了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市民剧。不仅在方法论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当时德国青年一代的思想是一次大解放。莱辛的一生直接影响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位伟大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 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哲学”。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三个环节:感性、知性、理性。判断力批判的结构与基本内容:结构分导论、分析论、辩证论、目的论四个部分。
18、审美判断力的性质,判断是基本的认识形式之一,包括主词、宾词、系词。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审美判断力就是一种以情感为媒介的,对于对象的形式的一种反思判断的能力。审美判断力的作用。判断力批判中的文艺思想1、游戏说。康德的“游戏说”实质上就是一种“自由说”。2、审美观念。接近于当代文艺理论中“典型”的概念。3、创造的想象力。包括想象力、知性力,理性力和鉴赏力。这四种功能中最核心的是鉴赏力。4、天才论。5、艺术分类。从文字、表情和音调三个方面区分。关于语言艺术,康德认为可分为雄辩术和诗的艺术两种。 判断力批判影响:首先,奠定了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文艺研究的道路。其次,为文艺开辟了崭新
19、的“情感领域”。三是提出了著名的“自由的游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艺的本质。四是着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文艺创作问题,具有开创的意义。判断力批判在欧洲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处于关键性的转折点,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伟大著作,它不仅在当时开创了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时代,而且直接成为欧洲现代与当代一系列文艺理论思潮的源头。 歌德谈话录文学理论。一、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论述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文学艺术既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服从自然,又要超越自然,创造出“第二自然”。二、“创作方法”:古典的和浪漫的。三、从特殊到一般。四、艺术风格继承和发挥了“风格就是人”的著名观点。从理论
20、上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席勒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阴谋与爱情反映了当时德国统治阶级政治的腐败、生活的侈靡、精神的空虚、宫禁的秽行。从理论上看,席勒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的研究是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的。从文艺上,席勒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正值德国文学由浪漫时期到“古典”时期转变之时。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席勒的最重要的一篇文艺理论论著。1、所谓“素朴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所谓“感伤的诗”是“表达理想”的诗。2、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区别。集中表现它们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时不同的原则。素朴的诗以对现实的客观的“模仿”作为其原则的,而感伤的诗则以主观的“沉思”为原则。3、素朴的诗与感伤的
21、诗的优劣。 4、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结合。席勒的理论探讨是旨在寻找一种理想的艺术用作教育的手段,以便解决现实社会中人性分裂的重大课题。他写作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文,目的就是在于探寻这种理想艺术的创作道路。探寻的结果是,理想的艺术应是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结合,亦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5、感伤诗的种类:讽刺诗、哀歌和牧歌。论美和美育书简。1、艺术美问题。将艺术美归结为对自然的“自由的表现”。 2、游戏说。将人类的艺术活动说成是一种特殊的以“审美的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3、审美教育。美育书简为论述审美教育而写。 席勒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一、他的文艺思想成为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文
22、艺观过渡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文艺观的中介。二、席勒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杰出贡献有赖于对素朴诗与感伤诗的论述,从而首次从理论的意义上阐明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三、从研究方法来说,将文艺放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进行研究。在创作方法上,认为“素朴的诗”产生于和谐统一的古代,“感伤的诗产生于动荡分裂的近代,而两者结合的“理想的诗”则只能期待于未来的的自由时代。他初步地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四、进一步阐发了“游戏说”揭示了艺术所固有的“心理自由”的内在规律。以“过剩”的新的含义给予补充。五、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美育”的概念是席勒首次提出来的。他的美育
23、书简就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在“美育”方面的理论论著,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第一部明确系统地论述美育的论著。 席勒文艺思想的局限性。一,从政治上看具有明显的阶级改良主义色彩,而且产生引导人们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二,席勒的文艺思想在理论上仍未能真正摆脱康德主观先验主义的束缚。三,席勒的“游戏说”虽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内在自由的本质,但却从总的方面脱离了社会实践,并片面地将艺术为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四,席勒的文艺思想缺乏理论本身所应有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黑格尔思想的革命性和保守性,突出地表现在他提出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一命题中。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
24、、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诗学录、美学。 美学整个哲学体系分三大部分:一、精神现象学,导言部分;二、逻辑学,是核心部分;三、应用逻辑学,即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精神哲学又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美学的结构和方法:一、序论是全书的纲。二、第一卷艺术美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艺术理想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家的想象、天才和灵感、作风、风格和独创性的问题。三、第二卷讲艺术史,论述了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历史地考察了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的特点和发展演变。四、第三卷最长,分上下两册,讲各门艺术的体系。具体论述了建筑、雕刻
25、、绘画、音乐和诗这些门类艺术的特征和历史发展。黑格尔美学在方法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辨证法来研究美学,坚持历史的观点与逻辑系统观点的统一。 黑格尔的美的艺术哲学”的基本内容:1、艺术美的概念和美的定义。理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美、艺术美的本质,都是理念。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这个定义,是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总结,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2、黑格尔的理想性格说。3、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及其特征。把世界艺术发展的类型分为三种: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4、各门艺术的体系,诗论和悲剧冲突。黑格尔把诗分为三类:史诗、抒情诗、剧诗。5、悲剧论。运用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解释悲剧
26、冲突,揭示悲愤的实质,是黑格尔对悲剧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他把冲突看作是戏剧的最高的情境,认为戏剧冲突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第二种是自然条件,实际是社会条件产生的精神冲突;第三种是由精神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形成的冲突。这是形成悲剧的真正冲突,黑格尔强调悲剧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恩格斯明确指出:悲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所构成的冲突。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是一篇开创新诗理论即浪漫主义的宣言书。抒情歌谣集主要内容是:首先,主张革新诗歌的题材,把日常普通人的生活作为诗歌描写的内容。其次,重视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对“矫揉造作”的“虚假
27、描写”。第三,表现形式,主张发展民间的艺术传统。 第四,诗人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雨果克伦威尔序是一篇声讨伪古典主义的檄文,也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克伦威尔序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论述了浪漫主义的根源,原则和表现手法,强调真实、反对虚假、追求独创、批判模仿,颂扬天才,蔑视守旧,成了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新文学运动的宣言。1、浪漫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浪漫主义强调对理想的追求。3、浪漫主义运用优美崇高与滑稽丑怪对照原则。4、崇尚天才独创反对规范模仿。首先,雨果指出“三一律”已经成破屋梁木腐朽不堪。其次,天才在于创造,模仿流于平庸。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中总结了自己创作经验,把此书分成三个部分:
28、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他运用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创作了气势宏伟的人间喜剧,真实再现了法国社会的历史,塑造了大量的典型人物,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关于真实地反映生活的问题,关于典型人物的塑造问题,关于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问题等都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理论:1、主张真实反映生活,严格摹写现实。十分注意细节描写的真实。2、强调艺术家要创造伟大的典型。艺术哲学是泰纳语言学史上重要论著。一、“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说。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要素:1、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又与民族特性的概念相混同。2、环境。民
29、族特征是构成精神文化的一种永恒的“内在的动力”,环境是构成精神文化的一种巨大的外力。3、时代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精神意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等因素在内,泰纳把它们统称为“精神的气候”。精神气候如何对艺术品发生作用呢?首先是时代的精神状态对艺术家起着作用。其次,艺术家的创作也不是独立的,创造一个艺术品,除了艺术家本人的苦功与天才之外,还包括周围的群众以及前几代群众的苦功与天才。其三,艺术家从事创作,必然必然希望受到大众的赏识和赞美。二、特征说对艺术本质的认识。艺术要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必须发挥艺术家主观能动作用。从艺术的本质出发,泰纳规定了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三条尺度。首先
30、,一部作品价值的高低是随着作品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而定的。其次,艺术要表现有益的特征,这实际是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问题。最后所谓效果的集中程度就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品各方面的原素“通力合作,表现特征”的程度。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文学的思想性,反对纯艺术论。他强调作家与时代进步思想的联系,主张艺术对生活作判断。并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他对典型、对典型环境的理解,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一、人本主义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观:首先,他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人的阶级性,指出“人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哲学家都是某一政党的代表”。其次,他比较明确地认识到物质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艺术与现
31、实的审美关系所阐明的文艺观:提出了从生活出发的原则,1、生活高于艺术,现实美高于艺术美。明确提出:美是生活。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创作的根本规律是典型化。3、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4、“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这一定义直截了当地剥去了黑格尔悲剧理论的神秘外衣,指明了悲剧来源于客观事物。三、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践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以“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的假设的唯物主义态度,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艺术理论,阐明了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它在美学史上的最大功绩,是用“美是生活”这一崭新的、划时代的定义结束了长
32、期以来统治西欧的黑格尔派的定义,把美学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为俄国革命文艺和世界进步文艺的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美是生活”把美从“绝对理论”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提出艺术的三大作用: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对生活下判断。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是一篇俄国文学性质的文章,又是集中人民性问题,论述了人民性提出的根据,人民性的内容、意义、人民性的发展等问题。当时在别林斯基的倡导下,俄国出现了“自然派”文学,即现实主义文学。杜勃罗留波夫是以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文学和人民性的发展的。是从文学应该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劳动群众是社会的基础的观点,考察和提出文学的人民性问题的。杜勃罗留波夫肯
33、定文学在反映和判断社会问题方面的伟大作用,而这只有当文学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人民性原则的内容:1、文学的人民性要着重表现人民生活和愿望。2、文学的人民性要求作家以人民的观点来观察善恶,观察一切问题,体现出人民的利益。3、为了以人民的观点来观察一切,感受人民的感情,作家必须摆脱等级偏见和教育的影响。4、人民性还表现在它的为群众所理解的形式,运用从民俗那里来的鞭辟入里的语汇。 论述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首先,艺术真实是符合生活中事件的自然进程的逻辑的真实。第二,艺术真实要反映生活的本质,达到诗和科学的结合。第三,艺术真实包含着作家对生活的正确评价和态度。托尔斯泰艺术论详尽地论述了
34、艺术感染力的奥秘,提出了未来艺术的可贵设想,因此艺术论是托尔斯泰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极为庞杂的美学著作,它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和艺术观的偏激,书中掺杂着基督教的说教。但是贯穿全书的是宗法式农民的纯朴、偏狭的艺术见解和对贵族、资产阶级艺术的辛辣的嘲笑。1、艺术是传达感情的工具:艺术是“人类的生活条件之一”,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交际的手段之一”,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达感情。2、使感受者觉得艺术品正是自己要创造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艺术家传达的感情必须是独特的。其次,感情的清晰表达有助于作品的感染力。第三,艺术家的酌情的真挚程度直接决定艺术感染的程度。3、情感与博爱精神。 二十世
35、纪西方文艺理论主潮:一、诗学。二、标举体验:作家心理奥秘的洞悉 三、本体崇拜:艺术作品本体论研究四、读者中心:艺术的阐释与接受五、批判美学:文艺的社会价值取向六、诗学对话:研究当代西方文论的意义体验表达理解是狄尔泰精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也是他全部体系的核心范畴。狄尔泰在体验与诗中断言:诗向我们揭示了人生之謎。强调艺术体验的深拓性、超越性和普遍性,从人学的角度规定了人是社会的人,表达的创造性、完备性、有效性是表达的重要特点。寻求意义的形而上学冲动,是令人类精神活动的质素。精神科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解”的方法。狄尔泰认为,艺术作品集中体现了人类理解的本质。用“阐释的循环”这个概念大致包含三方面
36、内容:一是人的现实有限存在与认识历史的关系;二是传统的整体与总分的关系;三是解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诗的伟大想象与人生诗化:通过历史理性批判,完成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划界问题,并以体验表达理解为主轴贯穿于自己庞大的哲学美学体系中,他对文学艺术的看法,则集中表征在他对“诗的想象”的论述上,他的诗的伟大想象昭示出人的生命本体诗化的前景,同时也鲜明地体现出他的艺术观和生命观。尼采悲剧的诞生艺术:1、日神和洒神概念:比作梦境和迷醉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从文化的历史发展来考察希腊艺术,把希腊文化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2、合唱,从分析合唱入手研究对构成悲剧的诸多因素的。3、音乐和神话,悲剧在其发展的各个
37、阶段是以音乐为核心的。4、悲剧之毁灭.苏格拉底主义毁灭悲剧。4、悲剧之再生。在瓦格纳音乐剧中获得了再生。 对悲剧的诞生的反思及横向和纵向考察:1、生命的不死鸟。认为生命的永恒是建立在个体毁灭之上的。2、科学与悲剧。对苏格拉底代表的科学精神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是科学毁灭了悲剧。3、艺术与人生。对信奉道德说教的基督教进行了抨击。4、尼采与叔本华。同意叔本华把世界分为表象和意志两部分,日神世界和酒神世界实际上是这种划分的翻版,不同意叔本华对世界意志的彻底否定。5、尼采与瓦格纳。没有瓦格纳音乐剧,就不会产生悲剧的诞生。6、酒神精神与尼采哲学。酒神精神无处不在,成了推动尼采哲学发展的原始动力。尼采是从生
38、物进化的角度提出超人概念的。尼采哲学的核心强力意志与酒神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强力意志实际上就是从酒神冲动发展而来的。 杜威著作主要是反动的实用主义哲学,最能体现他的哲学观点的书是: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论文集人的问题。艺术即经验一书,集中表现了实用主义美学观和文艺思想。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杜威的真理观是工具主义的,他的实践观是实用主义的。他的美学思想、文艺思想核心是审美经验说,是建立在主观经验论的基础上,从审美经验即美感方面来谈美的本质以及艺术本质等文艺理论问题。艺术即经验涉及四个文艺理论问题:1、艺术即经验。认为艺术来源于人的美感,艺术起源于生活。2、审美经验与“理智经
39、验”。艺术的与科学的思维之异同;想象在艺术思维中的作用。3、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艺术离不开鉴赏和审美;在创作过程中,艺术与审美感受是有机联系的;审美离不开创作与再创造。4、内容与形式问题,认为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内容即诗歌。形式意即形状或体貌。实用主义美学及其文艺思想的总评价:以审判经验说来建立他的文艺理论体系,他反对把艺术与经验、哲学思维与形象思维、创作与鉴赏、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应该说是正确的。可取之处:从艺术史角度论述了艺术起源于生活,认为哲学离不开形象思维,科学也需要想象,想象对人类思维具有一种同其它功能不同的特殊功能,把创作与鉴赏比作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从心理学角度
40、分析了创作与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活动,他从主客体的统一,与理智的结合等几个方面,很好地说明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实际上是关于人格结构及其内部冲突的学说,大致可以分为本能论、人格结构论、心理解剖学三大方面。1、本能论:他认为人性之根本就是由生物能转换而来的心理能的发泄和反发泄。本能论奠定了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2、人格结构论:人格的内部结构,它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3、心理解剖学说:人的心理有三个意识层次:即无意识层、前意识层和意识层。非理性主义是他的思想的核心。二、艺术是原欲的升华论与诗人与幻想升华说的前提是动力论。动力论是弗洛伊德固守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
41、人的能量之源就是由人体生物能转换而来的心理能,能量聚集在本我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原欲,它是生命本能的核心力量。原欲与自我和超我之间永不缓解的冲突必然产生挫折和焦虑,为了消除挫折和焦虑,自我和超我就想方设法、主要方法有:求同作用、移置作用和升华作用、防御机制、本能转换等等。文艺属于升华作用。艺术是原欲的补偿。弗洛伊德由此开创了以无意识去解释艺术创作活动的文学批评方法。荣格对弗洛伊德把力比多强调成性动机的理论不满,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荣格因而成为本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实际上是关于人格结构、动力和心理类型的学说,大致可以分为人格结构论和心理类型论两个方面。将无意识分为两个层
42、面,表层只关系到个人,称为“个体无意识”,深层的无意识不是来自个人的体验,而是与生俱来的,因此,称其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原型”或“原始意象”。这些印在人们脑海中的祖先经验在各种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象征:艺术意象背后的原始意象。将艺术创作分为两种模式,一类称之为“心理的”模式,其创作素材来自人类意识领域,另一种称之为“幻觉”模式。 艺术家的人格类型与创作动力。精神在与世界的联系中,是朝着两个倾向发展的。一是朝向个人主观世界的内部倾向,一是朝向外部环境的外部倾向。荣格把这两种倾向称为“心态”即内
43、倾与外倾。还提出四种思想“功能”的概念和人格的八种类型。 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通过艺术创作心理奥秘的揭示,通过对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的揭示,通过对艺术的社会意义的揭示而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艺术本质观。分析了两种艺术类型和创作方法。一种作品类型是“心理的”,一种作品类型是“幻觉的”。荣格提出“自主情结”的这一概念对制作的自发性加以界定。反复申说艺术家人格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人对于幸福、满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的艺术家残酷无情甚至践踏一切个人欲望的创作激情。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是她进行探索的第一篇意识流作品。代表作是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伍尔芙是与乔伊斯齐名的意识流大师
44、。意识流小说出现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日益腐朽没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伍尔芙关于“人物中心”和“内在真实”的观点。强调“现代小说”要写人物,写人物性格。“内在真实”的观点,认为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特别是尤利西斯就表现了内在精神的真实,是更为接近生活的。特别强调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感受和直觉的作用。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人学的文学”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存在当作全部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将“自我”作为存在的核心、世界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出发点,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区别,成为以唯我论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它们都强调个人的体验,强调从人的心理现象(焦急、孤独、绝望、恐
45、惧等)中寻找有条理的经验材料。萨特尔致力于创立一种所谓“新”的人学,即关于人的存在与本质、人的自由与责任、人的命运与价值的学说:第一,关于“存在”的本体论。第二,所谓“存在先于本质”。第三,萨特尔的自由观。为什么写作的几个理论观点:1、创作与现实的关系。2、艺术的社会作用。3、创作和阅读的关系。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文艺理论观点:1、文艺自主性。关于散文理论是谈文学的形式变化问题,是核心思想,是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原则。2、反常化。艺术的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反常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创造出客体的可见视象,由此去仔细欣赏事物,而不是对事物的认知;种特殊感受,使人去充分贪图、感受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迷恋
46、沉醉于对其感受和体验之中,而非经感觉的机械性或直接跨过感受,得到关于事物是什么东西的认识结论和逻辑判断。艺术的目的首先在于唤起人的审美感受。3、艺术程序。对现成材料的一切旨在引起一定审美效果的艺术安排称之为艺术程序。艺术就是程序的总和。4、艺术形式。以形式和材料一对概念来取代形式和内容。5、影响。首先影响到布拉格,产生了布拉格结构主义。雅可布逊是本世纪最杰出的语言学家、诗学家和符号学家。语言学与诗学是一篇的理论纲领。1、语言学与诗学。(1)诗学在语言学研究中应该占据首要地位。(2)诗学与语言学问题联系紧密。2、诗功能(亦即审美功能)。把人类语言交际归纳为六个基本功能,成为著名的六功能图。与此相
47、应不有六因素图。3、隐喻和换喻。4、对等原理。隐喻和换喻的关系也是对等原理的一种表现。诗歌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平等现象,诗中人为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以平行原则为轴心,这是诗结构的特点。(1.)对立突出而鲜明;(2)对立不太突出。5、语法结构。他认为语法作用具有强制性特点。茵格尔顿主张研究物质的构成及物质的存在方式,并据此建立了他自己的由物质、形式、存在三个方面组成的综合本体论。茵格尔顿说有两类意向性客体,一类是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一类是纯意向性对象。茵格尔顿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有共同的述语,被认为是姐妹篇。茵格尔顿说语言学作品可以分为彼此既有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之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音层。第二个层次是意义单位层,即由字词的意义所构成的层次。第三层次是被表现的客体层。第四个层次是图式化方面层。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成为当代美学巨著。现象学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他的重心落在了“悬搁”、“还原”和“意向性”理论上。杜夫海纳通过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深入研究,建立起一个宏伟的现象学美学体系。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相互关联作为全书的中心。分析了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的区别,同时认为,知觉是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转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