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速度耐力跑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王鹏
电话
13310980737
学科
体育
年级
六年级
邮件
32708701@
单位
励志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速度耐力练习中练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直接决定的不仅仅是练习质量问题,而是练习结果是否和练习目标相一致。训练中除了要科学设置练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外,更需要准确地控制一些生理指标的临界值,因此对于训练强度的确定和生理指标的监控要做到严谨化和经常性。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如研修课程里提到的Polar手表)。
二、学生分析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的敏感期。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教学中已逐步建立起对体育科学性的认识,身体方面有了很好的速度基础和一定的耐力基础,对于练习强度、呼吸和练习、呼吸和体能恢复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可以配合教师进行主动性练习,配合科学监控方法的实施,有层次性地推进练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速度耐力练习方法的特点,如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比例、跑动的距离和组数等。 2.技能目标:以最快速度完成跑动路线,间歇期主动进行深呼吸,做到恢复的最大化。3.情感目标:习惯遵循训练计划,坚持达成目标,并在必要时借助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力量。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要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1.运用Polar Team2监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可用一块Polar表选定一个学生佩戴,借助这一个结果来分析全员,并作为单元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2.从热身至放松结束全程使用Polar监测。3.监测学生在预先设置的练习中心率工作的区域以及心率恢复的速度,便于在单元教学中有指导性地分组教学和设置合理的练习强度及练习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练习时间和学生人数合理分组,按组布置场地,分发分队背心和Polar表
观看200 米和400米跑运动全过程
使用ipad观看比赛录像
热身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慢跑和各种跑的练习和拉升
开启Polar表并按要求练习
Polar表监控练习
主要练习活动
组织学生:将男女学生各分7组,每组3或4人,30秒发一组
30米折返跑
每3分钟30秒全速跑一次
Polar表监控练习用音响设备每30秒播放一个提示音
放松
提醒学生主动恢复对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和持续练习意义
进行深呼吸和拉伸
Polar表监控练习,放音乐利于身心放松
总结
教师提醒练习的几个环节热身前后的身体感受练习中后阶段的感受
进一步练习速度练习中的主动呼吸的意义
课后
下载Polar数据
反馈
七、教学特色
包括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根据学校现状,课前一周发送学生链接,提醒学生找时间利用pad或班级电脑观看200米和400米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全程跑动速度,以及摆臂、步伐、呼吸等的特点。——准确设置速度耐力练习。利用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准确控制练习的强度和目标。——利用Polar做初始评定和后期练习的监控。——分析Polar结果,评定学生的练习状态和恢复状态。——运用Polar结果指导后期练习计划的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