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5105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导学案 学科:历史 编号: 编写人:胡蝶蝶 审核人: 使用时间: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头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 (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等重要史实。 (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4)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新时期“依法治教”及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 通过概括、归纳的方法,能够梳理出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史实。 学会结合史料和教材分析和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 课前预习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起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2、具体措施及作用: (1)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B、向 开门 作用:顺利完成了从 教育向 和 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A、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 作用: 新中国首次提出 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 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的学校和 的学校) 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3)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 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的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表现 (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青年的 运动。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 (2)“文革”中的 “教育革命”。(改革学校领导体制、教学体制和高校招生体制) 2、影响 “文革”十年,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 断层”、“ 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 素质的提高和 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 ,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1)恢复 制度 (2)逐步形成 风气 2、过程: (1)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内容: “教育要面向 ,面向 ,面向 ”, (1983年,邓小平提出 (2)依法治教:颁行了《学位条例》、《 教育法》、《 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确立教育 发展地位 A、原因: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B 、内容:强调坚持以 为本,把 和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C、意义:“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 ”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化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4)新时期的教育成就:“ ”工程, 工程等。 【预习自测】 1.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 《宪法》 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2.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 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培养工农干部 3.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出自(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 “文革”期间,我国教育遭破坏的表现有( ) ①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②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③全国上下样板戏“一统天下” ④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读后生疑】 我的疑惑: 我的收获: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 材料:“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请回答: (1)这属于什么战略?哪一年提出的? (2)这一战略的提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总结整理】 请用表格、知识树等形式建构本课的知识结构。 三、课后拓展 【拓展训练】 〔 〕1、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 ②¨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 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④完善教育立法 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 〕2.关于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其指导方针是教育要“三个面向”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扫除了文盲 〔 〕4.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 A.建国初期 B.“文革”前夕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 〕5.下列不是发生在“文革”中的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教育革命 C.全国高校停止招生 D.恢复高考 〔 〕6.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 ①现代化 ②人类 ③世界 ④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五大”上 B.1 9 9 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中共“十三大”上 〔 〕8.下列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建国初期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B.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 C.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D.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9.下列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是 ①《义务教育法》 ②《教师法》 ③《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学位条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建国初期 B.“文革"期间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 〕11.毛泽东提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在 A.1 949年 B.1 954年 C.1 957年D.1 965年 〔 〕12.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是在 A、建国后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C.“文革"初期 D、“文革"后期 〔 〕13.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直接原因是 A、知识青年缺乏劳动知识 B.“文化大革命”的需要 C.面临中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D.劳动人民要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14.党和政府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因为 A、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B.借鉴国际惯例 C.改革开放的需要. D.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 〕15.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D.1979年 〔 〕16.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重大改革,推动高等教育进人高速发展时期的举措是 A、实行群众推荐的招生办法 B.派工宣队进驻大中专院校 C.实行大规模扩招,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D.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促进法》 〔 〕17、下列教育法规中属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有 a《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 abcdef B acdef C acd D acde 〔 〕18、下列对“文革”中的教育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次“教育改革”开始于《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的发出 B.此次“教育改革”严重依附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 C.此次“教育改革”给知识青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D.此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 1、B 2、A 3、C 4、A 5、B 合作探究: (1) “科教兴国"战略;1 9 9 5年。(2)全面落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拓展练习 1—5 BBCDB 6—10 CBABA 11—15 CBCAB CD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