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集合整队”——体育课上不可忽视的课堂常规
于素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8
新课改以后,体育课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集合整队相对有所减少,尤其是小学的体育课,上课铃一响,任课教师一吹哨或喊一声:“同学们!快到老师这边来,上课了!”于是,学生迅速跑到老师跟前,有的是仅仅围在老师周围,听着老师接下来要讲什么。诸如此类的教学场景并不少见,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体育课上不集合整队了?尤其是在观摩课上出现这种现象,是为了体现创新吗?集合整队作为体育课堂的开始,作为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该不该少?体育课上应如何认真履行常规?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从新课改后集合整队的缺失现象,引发了对体育课课堂常规问题的讨论,旨为一线教师认真履行常规提供方法借鉴。
1. 新课改后履行体育课堂常规存在的诸多问题
新课改后,体育课堂常规的履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既包括是否履行、如何履行的问题,也包括履行的如何的问题。
1.1 未完全履行课堂常规的现象较为普遍
体育教学中有诸多的常规,如集合整队、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准备部分做准备活动、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课的结束小结、归还器材等都是课堂常规的具体内容。但教学实践中,却有很多的课缺乏完整的常规履行,如有的课不集合整队,有的课不安排见习生,还有的课不检查服装,更有甚者,有的课在结束部分不做放松整理活动等等。这既是新课改过程中突出存在的现象,同时,在课改之前,很多课上也存在常规履行不全现象。
1.2 取消集合整队是对新课改创新的错误理解
前面已多次谈到,新课后体育课堂上尤其是小学体育课堂明显存在着变换集合方式或不集合的现象,变换集合方式,也算是有集合,但是不像过去那样以四列横队或其他列数的横队集合,而是学生围成圆,或半圆形集合;还有些课在课一开始,就快速跑到老师面前,全班同学簇拥在老师身边,把老师团团围住。好像这样的形式就代表着某种创新,其实不然,新课改并没有明确以这样的方式体现创新,况且,集合整队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师生关系,还是保证有序、有效、安全教学的需要。
1.3 课堂常规履行中的有量无质现象
有些体育课上,课堂常规样样都有,但是,有的体育课却明显存在着应付现象。如集合整队学生不能做到快、静、齐;宣布课的目标和内容时目标不具体;安排见习生却不提任何见习要求;结束部分1-2分钟舞蹈就匆匆下课等。这些诸多现象的发生,都是有量无质的具体体现。课堂常规绝非在体育课上应付差事,每一项常规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既然上体育课需要履行常规,就应该认认真真的落实,一切不利于教学的应付现象都是不可取的。
1.4 对体育课堂常规执行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片面性
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什么,执行者是谁,既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也不单单是学生的事情,但目前存在着将其孤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如有人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该研究者将课堂常规的执行者片面地归结到学生身上。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课堂常规是教师的事情,如有人说“体育课堂常规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履行的具体规定。”实际上,体育课堂常规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一些规定性。
2. 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分类及其内容
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体育课堂常规不是可多可少的,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是必须安全按照常规履行,否则就难以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2.1 体育课堂常规的分类
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如何分类,笔者从不同的视角将其进行了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课课堂常规分类
分类视角
类 别
从时间段划分
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
从执行者划分
教师常规、学生常规、师生共同常规
从内容上划分
教学常规、服务教学的常规
从形式上划分
显性常规、隐性常规
……
……
从表1所显示的各种分类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当然,还会有更多的视角来进行分类。但无论如何分类,师生共同按常规执行,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同时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具体内容
无论是按照课堂内外来划分,还是按照执行者来划分,体育课堂常规我们都能够将其内容具体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笔者对此进行了归纳,并将课堂内外与执行者进行了双视角整合,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内容
时间
教师
学生
师生
课前
1.备课与写教案
2.了解学生情况
3.场地器材布置
4.场地器材安全检查
……
1.预习学习内容
2.有事或有病同学履行请假手续
3.体育委员事先与老师沟通上课地点
4.值日生借器材并协助老师布置场地
……
1.提前到场
2.准备服装
……
课中
1.点名
2.宣布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3.安排见习生
4.检查服装
5.学生安全检查(小刀、钥匙等)
6.安全提示
7.按教案教学
8.小结与讲评
9.布置课后练习
10.宣布下节课内容
11.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3.爱护场地、器材
4.值日生收还器材
……
1.师生问好
2.做准备活动
3.做放松活动
4.师生再见
……
课后
1.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2.检查学生归还器材情况……
1.加强课外练习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课堂常规都集中在课中部分,课前的常规是为课中做充分准备的,课后的常规工作不但有利于及时总结本次课经验和教训,加强练习,巩固提高课上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术,还有利于下节课的教与学的工作顺利开展。
3.体育课各项常规履行的缘由与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履行课堂常规,并非简单的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师生应该履行的每项常规都有其明显的原因,有的在履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3.1 体育教师履行课堂常规的缘由及问题
体育教师常规包括很多,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每一项常规都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约束和具体要求,其履行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表3所示。
表3 体育教师履行常规的缘由及问题
常规内容
缘由
问题
1.备课与写教案
执行课标与教学计划,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部分老师不写教案
2.了解学生情况
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便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大部分只了解学生人数、性别等简单情况,缺乏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素质、技术水平等的进一步分析
3.课前场地器材布置
确保课上时间的有效充分利用
课前布置场地不完整,课中补充现象存在
4.课前场地器材安全检查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无安全检查或检查不全面、不彻底
5.点名
了解出勤情况,合理组织教学,服务于过程评价
有的不点名,有的点名过慢占用时间过多;
6.宣布课的内容、任务与要求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学习和配合
有不宣布任务与要求的现象
7.安排见习生
提醒学生课上注意安全,防范事故发生
无提示,或有提示而不具体,如只说“注意安全”。
8.检查服装
区别对待,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不安排见习生,或对见习生不做具体安排而任其自由支配
9.学生安全检查(小刀、钥匙等)
便于安全教学
大都不检查服装,或不具体检查,或有检查无对策
10.安全提示
确保教学安全,防范事故发生
不履行安全检查,或有检查无执行,缺乏监督措施
11.按教案教学
确保规范、科学
少部分不能按教案上课,个别有放羊现象
12.小结与讲评
完善教学,及时反馈信息
不小结,有小结无评价
13.布置课后练习
便于学生复习
很少有布置课后练习的情况
14.宣布下节课内容
便于学生预习
部分不宣布下节课内容
15.组织学生收还器材
便于下节课正常实施教学工作
教师自己不参与收还,缺乏对收还器材的监督
16.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便于更好地改进教学
有不写教学反思或不认真写教学反思的情况,也有不知道如何写教学反思的情况
17.检查学生归还器材情况
确保下节课顺利实施
有少数不检查学生归还情况现象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教师要履行的课堂常规而言,每一项常规都有其一定缘由,但不同常规履行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安全提示”,目前教师在履行该项常规的时候,往往不够具体,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用“注意安全”、“小心”等提示学生,其实,这样的提示如同没有提示,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这种提示是不具体的,学生听了“注意安全”和“小心”以后,依然会不知道如何做,基于此,教师的课堂常规不但要履行,而且还需要有效履行。
3.2 学生履行体育课堂常规的缘由及问题
学生需要履行的体育课堂常规也很多,在不同的时间段也各有区分,学生履行常规的缘由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如表4所示。
表4 学生履行体育课堂常规的缘由及问题
常规内容
缘由
问题
1.预习学习内容
有利于课堂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很少有预习
2.有事或有病同学履行请假手续
提高组织纪律性
有个别不请假而无辜旷课情况
3.体育委员事先与老师沟通上课地点
便于节省时间
有临时找教师现象
4.值日生借器材并协助老师布置场地
便于养成良好习惯,辅助老师,节省时间
有不排值日生现象
5.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是有序、有效、安全教学的要求,是维护正常师生关系的需要
有不愿整队、轻视整队、抵触整队现象,表现有自由散漫,立不正,站不齐等。
6.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确保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有个别同学出现捣乱课堂记录现象,还有的同学不严格按照规定练习,还有无辜逃课现象
7.爱护场地、器材
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保护场地器材,确保体育教学顺利完成
有不爱护器材现象,如球类教学练习间歇时间坐在篮球、排球或足球上;个别出现有丢失器材不积极寻找现象;还有极个别有意破坏器材现象。
8.值日生收还器材
习惯养成教育,确保下一节体育课顺利实施
有个别不安排值日生现象
9.加强课外练习
巩固提高课上所学内容
大部分不进行课外延伸性练习
表4中所显示的多种情况,表明学生在上体育课前后及过程中应认真履行的各项常规,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去履行,而且,教师对学生履行常规的效果也缺乏监管制度,因此,就不免会出现应付现象。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确实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之目的,认真履行常规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3.3 师生共同履行的体育课堂常规缘由及问题
除了有教师独立履行的和学生独立履行的常规以外,有些常规是师生共同履行的,这些常规需要履行的缘由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表5所示。
表5 师生共同履行的体育课堂常规缘由及问题
常规内容
缘由
问题
1.提前到场
节省上课时间,避免迟到现象
有准点到和迟到现象
2.准备服装
教师做好表率,学生便于学习和确保安全
有个别缺乏认真准备现象,如极个别教师穿皮鞋上课,无校服学校个别学生穿牛仔库上课现象等
3.师生问好
尊师重教礼节教育
有常态课不问好现象
4.做准备活动
为基本部分学习做好服务,预防运动损伤
有不做或少做现象;还有做的时间过长或量过大现象;另有不做专门性准备活动现象
5.做放松活动
身心得以快速回复
有不组织做放松活动现象;有做的内容与主教材学习不相符现象;有只进行心理放松而不进行身体放松的不完整放松现象
6.师生再见
尊师重教礼节教育
有常态课不说再见现象
表5中所反映出的师生需要共同完成的体育课课堂常规,每一项都有其履行的原因所在,但目前教学实践中并非完全按其规定严格履行,尤其是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有明显的应付现象,若长此以往,确保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力不从心。
4.体育课有效履行常规的主要方略
体育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认真履行常规,但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如何有效履行常规提出一些改进方略。
4.1 新学期开始加强常规教育
在新学期的开始,体育教师需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课堂常规教育和引导,不但要告诉学生,上体育课需要履行哪些常规,如何履行?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教师应该在该学科教学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配合老师履行好每一项课堂常规。如有位有丰富经验的高中体育教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专门设计了一节体育课课堂常规课,并在该常规课上提出了几项教学任务:(1)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高中体育课课堂常规;(2)了解高中体育课上课的基本要求;(3)了解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内容;(4)了解高一学期考试内容及标准。而且在常规课上提出了“二个制度”和“十个不准”。有了这样的常规课,有助于本学期体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4.2 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体育课实施过程中,当老师发现学生在体育课上有常规履行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而不是不管不问,而且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处理办法执行,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管理有方,学生才能认真地履行常规。相反,由于教师在体育课上也有诸多需要履行的常规项目,教师除了自我检查和反思以外,还要建立学生对教师的监督机制,一旦发现教师不严格履行常规进行教学的,学生可以直接向老师指出,并提出改建建议,做到师生在履行常规上的平等互助关系。如发现有学生身上带有小刀或钥匙,不但要提出取出放在操场上安全的位置,还要进一步监督学生是否如此行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4.3 制定履行常规的激励机制
师生能否在体育课前、中、后几个时间段,尤其是课上认真履行常规,既是师生是否有良好的教与学的行为和习惯的表现,也是师生教与学态度的集中体现。因此,为了能够使课堂常规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有必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项激励机制,一方面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发挥激励作用。如目前大多数老师做过这样的规定,学生上课迟到、课上说话捣乱课堂纪律等如何扣学生的平时成绩,但这并非是激励机制,而是惩罚机制,而且还仅仅是对学生的惩罚。为了便于常规的有效履行,建议在师生之间建立一项履行常规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从执行者上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从内容上,对执行的好与差的评判与激励,最好是将主要常规都能包含其中。如对学生而言,整个学期都未迟到、旷课一次,应该如何奖励学生;帮助值日生借或收还其次一次如何奖励等。对于教师而言,每节课都有教案,且认认真真完成的教案,应该如何奖励教师;每节课都能很具体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且课结束后平安无事,应该如何奖励教师等。
5. 结束语
集合整队不可少,但就体育课课堂常规而言,还有很多方面都需要认真履行。不但需要加强学生的有效履行,更需要强化教师对常规的履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课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如期达成。目前,尽管在履行体育课课堂常规的时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履行常规并非难事。
7
展开阅读全文