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 ,熟悉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同学们都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吧,来说说都喜欢哪些体育项目?气候转凉了,要加强锻炼才能有个健康强健的身体。看图,同学们正在紧张训练呢!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出示)
我们选择一个:跳绳的有多少人?(屏示问题。)
1.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学生口头列式,师板书:28+17=45(人) 17+28=45(人)。
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28+17"是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17+28”呢?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都等于?
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板书:8+17=17+28
2.观察等式,找特点:
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 (板书:加法)
不同呢?位置怎样了? (板书:交换)
3.举例验证,表示规律。
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学生写)汇报时,师板书部分学生举出的等式。
追间: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板书:……)
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出示)
打篮球,跳绳等
跳绳的有多少人?
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
都等于45。
都是加法,两个加数相同。
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55+45=45+55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中的这个规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汉字、图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吗?
4.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其实在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运算规律,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刚才大家发现的加法的运算规律我们称为加法交换律。板书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加法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5.巩固练习(抢答)。(屏示:你能根据运算律填一填吗?)
屏示:96+35=35+□ 204+□=57+204
37+□=59+□ 76+□=□+76
这4道练习都用到了哪个运算律?
1.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刚才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研究出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 回到操场,出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指名回答,板书:28+17+23
第一步先求什么?(参加跳绳的人数)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给28+17添上括号,也就表示先算前
96+35=35+96,204+57=57+204
37+59=59+37,76+24=24+76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我们一起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还是这个式子28+17+23(板书),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括号加在哪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添上括号:28+(17+23)。
两道算式都能求出参加活动的总人数,会计算吗?要求:一、二两组算第一题,三、四两组算第二题:
3.比较异同点,连成等式。(板书:=)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异同。学生自由说。
加数一样,连加,运算顺序不一样。都表示把三个数相加,所以结果一样。
4.感知众多案例,积累感性认识。
老师这里还有两道算式,注意看!( 出示:(45+25)+13,45+(25+13))
猜一猜,它们的得数可能会怎样?悄悄告诉同桌!
同桌分工,一人算一道,看看结果怎样?
再看,(屏示:(36+18)+22和36+(18+22))。
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它们的结果又会怎样?
认为相同的举手!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都是这三个数相加,只不过运算顺序不同,但得数还是相同的)口说无凭!还得算算!男生算左边,女生右边,(屏示:)左边、右边得数确实一样,你们真厉害!
学生回答:68人。
28+(17+23)
汇报:两道算式都等于68人,得数相同!
汇报:左右得数相同,连成等式!
四、巩固练习。
猜得这么准,你们是不是隐隐约约发现什么规律了?能说说吗?(屏示三组等式)这三组等式中都是三个数相加,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都怎么样?
5、加法结合律。
看来,我们的发现不仅仅是巧合,三个数相加一定有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规律又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出示概念。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现在需要几个字母?(3个,a、b、c)
你能用字母把加法结合律表示出来吗?(板书:(a+b)+c=a+(b+c))
1.你能在方框内填出合适的数吗?
(45+36)+64=45+(36+□)
(72+20)+□=72+(20+8)
560+(140+70)=(560+□)+□
2.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1)72+16 A.(75+25)+48
(2)45+(88+12) B.16+72
(3)75+(48+25) C(45+88)+12
(不变)。
(45+36)+64=45+(36+64)
(72+20)+8=72+(20+8)
560+(140+70)=(560+140)+70
板书设计:
7、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28+17=17+28
a+b=b+a
加法结合律
(28+17)+23=28+(17+23)
(a+b)+c=a+(b+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