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个一评价材料: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课时北京的春节学校:庞家会小学姓名:张桂林年级:六年级科目:语文 课题:第二单元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编号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2、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3、学习课文顺序得当、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春节民俗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谈话导入 【出示】对
2、联“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动地迎新年”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预设】教师相机板书相关词语:热闹、喜庆、团圆、祥和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预设】时间顺序,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中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之后忙着准备年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初六铺户开张;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二)分清详略,熟读了解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文中做上记号。集体交流:详写: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3、略写:准备年货,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2、看来,同学们上课学习很认真,收获也颇多。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再次走近老北京的春节,去看看那儿的大人小孩是怎样过春节的,再次感受春节带给我们的喜庆和欢乐。(贴“春”)【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为后文理解重点语句做铺垫】(三)深入品析,感受习俗1、同学们,北京的春节如同一场大戏,如果说腊八这天算是拉开了北京春节的序幕。那么除夕、初一、十五则是高潮迭起的日子。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把相应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看看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旁边做好批注。2、品读腊八部分,说说腊八节有些什么风俗习惯?交流:熬腊八粥。品读“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
4、农业展览会。”思考:熬腊八粥的材料都有些什么?老舍是怎么说的,你感觉老舍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人觉得幽默风趣呢,快速找找。生品读“彩排” 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几个饺子。”-“色如翡翠”、“色味双美”两个词,语言简练,写出了腊八蒜颜色好看,让人忍不住就流口水。 “熬腊八粥”这个句子还引用了俗语,让人通俗易懂。这两个句子都应用了比喻的修辞。读到这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小结:看似平常的一个比喻,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垂涎三尺,回味无穷啊!这样的语句真是怎么样啊!讲到这里你能总结出老舍的语言特色吗?【预设】平中见奇、通俗易懂、风趣幽默3、品读除夕部分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
5、一天?(除夕)除夕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热闹。)写除夕的部分用了什么样的构段方式吗?(板书:总-分)第一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课文第7自然段围绕着“除夕真热闹”具体写出了人们的哪些活动,你从中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热闹?(出示文本:第四段“热闹”一词用不同颜色)生汇报。(A到了除夕可真热闹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我觉得除夕的晚上大家都做年菜,穿漂亮的衣服,还放鞭炮,所以很热闹。这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B到处是酒肉的地香味,出门在外的人都赶回家里来吃团圆饭,很热闹,这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C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屋里贴着年画,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我觉得很热闹。这是一种红红火火的热闹。)这样
6、的画面让你想起了哪首诗啊?(指名背诵元日)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谁能读出除夕的热闹喜庆?(生进行评价)这是一种(香甜红火)的热闹:(全班读)这是一种(通宵达旦)的闹:(指名读)(抓“不许”,再次体会老舍的诙谐幽默)这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男生读)知道什么是守岁吗,大家守岁的目的是什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热闹呢?这是一种(拥有传统美德)的热闹:(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除夕的热闹团圆呢?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全班都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配乐金蛇狂舞)你们明白什么是守岁吗?说关于“岁”的传说据说呀,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青人守岁的话,就可以为自己
7、的父母增寿。现在我们过年还有守岁吗?【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鳌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4、略微品读初一部分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来到了。正月初一是怎样的光景呢?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正月初一的景象?【预设】正月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呢?来,比较一下,初一与除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点击“截然不同”变色)【预设】(生1: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生2:除夕的晚上没有月亮,黑乎乎的,正月初一人们可以出去。生3:
8、除夕的晚上哪一家都是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很忙,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庙会也开放了,可以看美景。生4: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可以逛庙会,骑毛驴,看美景,很闲。除夕的晚上要赶做年菜,吃团圆饭。)庙会上有哪些好玩的呀?是啊,逛庙会可是咱中国咱北京的特色活动,作者正是抓住了逛庙会这一特色活动进行详细的描写,今天啊老师把北京的庙会也搬到了咱们的课堂上,大家也可以来逛逛。(可以出示逛庙会图片,结合描述:办庙会时,各处寺院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你瞧,此时,人们载歌载舞,欢庆着佳节的到来。) 春节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这时,人们可是不管多忙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只为过个团圆、
9、吉祥、悠闲、欢乐的春节。如果说除夕的晚上是热闹的而又忙碌的那么大年初一是比较生:悠闲的。在这各具特色的热闹和悠闲中,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5、品读元宵节部分大年初一过完了,同学们可别撇下脚步,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更精彩的是元宵咦,同学们,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够热闹了,老舍爷爷却说“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点击出示句子)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11段,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观花灯 吃元宵)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花灯的?(作者从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对花灯作了详细的介绍。)写元宵节这个部分详写了观花灯,还略写了什么?(吃元宵,为什么
10、这样安排?再次体现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特点。)全班交流(1、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2、那你从这句话中品出了元宵节的怎样的味道?3、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这种红火而美丽呢?)【预设】生:元宵节有很多的灯,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很好看。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生: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生: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等里还有丁动作想的小铃铛呢灯很多,所以很热闹。 生:街上有各种冰灯,小孩子们好奇,大人们就会带着他们去看,街上人很多,就会很热闹。生:小孩子要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便元宵节到处是灯,
11、太美了,所以老舍先生说生读: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老北京的灯会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我们这里也有灯会,来,看看去。(放花灯图片,描述:元宵节前夕,街上早早地挂上了各式的灯笼,把节日的街头装扮地焕然一新,到了夜晚,灯光亮了,到处喜气洋洋,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猜灯谜,闹花灯,你们瞧,这是)师:同学们,徜徉这花的海洋,灯的世界里,你们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成语呢?(张灯结彩、流光溢彩、灯火通明、红红火火)看着这么热闹的灯会,让人不由地想起了“盏盏花灯报元夜,岁岁瑞雪兆丰年,玉烛长调千户乐,花灯遍照万家春”想起了老舍笔下的元宵生: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12、,红火而美丽。生:元宵佳节闹花灯,灯红人喜庆佳节。举杯邀月送相思,月圆人圆乐团圆!此时,就让我们再一次诵读作者笔下的元宵生: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设计意图:强化一下记忆,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四)回顾总结、领悟写法1、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到了。生:残灯末庙2、师:春节在正月十九。生:就结束了3、师: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4、同学们,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但是,不管多少年以后,咱们都忘不了这老北京的老规矩,其实,老舍先生写的这篇课文,我们也可以把它编成一首童谣。老师在编写的时候特意留了一部分给你们,大家试着把它
13、完成。【预设】老北京,过春节,腊月初旬就开忙。腊八粥,家家熬。腊八蒜,色味美。二十三,糖瓜粘,家家户户过小年。除夕夜,真热闹,贴年画、放鞭炮,年饭、守岁熬通宵;年初一,忙拜年,大人小孩儿真悠闲;初六户户新开张,店里伙计并不忙;正月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喜洋洋;正月十九年一过,大家做事又照常。5、看看老师帮你们编好的歌谣,老师也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童谣。6、领悟写法:同学们,看来这篇文章已经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看看作者怎样写这篇文章的,文章在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小组讨论。(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来写;(2)有详有略地写,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
14、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板书:有详有略)7、那我们今后的作文中也应该抓住重点内容来写,做到有详有略,让人印象深刻。抓住特色活动来写;语言凝练,通俗;语言幽默风趣。8、同学们,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才宣告结束,期间共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作家老舍却仅仅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及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今后同学们要懂得运用刚才总结得出的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的习作。我们课后的“阅读链接”向我们推荐了梁实秋的过年以及斯妤的除夕大家可以好好地比较,和课文中的除夕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看看他
15、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9、通过比较我们懂得,同样是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五)、拓展总结,布置作业1、同学们,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我们的春节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相信过年时的一些情景同学们也一定还历历在目。同学们到时回顾一下,看看我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我们的春节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2、小结:同学们,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是我们
16、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华夏民族以它特有的文化气韵走向新的一年,迎接春天的回归.同学们,今后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自豪地向别人地说说生:北京的春节,说说咱生:中国人的春节。3、作业:春节印象: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要求:仿照老舍先生的写法,按时间顺序去写,注意详略得当。)春节花絮:搜集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写作和评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