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教学“进”与“出”策略初探摘 要: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教师研究教材文本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正是在对文本解读的“进”与“出”中得到提升。一方面,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通过“静”读、“悟”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悟文本获得情感体验,享受读书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读“活”、读“博”走出文本,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关键词:阅读教学 进 出 策略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好比是一列火车,正处在拐弯和爬坡的时
2、候,拐弯的时候需要把握方向;爬坡的时候需要信心和力量。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清醒的反思。当前语文界的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教师处理教材解读文本的有关问题,指出要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课堂返朴归真,语文教学回归它的本位,这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教师重视文本的解读,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课文,以恰当的方式解读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必将得到全面提升一、走进文本 享受读书的快乐教材文本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历史经典有之,文学经典有之,美文名篇有之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情性、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因此,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利用阅读期待,唤起生活感知,
3、扣住情感脉搏,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一定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文本,获得情感体验,享受读书的快乐。1.“静”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课堂上常见的现象是齐读比较多,代替了学生个人朗读,其次是用朗读代替默读。其实,课堂上不能总是热热闹闹的,也要有沉静的时候,我们在强调书声琅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鸦雀无声,要让学生潜心读书静思默想,要有“静悄悄的精彩”,那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在一篇题为要温度,也要深度的短评中这样说:“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
4、悦。更令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这些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拓展被当做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其实语文学习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在静心默读中思考、感悟语言文字中的深情、领会语言文字外的深意。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点不讲,无异于让学生“在一条黑胡同里乱撞”。消除耳边的噪音容易,而消除心头的噪音,却需要我们教师引领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耳濡目染书香之气。语文课堂应带给学生那么一点可贵的“书卷气”,以消除心头的浮躁之气。因此,我们不可忽视默读的作用,要给学生通过个人阅读来充分品味、体验课文的时间和空间。2.“悟”读。阅读教学的紧要
5、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重视品字析词,强调“读”字,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深入。最需要思考的是:品哪些词?为什么要品这些词?品词的什么?怎么引导学生去品好这些词?品词与感情这条主线怎样融合起来?品词与知性的拓展怎样结合起来?品词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层层深入?【笔者执教望月片断】在引导学生学习比背诗句这段课文时师:小外甥本来已经睡觉了,怎么也来到甲板上赏月了?是谁把 “我”叫醒了?一个学生用书中的话答道:“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生:“叫醒了”这个词写得好。师:你从
6、这句话可以看出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生:他很聪明,想象力很强,把月亮当成人来看待。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他说这话时的语气吗?(生读这句话。)师: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月亮像谁,怎样把我叫醒了?(教师追问,品味“叫醒了”这个词。)生1:月亮像慈祥的老奶奶,轻轻地把我叫醒了。生2:月亮像亲爱的妈妈,温柔地把我叫醒了。生3:月亮就像我的小伙伴,趴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快醒醒,外面景色可美了,我们一起欣赏吧。”生4:月亮是小哥哥,调皮地向我的耳朵里呵口气,把我痒醒了!(学生说得精彩)【赏析】在这个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叫醒”这个词的精妙,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的地位,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7、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产生对话,思考、质疑、发现和探究,教师尊重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和联想,拓展思维空间,成为有个性的读者,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二、走出文本 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所谓“走出文本”,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善于举一反三。跳出语文学语文,我们就会看到语文世界的万千气象。1.读“活”。即在潜心会文、探究文本的基础上发展语言,通过各种语言训练形式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如复述、当讲解员或小
8、导游、课本剧表演、小辩论、捕捉“空白”点延伸仿写等。学生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从而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笔者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结课时,让学生总结:我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他(外貌)、他(衣着)、他的工作()、他是一个()的人。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灵活解读的最好切入点。仿写的形式就更多了,如句式的仿写,较复杂的比喻句、排比句等;文体的仿写,如诗歌、剧本、童话的仿写,四年级学生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后学写剧本,五年
9、级学生学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学写访问记等等。课堂教学中一般以读与说正面迁移的形式呈现。【笔者执教望月片断】教学想象月亮一段时,我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月亮像什么,看谁的比喻合理,想象新奇。说起弯月,除了像镰刀、小船、香蕉等常见的比喻以外,还有许多我没想到的:师: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追问)生1:像半边括号。生2:像一条眉毛。生3:像一个钩子。生4:像一个人的嘴角。(学生说得精彩)说起圆月,除了镜子、玉盘、月饼以外,还有让我更惊喜的:师:圆圆的月亮又可以说像什么呢?(追问)生1:像一盏灯。生2:像一张笑脸。生3:像一个团圆的大家庭。(很精彩)随后,我让大家学习课文这一段的写法仿写一段话,把自己的比喻
10、说得更具体细致些我和他们分角色表演这段对话师:你说月亮像什么?生:弯弯的月亮像一个孩子的嘴角。师: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嘴角呢?生:这是微笑时的嘴角。这个孩子活泼可爱,聪明顽皮,白天和小伙伴做脑筋急转弯游戏,凭着自己的智慧赢了一次又一次,晚上睡着了在梦中还掩饰不住心中的得意又一名学生跃跃欲试师:你说月亮像什么?生:圆圆的月亮像母亲的笑脸。师: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笑脸?生:这是慈祥和蔼的笑脸。月亮母亲很爱自己的星星孩子,当她看到小星星们和睦相处,兄弟姐妹快乐地在她的身边唱歌跳舞做游戏时,心中感到十分欣慰,所以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学生说得精彩)【赏析】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开放性的追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11、主动探究的兴趣,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闪现思维的火花、创造的活力,使得课堂上学生们一人一个“月亮”,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师心中有“本”, 用教材教,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学生的丰富想象使文本更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当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飞扬,感悟与创造共生时,读与说有机结合起来,迁移运用便水到渠成。2.读“博”。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扩大阅读视野,为其精神发展打下厚实的底子。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学完一篇课文,老师可布置一定的中长期阅读作业,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实现课内向课外的“链接”,这是对课堂研读的深化与丰富,能提高研读策略,
12、同时也符合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这一语文教学规律,而且还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体系的需要。如孙双金老师教学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带着孩子品读课文,大家都被冰心的爱心和童心感染了,课堂教学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带着孩子们走近冰心,回忆冰心的儿童诗雨后,赏读她的小诗纸船,让学生感受冰心爱孩子、爱母亲、爱大海、爱一切美好事物的心,齐读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并向学生推荐冰心作品,引导学生走向名家名作。再如窦桂梅老师执教主题教学课亲人一课结课时的话:“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描写人间亲情的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等,这种美好的感情是否只存
13、在于我们人类呢?推荐大家看看沈石溪的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椋鸠十的独耳大鹿、雁王、消失的野犬等动物小说,读后,你一定会感受到动物的亲情也是很动人的。”这样的课外阅读指导确实能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营养。指导学生进行幅射式课外阅读,可以是同一体裁(如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同一题材(如送别诗、田园诗、写儿童活动的诗歌、母爱、春夏秋冬景物描写等)、同一作者(如诗人李白、王维、杜牧,文学家冰心、巴金,童话大师安徒生、格林兄弟等)的作品推荐和介绍,如能师生共读,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效果将更好。教师重视文本的解读,提高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做文本作者的知音。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身上必将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儿”。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出版社,2004.112、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2004.103、唐宋词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语文课程新探(实验稿)陆志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5、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