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踏踏实实做一名语文教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817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踏实实做一名语文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踏踏实实做一名语文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踏踏实实做一名语文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踏踏实实做一名语文教师“国培”学习日志 茹万明 原平市实验中学教师时值中秋,已在师大学习一周。开班仪式上,贾处长说:“趁此机会,大家可进行从教反思、总结,并制定下一步职业发展规划”,语重心长,发人深思。课堂上,各位专家、教授或和蔼可亲,或风趣幽默,或治学严谨,或儒雅大方,或个性张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下面,我谈几点学习感受和体会:一、胸怀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尽显风流特级教师王玲玲、杨益民、王君三位老师给我的总体印象都是富有教育情怀,倾心投入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桃李芬芳,国家、社会给予他们的职位与头衔、荣誉和光环,足以见证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尽显风流。王玲玲老师说:“人在最安静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些

2、纯洁、善良、干净,教师会更多一些”,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教师职业的钟爱。杨老师说:“三尺讲台的物理空间是有限的,但思想空间是无限的,在这里可以创造价值,成就自我。”王君老师在“身在红尘,心若天然”的境界中,一路从重庆走到清华附中,凭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22年前的今天,我在晋北一所师范求学。从晋北到晋南,从师范到师大,昔日风华正茂当学徒,而今年近不惑为人师。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乡村到城市,从学校到机关,从机关再到学校,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共九年,也曾奋斗、欣喜与狂热过,面对各位专家、老师三十年如一日的敬业与坚守,汗颜之余,深受感动。既为之,则安之,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

3、业,就要向他们学习,爱岗敬业,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我价值。心安理得,无怨无悔,也是一种境界。二、树立大语文观,在现实生活中提升素养王玲玲老师说:“语文老师要有一双语文眼,一颗语文心。”即作为语文老师要随时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处处留心生活中的语文。生活多宽广,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大。语文即生活,这就是大语文观。从王老师列举的事例可看出,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功夫在平时,不仅要善于发现 ,还的用心感悟,勤于积累。比如:“看了电视剧,有好的台词她就记下来,上课时与学生分享。”“上街买菜时,与菜农交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平时,有什么感悟便写下来,做成卡片,与学生交流。”“读书时,做笔记,摘抄好句好段。

4、”三个小时的报告,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对于一个已退休的教师难能可贵。对于精力充沛的我们来说,王老师理所当然是榜样,向她致敬,向她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感悟语文,积累素材,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为学生提供“一桶水”,甚至“活水”。三、增强课标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听了文理学院武永明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感受很深。“课标”是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宪法”,对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教什么?”“如何教”都很模糊,现在有了新的认识。正如特级教师杨益民老师说:“教语文,要处理好三个统一,即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人文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基础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武老师说:“在教学实践中,要有课标意识,要有主见,不能盲目服从行政命令,生搬硬套,过分强调或突出某种教学模式。”“任何脱离教学对象和情景的教学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什么时候合作、探究,要找准切入点,讲实效,不能流于形式。”两位老师的话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践行。 2015年9月28日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