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和千克的认识(司集中心小学 王芬廷)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858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2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践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教学关键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教具准备盐(500克)2袋 天平 砝码 2分硬币 弹簧秤 三包各1千克的物品 小黑板学具准备 每组准备1千克的物品一至两种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背一背”。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请学生互相背一背,然后把各自的感受告诉大家。(找三位学生,其中两位体重对比明显)学生回答。这三名学生互相背一背,汇报感受。2出示
3、卡片,说一说。请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哪边轻,哪边重?学生回答。3设疑导入新课。看来物体有轻有重,怎样来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秤。要想知道某个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课前,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了生活中常用的秤,汇报一下你们组在哪见过什么样的秤?学生汇报:磅秤、杆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台秤、健康秤(师板书)(学生观察P86页的各种秤。)今天,我们就用盘秤称一称。2认识千克。(1)猜一猜你认为哪包会重些?(出示3包同样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猜测并产生争论。(2)称一称刚才大家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到底谁猜得对呢?
4、你们想不想知道每袋物品都有多重呢?我们称一称它们的质量,好吗?说明托盘秤的计量方法:托盘放重物,下面一个圆盘,上面有指针、数字,指针指向多少就是几千克,听清楚了吗?(教师示范托盘秤的用法。)学生认真学习,了解托盘秤的用法。(3)感受1千克。这3袋物品都是1千克,如果只凭眼睛看物品的堆大还是堆小,是不能准确判断出它的质量,这时候需要用秤称一称。各小组同学感受一下这1千克有多重?学生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各组准备的1千克物品,体会1千克。(4)称体重。刚才游戏中,三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呢?上讲台前称一称(出示健康秤)(5)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能以千克为单位说出生活中你熟悉的物品的质量吗?3认
5、识克。(1)称一称。用盘秤称一称1枚2分硬币,让学生观察指针的变化,然后汇报。看来我们还要认识比千克还要小的质量单位,那就是“克”。学生观察后汇报:“称不出来。”用天平称出1枚2分硬币。调好天平,拿出1枚2分币放入左盘,再拿一颗最小的砝码,上面标着1克,放入右盘看指针摆动,停下来指向中央,这说明什么?学生观察天平的使用方法后回答:“1枚2分硬币重1克。”(2)掂一掂,感知1克。学生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互相交流。(3)说一说。以克为单位,说出生活中你熟悉的物品的质量。4单位换算。(1)猜一猜教师拿出一袋盐,大家猜一猜它有多重?小组讨论。学生回答:500克。(2)算一算小组算出2袋盐共重多少克
6、?学生计算:500+500=1000(克) (板书:1000克)称一称将2袋盐放在讲桌前的秤上称重。学生回答:“1千克”(板书:1千克)(3)看一看,想一想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相等”(板书:=)用“g”表示克,用“kg”表示千克。(板书:g、kg)三、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克和克,下面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做几道题。四、课堂练习1填空2千克=( )克 7千克=( )克5000克=( )千克 8000克=( )千克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和千克)一个苹果重120( ) 小强体重大约32( ) 一袋面粉重50( )4袋方便面重800( ) 一只鸡重2( ) 一只羊重50( )附:板书设计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常用秤:磅秤、杆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台秤、健康秤 1000克 = 1千克g kg教学反思:小 学 数 学 教 研 课教 学 设 计 课 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授课教师: 王 芬 廷 授课时间: 2006年3月27日 主办单位:居巢区教育局教研室 司 集 中 心 学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