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呈现,感想良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几点谈谈:1、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这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为文章字词上的困难不多,于是我把课文重点就放在分析文中的记叙、描写和抒情上,通过正音、释义、反复朗读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加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2、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
2、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3、接着按照流程分析课文,因为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也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所以我的问题就设计得相对简单了些,目的就在于要学生弄清楚文章脉络,能够知道所记叙的内容即可。同时把重点放在了对于写景句子的分析和对“闲”字的理解上。在理顺了文意后,大家很快便能找到写景的句子,能够分析出虽然没有一个月字,却是处处在写月色,月景。由此引发对“闲”字的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字中,有着淡淡的自嘲味道,带着官场失意的惆怅,但更多的则体现了苏轼的豁达和乐观,能在人生境况如此不顺之时,还能信步赏月。但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自己大概有些急了,大多都是由自己引导而忽略了让学生自己来体悟,少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应该说这些部分学生花点时间是完全可以自己体会到的,这一部分处理太急躁了些。4、只有80几个字的短文,课前的目标是能够当堂成诵,于是我在课堂留下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巩固背诵。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都没有能够当堂背诵下来,没有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另外一点就是,内容稍嫌单薄了些,对课文的分析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课文内,而没有向外扩散、引申,课堂缺乏“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