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若木整理西方文论复习资料一、填空(15%)1、美在“数的和谐统一”的思想是由 毕达哥拉斯 学派提出来的。2、 德谟克利特 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3、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中,居于悲剧六个成分(性格、思想、情节、言词、形象和歌曲)之首的是 情节 。4、“ 灵魂回忆 ”说是
2、柏拉图灵感理论的一部分,其意是说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5、 论崇高 这部作品大约完成于公元前 一 世纪,作者朗加纳斯是与贺拉斯同一时代的人。6、贺拉斯“ 寓教于乐 ”理论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7、“四义说”是 但丁 提出的关于文学语言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艺术意义的多层次性,这四义分别指的是语言的 字面 义、譬喻义、道德义和寓言义。8、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文论家是的 布瓦洛 ,反映他古典主义理论的主要著作是 &nbs
3、p;诗的艺术 。9、在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做分别时认为诗与画有不同的美学原则,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 真 。10、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家中先崇尚莎士比亚后又完全贬低莎士比亚的作家是 伏尔泰 。11、在法国古典主义那里,理性即等于自然,等于 古典 P105 。(不确定)另一个答案是“道德”12、德国十八世纪卓越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提出古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是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此论影响了这一时代许多的诗人、艺术家,包括 歌德。13、席勒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审美教育书简 和 朴素
4、的诗和伤感的诗 。14、作为黑格尔一切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他的 理性万能论。190(不确定)15、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家 锡德尼 对诗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世界是铜的,而只有诗人才给予我们金的。”17、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冲突的本质理论认为悲剧冲突起源于 “好人犯了错误” 。18、亚里斯多德阐述文艺的主要著作是诗学 19、贺拉斯的主要文艺著作是诗艺20、布瓦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的艺术21、康德的美学和文艺思想主要在他的判断力批判里得到了表述。22
5、、康德认为创作符合审美观念的艺术形象要依靠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四种功能是想像力、理解力(知性、悟性)、精神力(理性力)和鉴赏力。在这四种力量中,鉴赏力是基础,但最重要的是想像力。23、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必然要看作出自天才的艺术。”他认为天才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就是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和鉴赏力。 24、黑格尔的美学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25、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绝对理念演变发展而来,理念发展为整个世界的矛盾运动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逻辑阶段,第二具阶段是自然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精神阶段。26、黑格尔认为性格是
6、理想艺术表现的中心,理想性格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整体性与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27、黑格尔依据艺术内容与形式的比例关系将所有人类艺术分为三类:物质表现形式压倒精神内容的,是象征型艺术;物质表现形式与精神内容和谐一致的,为古典型艺术;精神内容压倒物质表现形式的为浪漫型艺术。28、泰纳认为决定文艺创作和发展的三种基本因素是种族、环境和时代。29、圣伯夫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家。他是法国第一个专业评论家。30、左拉自然主义特别强调的是一种纯客观的写作,即以一种类同于科学的精确性去反映社会与生活。31、“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是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所言,这一观点
7、为作家从惠斯勒那里秉乘而来作为自己的唯美主义理论基础的。32、直觉是柏格森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他的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33、“艺术即直觉”是克罗齐直觉主义文艺观的中心观点。34、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35、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大家是加拿大学者弗莱 36、荣格的原型说来自于他的著名的“集体无意识”理论。37、在原型理论家那里,作为艺术家的作家本身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他是一个更高意义上的“集体的人”。38、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家弗莱特别强调文学的神学起源,他将所有的后来的文学都看作是神话的“移位”。3
8、9、为弗莱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文学批评著作是批评的解剖,这部书被认为是西方自浪漫主义时代以来文艺理论和批评所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40、从俄国形式主义起开始的形式主义转向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独立自足的世界,它一旦写出,就独立自在,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关系。41、列维斯特劳斯国际公认的最有权威的人类学家,也是被公认的结构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42、法国的罗兰巴特被认为是从结构主义转向解构主义文论的关键人物。43、在当今本文世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被认为是当今时代“富于开拓性的事件。” 44、巴赫金的思想引起了西方对整个思想文化的全面质疑和反思,“巴赫金之后”,“巴赫金时代”等术语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
9、巴赫金式认识方式的推崇。45、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托多洛夫发表了叙事的结构分析,提出了“叙事学”这一术语。46. 从俄国形式主义起开始的形式主义转向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独立自足的世界,它一旦写出,就独立自在,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二、请写出以下几种文论学派的基本理论前提(15%,3题)1、直觉主义文论298、296、317德国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气候,由康德始发的哲学思潮和浪漫的悲观主义文学氛围,是直觉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精神土壤。直觉主义本来的意义是反理性主义、反逻辑主义,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强调艺术与理性、道德、生活、功利、科学的分别。直觉主义理论家强调艺术的独立性,认为艺术依靠
10、直觉感悟,而直觉是对形式的把握、对本体的表现,因而即是创造。直觉主义文论强调直觉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非理性、无意识的色彩。2、新批评派文论417、431、427(这题不懂)新批评是一种重视形式的批评,直接从方法论的角度为新批评派予以奠基的是英国的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和艾略特的“有机形式主义”文学观,他们是新批评的先驱。新批评派把文学看成非个性的、具有客观标准的独立的象征有机体,才导致只能对文学做语义分析,才能探索象征意象的含义。它主张把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并为此设计了一整套的批评范畴和批评方法,如客观关联物、含混、张力、悖论、反讽、语境、语调、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等。3
1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378、382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形成受到索绪尔结构语言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使得形式主义文论家关注文学语言,注意以严肃的科学态度研究文学本身。其理论有两大基石:一是雅克布森提出的“文学学”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性”,使文本成为艺术品的技巧或构造原则;二是什克洛夫斯基发展了“对文学自足性的信奉”这一形式主义终极前提,把文学作品看作是独立自足的艺术整体。三、名词解释(20%,4题)(暂时不改)1、柏拉图“理式论”和“灵感说” (05级曾考过)1718、26理式论是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理式”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
12、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低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是神的化身。柏拉图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人们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经过感觉,只需对理式的“领悟”。灵感说: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柏拉图把它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从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获得灵感的过程三个方面予以解释。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付”;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这种回忆能够把握住事物的真实体,达到
13、对理式世界的正确认识。2、亚里斯多德“净化论”、悲剧“冲突论” (05级曾考过)3638 “净化”一词本是宗教术语,原文是katharsis(音译“卡塔西斯”)。“净化论”是亚里斯多德对于悲剧的社会作用的解说,他认为悲剧通过人物动作“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即为“净化”。即悲剧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的心情并让压抑的心情得到疏通,通过情绪的放纵和宣泄最终使人心情恢复平静,达到心灵的净化。悲剧“冲突论”即悲剧“过失说”,其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他规定: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所以犯了错误。然而他的性格、品
14、质又是善良的,是“比一般人好的人”,是与我们相似的人,这样,当他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灾难时,就博得了观众的同情。由好人犯了错误引发的悲剧冲突,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同情。3、 贺拉斯“寓教于乐”50贺拉斯认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在使他人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必然也要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如诗既要给人快感和乐趣,又要增加人的知识、对生活有所帮助,二者缺一不可。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理论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但也隐含着使文学创作可能出现公式化概念化的情况,如果把文学只看作是“教”的工具,而把“乐”看作不过是“教”的手段,用这种思想指导创作,很容易导致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4、
15、康德“纯粹美”和“依存美”159纯粹美就是不以对象的客观合目的性为前提, 其本质特征是不涉及对象的存在因而无利害感,不涉及概念而又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由“共同感”决定而有必然性。核心问题是审美不涉及存在,只涉及表面形式,因而无利害感。依存美则以对象的客观合目的性为前提,受概念的制约,依存美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然而依存美不低于纯粹美,相反,美的理想不在纯粹美,而在依存美。5、 黑格尔“理念”论174黑格尔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又称这种绝对精神为理念。在他看来,理念是运动的、联系的和要外化为现实的,理念本身包含着矛盾,这种矛盾决
16、定着它要向对立面转化,即转化为现实,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就是这种理念自身矛盾运动的表现。理念的矛盾运动有三个阶段,分别是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6、 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说355356“集体无意识”又称种族无意识,是比“个人无意识”更深一层的、由先天或者说由遗传得来的潜意识,它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或称“原始意象”。原型意象或原型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原型是指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型,是一种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决定着人类知觉、领悟、情感、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致性。原型与人类特定的存在模式或典型情境息息相关。集体无意识原型普遍存在于原始人的生活
17、经验之中(或者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本身),保存在他们的神话、巫术和传说之中。7、 弗莱“神话原”365神话原(Mythoi)是在文学意象世界循环运动中凝成的基本要素,是在逻辑上先于题材的文学叙述程式、叙述结构或叙述模式,决定了文学类型及演变。弗莱认为,文学的叙述模式从总体上看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弗莱把四种神话原(或叙述模式)与文学的四大类型统一起来,即喜剧是春天的神话原,浪漫传奇是夏天的神话原,悲剧是秋天的神话原,反讽和讽刺是冬天的神话原,代表着主要的神话运行方向。8 雅克布森“文学性”378雅克布森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某一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进而提出“文
18、学性”的概念。文学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即“文学性”。“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区别性特征,即使文本成为艺术品的技巧或构造原则。雅克布森把文学研究的焦点聚集于作品的形式上,使文体、语言、手法、结构、技巧和程序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9、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 (05级曾考过) “陌生化”是形式主义学派最关心的问题,什克洛夫斯基所谓的语言的陌生化,是相对于语言的自动化而言,他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能产生文学性。“陌生化”是指对于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处理,是对付机械化、自动化的武器。陌生化的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
19、诸如强化、凝聚、扭曲、拉长、缩短、颠倒位置等等,使日常语言“变形”,它是“文学性”的源泉。10、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意图谬误”“感受谬误”422、423“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出自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两篇文章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意图谬见”是指把作品的意义等同于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意图。他们认为作者的意图与作品的价值无关,不能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想获得一部作品的意义,读者只需“细读”作品本身,而把作者视为“面具人物”,研究其生平、思想、创作意图等来评价文学作品的实证主义批评陷入了“意图谬误”,必须抛弃。“感受谬误”指的是把作品与读者对该作品的阅读效果混为一谈,根据读者
20、的阅读感受来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强调读者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作品,而是要按照作品本身的规范小心翼翼地加以解读。“感受谬见”分为四种:感情式谬见、想象式谬见、生理式谬见、幻觉式谬见。11、 巴赫金“狂欢化”、“小说性”“对话主义”488、489、488狂欢化来自于欧洲狂欢节上形成的意蕴深邃的世界观,狂欢节的世界观可以渗透到狂欢式中,而狂欢式转为文学语言,这就是“狂欢化”。它是一种特有的文学思维方式或世界观,一种由诙谐因素组成的、特殊的语言或符号系统,可视作更宽泛的精神文化现象,是历史诗学,尤其是题材诗学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小说性:巴赫金认为小说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是一种特殊种类
21、的力量,在形式上是未完成的,是“唯一正在形成的体裁”;在根本上是反规范的;不允许独白,而坚持在现存体系所认可的文本与它所拒绝的文本之间对话,他称之为“小说性”。“小说性”在本性上是砸毁偶像的,永远是追求探索的,是理想的小说必须具备的特征。“对话主义”是巴赫金关于复调小说的基本问题之一,他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概念从一种文学体裁转换成“哲学范畴”。对话主义体现着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文化意识。它承认世界是由差异构成的,差异就包含着矛盾和对立,但它倡导在保持各自的差异和特殊性的前提下,多元共存、相互作用,而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亦不是机械地一分为二或二合为一。它反对对抗,主张对话,强调每一种理解只不
22、过是对话链环上的一个环节。每一种理解都具有未完成的性质,而凭借它的“未完成性”可以将人们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四、请写出以下文论家的主要理论贡献(30%,3题)1、泰纳的“三要素”理论(p260-264) 泰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论证了决定文艺创作和发展的三种因素:种族、环境与时代,后来在艺术哲学中又集合具体的文艺现象,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1)种族与文艺。 P260 他所说的“种族”因素,实际是指由天生和遗传所造成的民族特性。这种特性会显示出一个种族的血统与智力上的共同特点,成为某一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标记和永恒的本能,直接影响文艺的创作和
23、发展。例如希腊这个种族,由于性格开朗、活泼、愉快,所以荷马、柏拉图的诗篇具有恬静和喜悦的风格。希腊民族性格、特性,决定了希腊艺术的这些特征,也构成了希腊文艺发展的原始动力。(2)环境与文艺。“环境”因素包括地理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任何种族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偶然性的和第二性的倾向掩盖了他的原始倾向”,“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也起了干扰或凝固的作用”。例如,从地理环境上说,住在寒冷潮湿的民族会被忧郁或过激的感觉缠绕;再如社会环境:国家政策、政治局面、军事战争、宗教信仰等,也都会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比如,希腊人与波斯人的壮烈斗争孕育了希腊的悲剧,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出现,恰好与法国路易十四统
24、治时期,确定了规矩礼法,讲究庄严与与文雅的社会习俗有关。(3)时代与文艺。他所说的“时代”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统称为精神气候,这对文艺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气候即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统治地位。艺术家作为时代的一员,而且是感受神经敏锐的一员,时代的精神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他的思想和感情,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例如法国17世纪的时代精神是以维护王权为神圣职责,以感情受理性控制,服从义务为最大的荣誉。这种精神气候影响了艺术家,内容上的雍荣雅正,形式上的严谨规范,这就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得以产生的原因。2、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论P268271(小改)(1)以科学控制文学,使文学回到自然。他认为自然现象本身体现
25、着真理,而作品都应以真理为基础,那自然主义就意味着回到自然,在文学上就是回到自然和人。只有用科学控制文学,才能真正回到自然,使文学立足于真理的领域。他主张以生理学、遗传学为指导去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去描写人。为了“回到自然和人”,写人则“首先从人生的真源来认识人”。比如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然而,以科学控制文学,意在追求科学性和真实性,但这种控制的结果是使文学创作违背了艺术规律,失落了真实性。(2)以科学的态度记录事实。自然主义要求艺术家要以科学家的身份记录事实,科学地客观地反映现实;不应有政治倾向,不应做道德评价,他不是政治家、道德家,而应该是科学家。因此,对现实不加变化和增减,没有想象和夸张
26、,没有强调与概括,没有倾向与评价,只要事实,这就是自然主义的“照像式”的反映生活。(作品中不要表现作家的意思。)但这种观点违反了艺术规律。(3)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写作。他认为,实验的方法是先给人物造成一定的环境,让他在其中活动,通过这种实验得出关于这个人的知识,用以证实遗传、生理、环境等对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写小说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实验的过程。但这种实验小说理论混淆了科学实验与艺术创作的区别,抹煞了艺术创造的审美特征。3、尼采“日神精神”说和“酒神精神”说(P304)这是尼采的艺术本质论。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尼采借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人生关系的两个象征,日神精神和酒神精
27、神是两种艺术冲动,它们的产生是由于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而萌发的,其目的是为了拯救人生。(1)在尼采看来,日神精神是一种“驱向幻觉之迫力”,它所要获取的是美的外观,而美的外观实际上又是人的一种幻觉。驱向幻觉、追求美的外观是人的本能,日神崇拜就是这种本能的象征。人们自己制造梦幻并欣赏这梦幻,寻求一种从人生悲剧中解脱的宁静愉悦。古希腊的造型艺术(雕刻、绘画)及大部分文学(史诗、神话)都是日神精神的体现。(2)酒神精神则是“驱向放纵之迫力”,它所要获取的是解除个体存在、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在于忘掉自己的个性和世俗的追求,重新与自然合一,在令人痛苦甚至毁掉自己中求得换了。希腊音乐是酒神精神的最好
28、体现,而悲剧和抒情诗表现的是酒神的内容,而表现为日神的形式。他把悲剧和抒情诗看作是相似的艺术,两者的内容都体现了酒神精神,因而是“音乐的”,它所表现的是强大生命力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创造激情,而形式是日神的,即呈现为一种和谐的梦幻世界的美丽幻想,也就是说,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对立原则被“和谐”后形成的组织,是被“和解”的张力所组成的形式。4、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文论观(309310)柏格森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尼采的直觉主义艺术理论.(1)直觉:艺术家和艺术目的论。直觉是超出逻辑其外的非理性的东西。在直觉时,人暂时逃脱世俗变迁的纷扰,而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与外界或世界本体相通。他认为:A、
29、只有艺术家才能掀开大自然与意识间的帷幕(即由我们的功利心、个人利益的实际需要所造成的)看到背后的实在,因为艺术家具有“与生活较为脱离的心灵”,它就是直觉产生的基础。B、艺术家的艺术禀赋限于他的一种感觉,这就是艺术的多样性的根源。C、艺术直觉的超功利、非理性特点,同时决定了艺术的特点。艺术的目的在于清除功利主义的象征、传统的和社会公认的类概念,即清除使实在和我们隔开的一切东西,从而使人们可以直观其本身。(2)艺术特征论:独特、个别、不可重复。艺术不是一般事物、符号和类型,而“总是以个人的东西为对象的”。它的描写独一无二,效果却有普遍性,这是因为个别中包容有实在和真理。例如,悲剧使人悲,喜剧使人笑
30、。(3)(3)喜剧因素研究:笑与滑稽。他认为喜剧所表现的是滑稽,滑稽引发的效果是笑。笑是诉之于纯粹理智的活动;不是纯粹的、也不是毫无利害观念的乐趣,笑里掺和着羞辱人从而也使纠正人的秘密意图;笑也不是公正无私的。总之,笑是一种纠正手段,有极大的功利作用,笑的基础是滑稽。柏格森以直觉为基础,宣扬艺术与科学、功利的区分,但鼓吹艺术的纯直觉性,排除一切社会功利,则走向极端。5、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P363366(1)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弗莱认为,文学并非作家个人独创,而与神话密切相关。神话表达了原始人的欲望和幻想,随着科学兴起,原始人的欲望和幻想收到压抑,神话趋于消亡,但它“移位”为文学继续存在,
31、神也相应变成文学中的各类人物。他将整个文学系统分为五种模式:A主人公是超人的神,关于他的故事即神话;B主人公是童话人物或传奇英雄,即传奇、民间故事等;C主人公是人间英雄或领袖,大多是史诗和悲剧;D主人公是普通人,如喜剧和现实主义小说;E主人公在体力上和智力上都不如我们,这便是反讽文学模式。(2)原型意象与作品的基本类型。弗莱认为,文学最基本的共性在于对“原型”的摹写,原型就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作品中包含的神话象征。他认为文学是对神话原型的摹仿,揭示潜藏的人类深层愿望。原型意象包括:神启的意象,魔幻的意象,类比的意象。其中,类比的意象又分为天真类比意象,自然和理性类的意象,经验类的意象
32、。(3)神话原:神话的叙述模式。神话原,是在文学意象世界循环运动中凝成的基本要素,他们是在逻辑上先于体裁的文学叙述程式、结构或模式,决定了文学的类型及演变,从总体上看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摹仿。他把四种神话原与文学的四大类型统一起来:A喜剧是春天的神话原;B浪漫传奇是夏天的神话原;C悲剧是秋天的神话原;D反讽和讽刺是冬天的神话原。(4)“向后站”的批评。弗莱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更重视文学传统、惯例及文化与语境的作用。他认为批评家不仅要细读一部文学作品,更要在文学的整个文学的系统关联中研究作家作品。他从读画的角度提出“向后站”,主张用“向后站”的办法远观一部文学作品,从大处着眼,以发现这部文学作品与
33、其他作品的怜惜,找出其中带普遍性的原型因素。6、燕卜荪的含混说的主要理论贡献。P424“含混”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是由措辞简短或语序颠倒以及多义词的使用引起的。燕卜荪认为“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他使用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用的反应”,就会造成“含混”。所谓“诗无达诂”,就说明文学语言具有不同于科学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诗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诗之为诗的要义所在。诗的语言能够同时激活数种各异的意义层面,由此产生的含混是优秀诗作的基本特征。(1)参照系的含混:某一物与另一物相似,但它们有几种不同的性质都相似;(2)所指含混:上下文引起的多种意义并
34、存,包括词的多义和语法不严密产生的多义;(3)意味含混:两个明显不相关的意义同时出现;(4)意图含混: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意义互相不一致,反映作者的一种复杂综合心态;(5)过渡式含混:一面写一面发现真意所在,导致一个词在上文与下文的意义不一致;(6)矛盾式含混:表述的东西是矛盾的或累赘的,迫使读者必须自己作出解释;(7)意义含混:一个词的两种意义,一个含混语的两种价值,正是上下文规定的相反意义。7、韦勒克和沃伦的层面分析理论(P426)韦勒克和沃伦的层面分析理论主要在他俩的著作文学理论中,它是一部论述文艺学原理的著作。在其理论著作文学理论中,他们试图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在文学研究与非文学研
35、究之间,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边界线。他们认为文学语言和一般艺术媒介不同,而且每件作品都有独特的意义;文学研究的对象应是作品本身,是“内部研究”,而非“外部研究”。他们反对把内容理解为某种物体、把形式理解为某种容器的“二分法”;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符号和意义体系,而每个层面都有不同的组合和变化。韦勒克借助波兰现象学加英伽登的“现象学”方法,根据一般读者阅读作品的次序和经验,对文学的各个层面进行认真细致的区分:(1)是语音层面,语音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构成因素,甚至是规范意义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在抒情诗中,不同的韵律和节奏的相互交织,构成了多种多样的“潜在语音模式”,它影响
36、着意义的表达,规范着意义的阐释。(2)是意义层面,它是意义单元的组合。每一个单词都有其意义,不同的单词可以组成不同的语言单位(短语、语句、话语等),它们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意义。(3)是意象和隐喻的层面,它们是作者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学作品的组成要素。(4)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体系中的诗的特殊“世界”,可以把这些象征和象征体系成为“神话”。文学理论是新批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对新批评理论的系统的总结和概括。8、罗兰巴尔特“叙事结构分层理论”P463他认为叙事作品是具有普遍性的文学样式,对其研究必须建立一种共同模式来描述所有叙事作品的某种普遍性,而语言学本身就是叙事作品结构模式分析的基础。他将
37、叙事作品分为“功能”、“行动”、“叙述”三个描述层次。(1)“功能”是叙述的最小单位,构成叙事的最基本层次。相对叙事来说,功能作为一种陈述,总是表达某种“意思”而非意思的表达方式,是一个内容单位。例如金手指中庞德“拿起四只听筒中的一只”中的“四”便成为功能,是一个体现内涵的单位。功能又分为“功能”(核心、催化)和“标志”(标志、信息)两大类,其中,“核心”是基本功能单位。功能,作为叙事基本单位,在一定逻辑关系作用下联成一个个序列,最终完成相互联系的叙事过程;但功能序列间的联系是通过人物行动来完成的。(2)“行动”即人物层,在叙事作品中,人物只是行动的参与者,每个人物都是通过由序列构成的行动范围
38、中的行动显示自己的特征。他以“行动”对人物进行分类,采用“我”“你”“他”三种人称形式。“我/你”之间是直接对话,都是人称,而“他”则可能指许多人或任何人,是非人称的常体。这种分类解决了行动层的关键,但由于是话语主体而非行动主体,就需要与“叙述”层结合。(3)“叙述”观察的是叙述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关键是“谁是叙事作品的授予者”,而与之联系的是叙述者的代码,分为人称体系和无人称体系。不过,这两者经常在具体叙事中混用(因为语言本身有一套适合叙述又旨在排除说话人“现在”的时态,故为无人称;但叙述本身就发生在说话的“即刻”,故人称主体又会进入叙事过程)。在“叙述”层中,是叙述符号把“功能”和“行动
39、”纳入作为叙述交际的作品,同时把读者带入作品的世界。9、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P488(1)狂欢节、狂欢节世界观:巴赫金认为源于欧洲的狂欢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活”,是一种现实的杂语现象,它形成的一整套带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又蕴含着意蕴深邃的狂欢节世界观: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对话精神,坚持开放性,强调未完成性、交易性,反对孤立自足的封闭性,反对思想僵化和教条。狂欢节世界观渗透到狂欢式中,而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就是“狂欢化”。(2)狂欢化:是一种特有的文学思维方式,是艺术地把握生活的强大手段,是一种由诙谐因素组成的、特殊的语言或符号系统,是一种宽泛的精神文化现象。(3)小说性:巴赫金认为狂欢
40、化诗学是体裁诗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体裁是观察和理解现实的方法,而在众多体裁中,他选择了“小说”展开研究,因为:A、小说在形式上是未完成的,是“惟一正在形成的体裁”;B、小说在根本上是反规范的;C、小说不允许独白,坚持“众声喧哗”的平等对话。而“小说性”在本性上就是砸毁偶像、永远是追求探索的。他认为理想的小说是体现了“小说性”、“民间性”和“杂语性”的,即狂欢化程度较高的小说。(4)狂欢化诗学理论的贡献,在于发现并揭示了狂欢化文学的艺术原则:A、新的艺术思维以狂欢节的眼光看世界,“颠倒看”,正面反面一起看;B、鲜明的指向性针对高级的、权威的语言、风格、体裁等,拿它们“开涮”,动摇其绝对的权威性等级
41、的优越感;C、从下层制造文学革命以旧修辞学贬低的体裁,如小说等颠覆传统体裁观念;D、独特的手法杂交。10、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对话主义(P485-488)(1)复调小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复调小说理论,陀氏的长篇小说即为复调小说的范例。A、复调小说PK独白小说:“复调”一词来自音乐术语,指多声部。而复调小说即多声部、“全面对话”的小说,突破了已经定型的“独白小说”,使小说呈开放性,减弱由作家全知全能式安排的封闭性。“复调”实质上是对“全知全能叙述者”创作主体的解构。B、在“作者(文本)主人公读者”的关系上,作家以全新的艺术立场,使自我意识成为主人公的重要方面,使人物具有内
42、在的自由和相对的独立性,呈现出开放性、未完成性和未论定性,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呈现平等的对话关系。(2)对话主义A、对话性:巴赫金以陀氏为例,认为复调小说家关注的不是自己的声音,而是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立场,使作者的立足点、视角发生变化,艺术结构和手段也得到更新;对话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语言的对话原则,体现思想与文化内部的复杂运动。B、对话主义:将对话性上升到方法论层面,即为对话主义,它体现着一种平等、民主的文化意识:a承认世界由差异构成,倡导在保持差异、特殊性的前提下,多元共存、相互作用;b反对对抗,主张对话,强调每种理解即为对话链上的一环;c每种理解都有“未完成性”,凭借
43、“未完成性”可将人们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六、结合实际论述题(15分20): 1、试举例说明康德的“纯粹美”概念和“依存美”概念之间的差异和区别。(需补充)1)康德认为,使某一对象成为美的对象的审美活动,但他也意识到审美判断往往和知识判断、道德判断等联在一起,美也并非和道德、认识隔绝,因此康德提出“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别。2) 纯粹美是不涉概念、利害和目的的,而依存美则是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的。康德举例,花是属于纯粹美,即便一个人知道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在对花做审美判断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这花是否合作为生殖器这一目的,它只是对花的纯粹形式的判断。而对一个人的美、一匹马的美、一座建筑物的美的判断,
44、却是以一个目的的概念为前提的。所以花的美属于纯粹美,而人、马、建筑物的美属于依存美。在康德看来,纯粹美是极少的,如:“鹦鹉、蜂鸟、极乐鸟、海产贝类、希腊风格的描绘、框缘或壁纸上的簇叶饰、无标题幻想曲、缺歌词的音乐等”,大量的美属于依存美,并且,依存美并不低于纯粹美,相反,美的理想不在纯粹美,而在依存美。康德把审美看作是联结认识和道德的桥梁,是形成文化道德的人的手段,因此他不能不把理想的美看作是依存美。2、举例说明新批评的主要批评范畴 1)新批评的理论范畴包括:“客观关联物”、“含混”、“张力”、“悖论”“反讽”、“语境”、“语调”、“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新批评家们用这些范畴
45、去把握、理解、描述文学特征,它们标志着新批评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的深刻程度。 2)反讽”:新批评派赋予“反讽”以新的内涵,并把它作为评价文学的一个重要尺度。查瑞兹认为诗必须经得起“反讽式观照”“通常互相干扰、冲突、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布鲁克斯认为,反讽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它是诗歌的结构原则,是“诗歌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方面”。3)“悖论”是指那种表达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在布鲁斯特那里,悖论不仅是语义陈述上的特征,而且是文学结构上的特征,特别是诗的结构上的特征。他宣称:“诗的语言是悖论语言。”“悖论正
46、符合诗歌的用途,是诗歌不可避免要使用的语言。”诗不必处处出乎逻辑,因为常常具有悖论的性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就包含了这样的悖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易于理解;“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难以理喻。这里的“死”和“活”都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和存活,一指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和永生。有的人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已经死去,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却已经死去(虽生犹死);有的人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已经死去,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却获得了永生(虽死犹生)。这一诗句表面上自相矛盾,实质上千真万确,因而属于“似非而是”之句,即所谓的“悖论”。 4)“隐喻”一
47、般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婚姻是一座城堡,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人们借助不同的“彼类事物”并通过“彼类事物”城堡,来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婚姻,这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心理行为。“婚姻”的意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和不断地完善起来的,因此又必然涉及到意义的衍生和变化。在新批评派那里,隐喻是诗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隐喻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使单个词语,如“山脚”;也可以是独立成篇的文体,如寓言。 5)“语调”也是新批评派特别标举的一个重要概念,查瑞兹认为,语调是我文学作品中的说话人“对他的
48、听众所采取的态度”,“他说话的腔调能够表现出他对其听众采取何种态度”。语调可以揭示说话者的出身、地位、修养、个性等因素,也可以揭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出身、地位、修养、个性等因素所作的基本假设,因而可以昭示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6)“张力”这个概念的创造者是艾伦泰特,它是由两个英文词拼凑而成的把内涵(intension)与外延(extension)的前缀都去掉就得到了“张力”这个概念。在文学用语中,它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常常是不协调的,充满了对立与矛盾,这种内涵和外延的矛盾对立和互相作用,就形成了张力。3、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的具体运用答:(1)罗兰巴尔特借助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把叙事作品划分
49、为“功能”、“行动”、“叙述”三个层次,企图建立一个能描述所有叙事作品结构的模式。(2)功能层。“功能”是叙述的最小单位,它构成叙事的最基本的层次。相对叙事来说,功能作为一种陈述,总是表达某种“意思”而不是意思的表达方式,它超出所指层,因此也是一个内容单位。如金手指中写到庞德在情报处值班,电话铃响了,“他拿起四只听筒中的一只”。“四”这个符号就单独成为一个功能,它可以让读者想到对于整个故事不可缺少的关于先进官僚技术的概念。(深入:功能可以分成“功能”和“标志”。作为“横向组合的断定”的“功能”可分为“核心”和“催化”两类,“核心”是基本单位,如“电话响了”、“庞德听电话”,“催化”则起补充作用,如“庞德走过去,放下香烟,拿起电话”;作为“纵向聚合的断定”的“标志”可分为“标志”与“信息”,“标志”包含一些含蓄的所指,它提示性格、气氛等叙事内容,不包含信息成分,而“信息”则只提供现成的知识,如“钟敲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